资讯详情

古今计算机精彩简史

大家好,我是陶哥。

最近下雪了,深圳肯定没下雪,北方下雪了。朋友知道我在做微信官方账号,经常看我的手绘漫画。

因此,这位朋友在雪地里创造性地写下了我的官方账号,并把它发给了我。非常分心。感谢朋友的照片和用心。

图片

我在学校的专业不是计算机。后来,我花了很多精力学习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和知识,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个人对计算机的发展过程非常感兴趣,总是想知道为什么计算机今天是这样的。

我用一气呵成的方式快速分离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文章详细,精彩有趣,希望大家喜欢。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完成计算。当时我以为计算器真的很厉害,可以提前存储所有的结果。

后来吵着要买小霸王学习机,最后如愿成为游戏机,经典游戏超级玛丽和坦克大战至今历历在目。

后来上初中的时候,有了象征性的电脑课,我穿着鞋套去了电脑室,根本不会操作。有一次,我把电脑弄死了,吓坏了。梅老师盯着我,直接关掉了电源。

然后,他回到自己的电脑上,潇洒地听着任贤齐唱着让我难过,让我喝醉.。那时,我知道电脑还能唱歌。电脑的屏幕图片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当时的电脑显示器真的很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误以为这大块东西就是电脑的全部。其实只是显示器,远非核心部件。

广义上说,上面提到的电子计算器、小霸王学习机和初中看到的电脑都是电脑。你现在用手机读书,也是电脑。总之,电脑无处不在。

要了解计算机,我们应该了解它的发展过程,探索历史上那些美好的时刻。本文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了计算机的历史。我们将使用下图简述:

一. 手动计算机

这里提到的手动计算机从古代到17世纪初。很久以前,女同志白天忙着收集,男同志白天忙着打猎,昨天猎回了几只羊,现在抓回了几只兔子,都需要计数,这涉及到数字的表达。

在古代,人们也有十根手指,所以用手指来计数是很自然的,这是十进制的来源。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十个以内数字的加减,也就是用手指来计数,这是常见的:

让我们来看看牛津词典digit手指与数字的关系一目了然。digit既有手指,也有数字。顺便说一句,我们也学会了digit, digital, bit(binary digit)这些单词。

想想,手指计数有哪些不足?显然,当数字变大时,手指的数量是不够的。而且,古人也需要吃饭, 有一天抓回三只羊,用手指记录下来,吃饭时要保持手指计数的姿势。

至于睡觉,我睡不好。醒来后,我的手指松了,一切都忘了。这很尴尬。你必须想办法。当然,不要用手指等活物来计数。用石头。毕竟,石头不需要吃饭和睡觉:

我们来看下calculus这个词。很容易看出,石头和计算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历史渊源是这样的。顺便说一句,我很容易学单词。下次我看到它calculator, calculation, 岂会陌生?

想象一下把石头从北京带到深圳有多麻烦。石头太重了,还是不好,要想别的办法。因此,人们认为用绳子计数更容易携带。

英语单词cord就是绳子的意思,record这意味着用绳子记录。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cord和record还是很有渊源的,很多东西联系起来很简单。

用结绳计数的人可能会深刻理解李宇所说的不断切割,理论仍然混乱和不要把一般的味道放在心里。我遇到过很多场景,无法解决结和痛苦,我相信你一定有,看着头晕。

此外,绳子计数不能处理篡改问题。昨天我从你那里借了三只兔子,在绳子上打了三个结,晚上回家偷偷解开了其中一个结,这很尴尬,可以看出,为了防止单方面偷偷篡改。

因此,古人采用了划痕计数。有了划痕,双方签订了合同,分成两半,每人一份,以防止单方面篡改。甲骨文在商朝很流行。几年前,有些人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甲骨文。

我们提到的手指、石头、绳子和痕迹主要用于计数。计数后,我们必须加减乘除,这涉及到计算。接下来,算。接下来,绍计算方法和工具的开发。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很多词包括筹备,比如酒筹交错、运筹帷幄等。现代管理学还有一门运筹学课程。所谓筹备,就是竹子,类似于摆弄火柴棒。

