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测量150kHz接收电路的主要的一些特性:扫频,线性,工作电压影响

简 介: 测试了基于JFET再生放大检波的一些主要工作特性,包括其振幅频率特性和工作电压影响。

§01 字型铁氧体


?? 使用工字电感(14)×19)制作了150kHz导航信号接收板。使用工字电感Litz手工绕线。TB 用于制作电感,测试接收150的不同绕组电感kHz导航信号的特点。

1、绕制电感

??工字铁氧磁芯参数如下:

??
外径(OD): 14 mm,中柱:8 mm 高(HT):19 mm

▲ 使用Litz两个电感绕线

??分别使用 两种不同的Litz绕两个线圈。它们的参数分别是:

??
匝数:150 Litz线型号: 0.1×10 电感(@150kHz):1.232mH 电阻(@150kHz):44.29Ω 品质因子(Q):26.23

??
匝数:68 Litz线型号:0.1×25 电感(@150kHz):238.86uH 电阻(@150kHz):3.78Ω 品质因子(Q):15.77

??以上测量了由新购买的工字电感制成的两种电感的基本参数,但比较了 所绕制 电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质量因子(Q)差别很大。重新测量以前使用的工字电感的基本参数。

??
Litz线信号:0.1×10 电感(@150kHz):1059.7uH 电阻(@150kHz):24.11 品质因子(Q):41.43

??重新测量的结果也表明,工字型绕制的电感质量因子也大于现在绕制的电感质量因子。这说明这次购买的电感可能是低频电感,不适合工作150kHz

2.比较三个电感参数

电感种类 电感(uH) 电阻(Ω) 品质因子 150kHz谐振电容(nF)
电感1 1232 44.29 26.23 0.9138
电感2 238.86 3.78 15.77 4.713
之前的电感 1059.9 24.11 41.43 1.062

§02 试着接收导航信号


??然使用在 同样的接收电路板,检查这三个线圈在接收信号方面的性能。

▲ 测试电感电路板

??测试时,150kHz将导航信号发送线圈(即无线电能发送线圈)放置在附近2米处。

▲ 接收电路板的原理图

1.测试接收信号

??接收输出信号和板上的电感L1,L2之间的再生量(正反馈比)有关。因此,以下是三个电感测试过程的记录。

(1)原电感

??首先,使用原始电感进行测试,通常可以获得4V输出电压相对稳定。转动接收小板,减少输出信号,证明接收电路稳定。

??固定102电容器采用谐振电容

(2)使用电感1

??由于电感为 L 0 = 1.232 m H L_0 = 1.232mH L0​=1.232mH,所以对于谐振频率, f 0 = 150 k H z f_0 = 150kHz f0​=150kHz对应的谐振电容为: C 0 = 0.9138 n F C_0 = 0.9138nF C0​=0.9138nF。

  使用两个电容 串联形成 0.909nF电容作为谐振电容。

  调试可变电容,可以获得大约2V左右的输出信号。这与原来的电感相比小了近 。这与该电感的品质因数比原来的电感小了两倍相比,衰减的比例差不多。

2、测试接收板的带宽

  使用一个10mH 色环电感作为DG1062数控信号源的输出的负载,利用 去激励接收电路板的天线,利用它们之间的松散的耦合来完成150kHz导航信号的注入。

▲ 发送10mH色码电感与接收板

  改变发送信号的频率与幅度,可以获得接收电路板频带宽度以及动态。下面分别测试在两种不同的扫频范围测量接收板的幅频特性。

(1)扫频范围: 125-175kHz

▲ 接收电路板的扫频曲线

(2)扫频范围: 145 - 155kHz

▲ 扫频电路板接收曲线

  通过上述接收曲线,它最大输出电压 U max ⁡ = 5.2 V U_{\max } = 5.2V Umax​=5.2V,安装衰减到 1 / 2 U max ⁡ = 3.68 V 1/\sqrt 2 U_{\max } = 3.68V 1/2 ​Umax​=3.68V对应的频率范围为 { 150.2 k H z ,    152.48 k H z } \left\{ {150.2kHz,\,\,152.48kHz} \right\} { 150.2kHz,152.48kHz},频率带宽为:2.28kHz。因此初步估计接收电路板的带通的品质因子: Q = f 0 Δ f = 150 2.28 = 65.8 Q = { {f_0 } \over {\Delta f}} = { {150} \over {2.28}} = 65.8 Q=Δff0​​=2.28150​=65.8

