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概述练习题

1.(单选题)TCP/IP在系统结构中TCP和IP分别提供服务( )

  • A. 应用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 B. 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
  • C. 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 D. 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TCP是指传输控制协议IP是指提供网络层服务的网络互连协议。

2.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

  • A. 报文、帧、比特
  • B. 分组、报文、比特
  • C. 分组、帧、比特
  • D. 数据块、分组、比特

3.(单选题)在OSI在系统结构中,哪一层负责分组选择?

  • A. 物理层
  • B. 数据链路层
  • C. 网络层
  • D. 传输层

网络层在不同网络之间提供选路服务。

4.(单选题)以下( )按正确的顺序包括OSI各级模型

  • 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B.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C. 对话结束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D. 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物理层和应用层

5.(单选题)以下关于带宽的说法是错误的( )

  • A. 带宽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 B. 通信线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称为带宽。
  • C. 带宽越高,同时间隔发送的比特越多。
  • D. 网络带宽是网络所有链路带宽的最小值。

带宽不是决定上网速度的唯一因素,网络延迟等也会影响传播速度。

6.(单选题)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接到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连接是通过( )实现的。

  • A. 通信子网
  • B. 路由器
  • C. 城域网
  • D. 电话交换网

路由器:存储转发机制,连接异构网络。

7.在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中,如果每个结点与网络中的任何其他结点都有链接,则该拓扑结构为

  • A. 星形结构
  • B. 树形结构
  • C. 网状结构
  • D. 环形结构

8.(单选题)不使用存储-转发( )

  • A. 电路交换
  • B. 报文交换
  • C. 分组交换
  • D. 以上都使用

电路交换提供连接服务,资源独家,通信可靠性高,通信效率低,无存储转发。

9.以下关于(单选题)Internet哪个描述更正确?

  • A. 一个协议
  • B. 网络的网络
  • C. 内部网络结构
  • D. 只使用TCP协议和IP协议

10.(单选题)如果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和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则应在OSI( )层上实现.

  • A. 网络层
  • B. 传输层
  • C. 会话层
  • D. 表示层

表示层标准化用户数据格式,如数据编码解码、加密解密等

11.下列层次(单选题)OSI网络体系结构拥有而TCP/IP不包括协议网络系统结构:( )

  • A. 表示层
  • B. 物理层
  • C. 传输层
  • D. 应用层

12.下面哪个选项按顺序包括(单选题)TCP/IP各级模型( )

  • 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 B. 物理层、网络层、运输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C.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应用层
  • D. 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13.(简答题)简述交叉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T568A标准:半绿-1、绿-2、半橙-3、蓝-4、半蓝-5、橙-6、棕-7

T568B标准:半橙-1、橙-2、半绿-3、蓝-4、半蓝-5、绿-6、半棕-7

交叉双绞线是在网线的一端T568B按网线的另一端排序,T568A方式排序。

14.(简答题)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有哪些延迟,并说明延迟的主要原因

  1. 发送延迟:由网络带宽和数据大小决定

  2. 传播延迟:由传播介质、传播速度、链路长度决定

  3. 处理延迟: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需要一定的时间。

  4. 排队延迟:取决于当时网络的通信量。当分组通过网络传输时,它必须通过许多路由器。但是,进入路由器后,分组必须在输入队列中排队。路由器确定转发接口后,还应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

15.(简答题)简述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缺点

电路交换 优点:提供连接服务,资源独家,通信可靠性高

缺点:传输效率低,价格高

分组交换 优点:高效、灵活、快速、可靠、低成本

缺点:存储交换排队导致网络延迟大甚至网络拥塞

报文交换 优点:资源共享、存储、转发

缺点:延迟较长

16.(简答题)请简述计算机网络TC/IP体系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如何分层,为什么分层,每层之间如何协同工作。

  1. 采用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3. 应用层:提供进程之间的通信服务,实现网络各种具体应用。

    运输层:提供端到端(主机到主机)的传输服务。

    网络层:提供不同网络之间的选路服务。

    数据链路层:提供一段链路相邻结点的传输服务。

    物理层:提供网络通信的物理规范。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0,以及接收方如何识别发送方所发送的比特。物理层还要确定链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以及各引脚应如何连接

17. (简答题)简述当前企业或家庭连入因特网有哪几种方式。

模拟拨号方式、isdn,adsl,hfc接入,专线,城域以太网,光纤入户

标签: hfc0820棒型电感hfc0520棒型电感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