看算盘,估计很多人都见过,我家就有这个东西,三下五除二似乎是众所周知的。楼下的培训机构有一门珠心算课程

再看纳皮尔筹,我想了想,道理很简单,本质就是九九乘法表。例如,计算125*8值,预期结果为1000,具体如何计算?我试了试,如图所示:

纳皮尔发明了对数,每个人都必须在高中学习。你应该记住这个符号:logaN, N不仅指代正整数,还指代纳皮尔的名字N,纪念这位计算先驱。

后来,拉普拉斯说:对数的发明节省了劳动力,使天文学家的寿命翻了一番。伽利略说:给我空间、时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宇宙。对数的本质是降低维度。

什么意思?对数可将乘法除法转化为加法减法。类似的做法很常见,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都是这样,降维降级处理。

以常用的傅里叶变换为例,将卷积运算降维为乘法运算,实现了积分向乘法的转换,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学过信号和系统的朋友应该有深刻的理解。

让我们来看看由对数引起的滑尺计算。这个尺子是根据对数制成的。很容易看到2*3=6.直接用尺子得到结果,其背后的数学逻辑是对数,log2 log3=log6, 所以2*3=6

那年国庆节,看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先生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奖,在他的一个视频,有一把计算尺,在那个年代,就是靠类似的计算尺完成核潜艇计算的,挺不容易。

无论是计算、计算、纳皮尔筹还是滑尺,人们都需要参与具体的过程和计算细节。有没有这样的工具:输入3和4,使工具自动获得7?让我们来看看自动计算工具。

二. 机械计算机

机械计算机时代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契克卡德是德国人。他制作了一个可以实现简单自动计算的计算钟。当时的过程肯定没有下图那么精致。下图是后人制作的复制品:

法国的帕斯卡是物理学家。著名的编程语言Pascal它的名字来自帕斯卡,以纪念这位计算机先驱。帕斯卡制造了一个加法器,看着那些齿轮,真的很想拧它: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更有名,也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大学高等数学中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应该熟悉,莱布尼茨判断交错级别是否不同。

他敢跟牛顿爵爷叫板,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另外,据说,莱布尼茨对二进制的发明,也有较大的贡献,这是现代计算机计算的基础。莱布尼茨当时做了个机器,能做乘法:

在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上,以上是铺垫,直到巴贝奇差分机,才有一些现代计算机概念的感觉。巴贝奇作为现代计算机的创始人,一直鼓励许多人为计算机奋斗一生:

巴贝奇分析机思维先进。虽然没有实际制造,但它闪烁着天才般的智慧和火花。许多概念与现代计算机原理非常相似。看看下巴贝奇分析机模型,感觉很酷:

巴贝奇带着遗憾去世,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1832年,17岁Ada参观了巴贝奇差分机,深深着迷。巴贝奇死后,Ada继续发扬光大巴贝奇的工作,为机器编程。

Ada被认为是算机历史上的第一个程序员,是个女程序员哈。美国国防部曾经花了10年时间研发了一种编程语言,在命名时,他们想到了Ada, 并以此来命名,这就是Ada语言。

Ada的父亲,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可曾记得他那经典的话:命运要我去流浪的地方还不少,去时还带着多少可叹的记忆;但我唯一的慰藉的事情是:最不幸的遭遇也不足为奇。

扯远了,回归正题。可以看到,在机械计算机时代,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制造精巧的机器,让机器完成简单的计算,这是很大的飞跃, 因为它把人从具体的计算过程中解放出来了。

三. 机电计算机

机电计算机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机械和机电的差别,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自18世纪中叶以来,电学蓬勃发展,一些机器开始可以用电来驱动了。