  上面的品质因子大于电感的品质因子,这说明在使用了再生之后,系统的带宽会变的更窄

(3)调整谐振电容

  调整谐振电容,使得写真的中心频率接近150kHz。在信号源给出150kHz,调整谐振电容使得输出幅值达到最大。此时在进行扫片测试。

▲ 接收电路板的扫频得到的幅频特性

(4)减少再生量后的频率特性

  改变电路板上的L2与L1之间的夹角,减少再生量,使得在150kHz的输出降低到0.7V左右,重新测量接收板的幅频特性。

  第一次扫频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不知为何原因,在频率大于152kHz之后,输出的电压出现较大的波动?是否此时电路板内部机械不稳,噪声电路出现震荡,或者反馈量出现了变化。

▲ 接收板扫频获得的幅频特性

  重新再做一次实验,此次在相同的扫频范围内,扫描点数从原来的100降低到50。所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居然特性一样?

▲ 接收板扫频获得的幅频特性

3、测试接收线性

  改变DG1062的输出150kHz信号的幅值,测量接收板输出直流电压的变化。

▲ 信号的强度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结果来看,在接收板中存在一定的死区特性,这个特性是由倍压整流肖特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所引起的。

  为了验证该接收电路在大信号方面的特性,将发送色码电感距离接收天线更近,重新测量测量输出与激励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

▲ 将发送线圈靠近接收工字型电感天线

▲ 信号的强度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

4、工作电源与输出电压

  改变电路的工作电压,从0V一直增加12V,测量在相同的外部施加信号下检测电路的输出。

▲ 不同的工作电压下对应的检测输出

  可以看该电路工作电压在3V直到12V输出电压大体相同。

   这个原因也许可以从JFET在该电压附近引起输入电容的变化。这需要进一步证实。

 

验小结 ※


  文开始验证了最新购置的铁氧体工字型磁芯绕制的电感的性能,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与之前绕制的电感在品质因子方面有了近一半降低。反映到后面用作接收电路的天线方面,输出信号的幅度也下降了大约一半。

  通过色环电感在电线附近激励电磁场,分别测量接收电路的幅频特性以及与工作电源之间的关系。利用的再生反馈,提高的电路的灵敏度,同时降低接收板的带宽(提高了Q值)。工作电源在3V到12V都能够正常工作。

 


  

  • 如何能够得到灵敏度更高的150kHz导航信号检测板?
  • 购买到的工字型铁氧体
  • 测试基于2SK241的150kHz的导航信号高频放大器
  • 色环电感外部磁场泄露

 

▌附件程序


1、扫频测量程序

#!/usr/local/bin/python
# -*- coding: gbk -*-
#============================================================
# TEST2.PY -- by Dr. ZhuoQing 2021-05-23
#
# Note:
#============================================================

from headm import *
from tsmodule.tsvisa        import *
from tsmodule.tsstm32       import *

dg1062open()

setf = linspace(125, 175, 50)

outv = []

dg1062freq(1, setf[0]*1000)
time.sleep(2)

for f in setf:
    dg1062freq(1, f*1000)
    time.sleep(2)
    meter = meterval()

    outv.append(meter[0])

    printff(f, meter[0])

    tspsave('measure2', setf=setf, outv=outv)

plt.plot(setf, outv)
plt.xlabel("Frequency(kHz)")
plt.ylabel("Output Voltage(V)")
plt.grid(True)
plt.tight_layout()
plt.show()

#------------------------------------------------------------
# END OF FILE : TEST2.PY
#============================================================

标签: 47uh电感色环怎样标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