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实际电路中的原理;实验板可用于实际测试;
BJT
- 1> PN结
-
- 1.1> N型半导体 与 P型半导体
- 1.2> 符号含义
- 1.3> PN结形成
- 1.5> PN结正向导通
- 1.6> PN结反向截止
- 1.7> 结论
- 2> NPN型三极管
-
- 2.1> 三极管结构
- 2.2> 三极管内电子运动
1> PN结
1.1> N型半导体 与 P型半导体
N : Negative, 正的; P:Positive,负的;
1.2> 符号含义
1.3> PN结形成
1.4> PN结电场
1.5> PN结正向导通
加上正偏置电压, 电池中的电子流向N区,电子浓度增加; P型半导体中的电子流向电池,P区域空穴增多; P区空穴,N区电子,浓度增加,PN结耗尽层减少,内电场减少; 当外部电场大于内部电场时,扩散运动将继续,电路导通;
1.6> PN结反向截止
加反向偏置电压; N区内电子会流向电池,空穴增多; 电池中的电子会流向P区,减少空穴; N区电子和P区空穴浓度降低,PN结耗尽层增大,内电场增大; 阻碍内电场增大 N区电子和P区空穴扩散运动,电路截止;
内电场增大,少子(P区电子和N区空穴)运动; 少子数量少,只能形成微小电流,几个微安左右;
1.7> 结论
PN结中能正向导通;
2> NPN型三极管
2.1> 三极管结构
工艺:
发射区E;掺杂浓度高; 基区B:非常薄,掺杂硼浓度很低; 集电区: 面积很大;
集电极C电子首先去除集电极C电子;
2.2> 三极管内电子运动
iE: 发射结加正电压,增加扩散运动形成发射极电流; 由于 1-发射结加正电压,2-发射结电子浓度高,因此大量自由电子通过发射结到达基区;
iB:扩散到基区的电子基区,形成基极电流; 因为1-基区很薄,2- 穴位浓度低,3- 集电结又增加了反向电压,因此扩散到基区的电子只有少数与空穴复合,其余达到集电结;
iC:集电结加反向电压,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集电极电流; 由于 1-集电结加反向电压,2-结面积大,因此到达集电结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越过集电结到达集电区;
?? 爱上半导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