美国宪法中这样一条规定:每10年需要做一次人口普通。1880的人口普查,花了7年的时间才得到结果。这就尴尬了,3年后,也就是1890年,还得再次普查。

随着美国人口越来越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前一轮还没普查完,后一轮又要开始。于是,开始想办法尽量实现自动化,霍尔瑞斯发明了制表机,并脱颖而出。

18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是1880年的两倍,但总共却只耗时2年左右。当时,霍尔瑞斯制表机没有选择二进制,原因:二进转换困难,二进制机器制作困难。

人口普查后,霍尔瑞斯名声大振。在1896年,他开了个制表机公司。在1924年,公司改名为IBM,  响当当的名字,快100年了,IBM在每个时代,几乎都不落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基于军事需要,大力投入了计算机的研究,但是,德国似乎不怎么看好计算机,希特勒更相信武器本身的威力,更相信密集式地狂轰乱炸。

祖斯,德国著名的计算机先驱,在1935-1945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先后建成了Z1/Z2/Z3/Z4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要么不被重用,要么被战火吞噬。

祖斯的Z1/Z2/Z3/Z4都很有创造性,比如,Z1验证了机器计算的可行性,Z2是第一台电磁式计算机,Z3可以用二进制控制Z4能用穿孔纸袋输入输出,甚至是处理条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不怎么重视计算机, 但美国就不一样了,各类计算机相关的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美国在信息领域的领先地位开始建立。

史蒂比兹在自己的厨房,用二进制做实验,验证二进制的可行性。很多书上能看到Model K, 这个K就是kitchen,是厨房的意思,他老婆取名Model K,挺有意思的哈。

贝尔实验室的Model是一个系列,有很多不同的机型,比如Model I, 能完成远程通信,毕竟电话与通信是贝尔实验室的强项,这也为后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哈佛大学也不甘落后,与IBM合作制作了哈佛Mark系列,不过其总设计师艾肯却宣称哈佛Mark I是他一个人搞起来的,IBM的小沃森自然很恼火,最终不得不分道扬镳:

哈佛Mark II是当时最大的继电器是计算机,有13000多个继电器。我们来看看继电器长啥样子。我还记得,在读初三时,物理课上,卢老师深入讲解过继电器:

1947年9月9日,那是一个秋季的九九艳阳天,一个蛾子飞进了哈佛Mark II的一个继电器,导致继电器失效,机器无法正常工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bug事件。

如今的软件开发中,大家常说的软件bug, 就是指软件缺陷或者漏洞,实际上,其实说的就是1947年的那只该死的蛾子。工作之后,我天天抓bug,抓得不亦乐乎。

        

四. 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一直方兴未艾。 继电器虽然可以用来做计算机零件,但并不完美,它是机械的,反复移动,容易断裂,而且速度还很慢。

于是出现了电子管,也称真空管,继电器能做的二进制功能逻辑,电子管都能做,而且速度更快,快1000倍。来看看电子管长啥样,我觉得挺好看,颜值不错:

当时,很多机电计算机由继电器构成,但到了1945年,电子管计算机基本上取代了机电计算机,线路乱七八糟,操作计算机的方式就是插电线, 拔电线。

那时的操作员,相当于今天的程序员,都是“编程”。不同之处是,那时工作很繁琐,需要耐心,有很多女孩子加入,于是,男孩子也不愁找不到女朋友了。

不像今天,程序员找个女朋友,费劲得很,可能是因为女程序员太少了。不久之前,有个男程序员就跟我聊天,吐槽这件事情,我就听听,然后乐呵笑了。

电子管计算机固然快,但很昂贵,而且还受到“爱迪生效应”的影响:电子管工作的时候,容易发热,动不动就被烧坏,这对于稳定性来说,是很致命的呢。

比方说,好不容易写好一篇公众号文章,辛辛苦苦花了一周时间,结果某个电子管烧坏了,整个计算机失灵,文章丢失,肯定要骂人,丢过文章的人都知道。

鉴于电子管的缺点,人们开始研究新的器材。1947年,晶体管诞生了,学过模拟电路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个东西,我的专业就与此相关。话不多说,来看下晶体管外形:

