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转】田渊栋的 2021 年终总结

转自 | 知乎@田渊栋

https://zhuanlan.zhihu.com/p/451903256

今年,我们在小组中开辟了一个相对较大的方向,组织并带领团队一点一点地前进,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中了十篇文章paper(三篇ICML,四篇NeurIPS,一篇AAAI,一篇SIGCOMM,还有一篇CGO tool paper),包括三篇ICML long oral,一篇一作ICML获得优秀论文奖提名。

年底投了几篇ICLR文章的质量也很好。研究内容围绕两条主线,一是加强算法设计的学习及其在智能优化方向上的应用,二是对自我监督学习的理解和改进。

非常感谢所有合作伙伴!

AAAI 2022:https://arxiv.org/abs/2112.09174

SIGCOMM 2021:https://dl.acm.org/doi/10.1145/3452296.3472902

CGO tool paper:https://arxiv.org/abs/2109.08267

ICML优秀论文奖提名:https://icml.cc/virtual/2021/poster/10403

论文:https://arxiv.org/abs/2102.06810

「我的文字」:http://yuandong-tian.com/novel.html

随着年龄的增长,限制会越来越多,家庭责任和健康会逐渐成为越来越强的限制,让有梦想的人陷入困境「有心无力」的困局。 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参加了公司辅导实习生的活动,每天和实习生聊天。实习生抱怨每次赶论文都要熬夜好几天。我告诉她「我从不熬夜赶论文」,她几乎惊呆了——当然,她在博士阶段经常熬夜,但在博士毕业后,尤其是近年来,她开始追求「deadline如果你做不出来,就把它放在下一个deadline」原则,原因很简单,如果结果在最后一刻被赶出来,如何有时间思考和验证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这也可以减少每次提交的数量,提高稿件的质量。

我当过几次领域主席(Area Chair),作为最后一位主要负责任的作者,帮助改写了许多反驳评论的作者(rebuttal)可以清楚地发现,如果作者对一篇文章尽了最大努力,他可以感受到并愿意提高分数。

我记得我以前写过一个知乎回答,说我每天可以工作十多个小时,但现在看起来已经过时了。

,最好躺着享受生活。

尤其是那些花了几个月却没有成效的努力,意想不到的喜悦是锦上添花,结果不尽如人意,至少有办法保证。

此外,预测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和陷阱,并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技术或非技术,以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

今年下半年,我花时间写了一个时间管理软件,总结和整理待办事项、文章笔记、想法。团队的项目进度集中在一个文件中,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代码自动分析自定义标签,输出一个全面的时间表。这可以解决文档分散的问题。

稍微整理一下,代码开源,有兴趣可以玩。

开源项目:https://github.com/yuandong-tian/scheduler2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花很多时间一个个反驳我们的贡献ICLR2021文章的那个给3分的评委给出的18个问题。

Openreview:https://openreview.net/forum?id=c5QbJ1zob73&noteId=gHbY_xI60M7

当时觉得评委把我们的工作贬低到一文不值,列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胡说八道,很生气。但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证明不严格」所有这些都是胡说八道,细节中提出的问题也暴露出他没有仔细阅读,但如果你想想他提出这些问题的根本动机,有一件事是合理的——文章中有太多的想法要表达,而且写得不是特别清楚。

对比去年和今年年初的两篇文章,一篇是被比较的ICLR和ICML连续拒稿,另一篇拿了ICML优秀论文提名,感慨良多。 我很幸运能遇到如此严肃的评论——这样的思考使被拒绝的坏事成为好事。你知道,批评是,因为别人没有时间和精力仔细阅读自己的成就,更不用说半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于批评的文章,年底还是要重申。

知乎回答:https://zhuanlan.zhihu.com/p/390765721

你以前的优势可能成为下一步成长的绊脚石。

有句谚语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说做自己擅长的事,往往掉以轻心,阴沟翻船,其实意义更深。——

,他比自己强一百倍。能在历史书上留下一笔钱的杰出人物,在关键时刻走错了一步,放弃了以前所有的成就。这些都一字一句地记录在案,提醒后人。每年年底写一个总结,期待2022年做得更好。把你的经历放在这个训练集里,让你看看。也许你可以从中学习。目的就在这里——

这只是你自己的历史。 千里渡来年越少,万顷劫波付笑话。 共勉。


作者信息

田渊栋博士是Meta人工智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经理、围棋AI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方向是深入加强学习及其在游戏中的应用,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的理论分析。2005年和2008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学位。

曾获2013年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马尔奖提名(Marr Prize Honorable Mentions),ICML2021优秀论文荣誉提名奖。

博士毕业后,从研究方向选择、阅读积累、时间管理、工作态度、收入和可持续职业发展等方面发布了博士五年总结系列。

标签: 轴向位移胀差变送器qbj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