1956年,肖克利因发明了晶体管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改变了世界。肖克利本人名利双收,但想搞更多的钱,于是开始开公司,可是他智商很高,情商太低。

于是,肖克利手下的八个人,先后离开了他。肖克利自然不满,给这八个人扣了一个大帽子,即“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这可是很厉害的八个人哦,一起来看看:

1957年,这八个人接受一家公司资助,成立了后来很有名的仙童半导体公司,上图的的字母F, 就是Fairchild, 意思就是仙童。学电子电路的朋友,应该基本都听说过这个公司,它被誉为是硅谷的西点军校。

乔布斯就曾将其比作成熟的蒲公英,只要风一吹,其创新的精神,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那样,四处飞扬,生根发芽。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他们又陆续离开仙童公司,于是有了Intel和AMD, 是不是很熟悉?  

大家电脑中的CPU, 基本都是这两家的搞出来的。这里顺便说一下,摩尔是Intel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至今仍有效,并支配着硬件的发展。貌似扯远了,我们来继续看当时的晶体管计算机:

尽管晶体管使计算机简化了很大,但计算机仍然是庞然大物,还能继续进行压缩吗?1958年,就职于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基尔比,发出疑问:为什么不在一块硅片上,制造多个晶体管呢?这就是集成电路。

1959年,肖克利八弟子之一的罗伯特诺依斯(Intel创始人之一), 也想到了同样的方法。他们后来为谁先发明集成电路而争论不休,现在普遍的观点是:他们独立发明了集成电路,可以说都是集成电路之父。

说到罗伯特诺依斯,在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演讲中,他说自己被赶出苹果公司后,曾去找过罗伯特诺依斯和HP创始人之一的戴维帕卡德,估计是一起喝酒吐槽。来看下集成电路芯片吧:

然而,这种集成度还远远不够,能不能在更小的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和电子元件呢?当然可以,这就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块芯片,指甲那么大,居然集成了上亿个晶体管和电子器件,而且还要正常稳定工作,每每想到此,就不寒而栗了。

当年占据整个房间大小的计算机,如今竟然被集成得这么小, 而且功能远远超过当时的计算机。这背后是数学、物理、化学、微电子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学科的功劳。难怪华为任总说:搞芯片,砸钱是不行的,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我现在做着跟当时专业基本无关的东西,回想起自己学过的电子通信方面的知识,还是能唤起心中的涟漪。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硬件工程师的工资,整体不如软件工程师?里面给了一些很现实的原因,我觉得很有道理。

虽然我现在不做硬件了,但心中始终有些硬件的情怀,拿着单片机开发板,就有种莫名的兴奋,看到FPGA板子,一定要去摸一下,买到了树莓派,玩得不亦乐乎。那些执着在硬件行业,执着于国产芯片研发的公司和人员,值得尊敬。

讲到这里,似乎把计算机发展简史叙述了一遍,但仅仅是从计算机硬件角度进行的,并不是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全部,甚至只能算作是冰山一角。

从计算机科学上看,居然没有讲到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没有讲到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没有讲到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

从计算机型号上看,居然没有讲到ABC计算机,没有讲到ENIAC计算机, 没有讲到EDVAC计算机,更没有讲到后面各种样琳琅满目的计算机。

从计算机公司上看,居然没有讲到乔布斯创建的苹果,没有讲到比尔盖茨创建的微软,没有讲到坦福大学一对夫妇创建的思科,统统没讲到。

从计算机整体上看,居然没有讲到软件发展,没有讲到操作系统,没有讲到Windows和Linux,没有讲到编译器和各种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等。

对了,连计算机网络这么的重要东西,也没讲到。所以这篇文章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的东西介绍完毕,毕竟浩如烟海。

在后续的原创文章中,我会逐渐地讲到上面的一些精彩历史和相关知识点,一起再现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璀璨时刻和节点,咱们不见不散哦。

标签: ii20电磁继电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