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 第一代
V1.0版(发布日期19999.7.5)
V1.1版(发布日期2001.2.22)
V1.2版(发布日期2003.11.5)
蓝牙 第二代
V2.0版(通常写成Bluetooth 2.0 EDR,发布日期2004.11.9)
V2.一版(通常写成 Bluetooth 2.1 EDR,发布日期2007.7.26)
蓝牙 第三代
V3.0版(通常写成 Bluetooth 3.0 HS,发布日期2009.4.21)
蓝牙 第四代
V4.0版(2010年发布日期.6.30)
V4.1版(2013年发布时间.12.3)
V4.2版(发布时间20144.12.4)
蓝牙 第五代
V5版(2016年发布时间.6.16)
Mesh版本(2017年发布时间.7.17)
V5.1版(2019年发布时间.1.29)
V5.2版(2019年发布时间.12.31)
V5.3版(发布时间20211.7.13)
转载了一篇知乎文章,写得很详细。
原文链接:蓝牙前世今生与版本的区别 - 知乎
蓝牙(Bluetooth),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用于短距离交换固定和移动设备的数据,形成个人局域网(PAN)。1994年,电信商爱立信(Ericsson)发展出这个技术,目前由蓝牙技术联盟(SIG)负责维护其技术标准责维护其技术标准。
蓝牙版本 | 发布时间 | 最大传输速度 | 传输距离 |
---|---|---|---|
蓝牙5.2 | 2020 | 48 Mbit/s | 300米 |
蓝牙5.1 | 2019 | 48 Mbit/s | 300米 |
蓝牙5.0 | 2016 | 48 Mbit/s | 300米 |
蓝牙4.2 | 2014 | 24 Mbit/s | 50米 |
蓝牙4.1 | 2013 | 24 Mbit/s | 50米 |
蓝牙4.0 | 2010 | 24 Mbit/s | 50米 |
蓝牙3.0 HS | 2009 | 24 Mbit/s | 10米 |
蓝牙2.1 EDR | 2007 | 3 Mbit/s | 10米 |
蓝牙2.0 EDR | 2004 | 2.1 Mbit/s | 10米 |
蓝牙1.2 | 2003 | 1 Mbit/s | 10米 |
蓝牙1.1 | 2002 | 810 Kbit/s | 10米 |
蓝牙1.0 | 1998 | 723.1 Kbit/s | 10米 |
深入了解蓝牙5的高数据传输率_毕健的博客-CSDN博客_蓝牙传输速率
蓝牙 第一代
V1.0版(发布日期19999.7.5)
1.传输速率748~810kbit/s。
2.基本支持立体声,只能单工传输。
3.通信加密使不同厂家的模块难以正常通信。
4.主辐设备难以区分。
5.通信容易干扰。
6.Bluetooth技术将2.4GHz为了适应一些国家的军事需要,频带分为79个子频段,Bluetooth 1.0重新定义了另一套子频段划分标准,将整个频带划分为23个子频段作为副标准。
V1.1版(发布日期2001.2.22)
1.传输速率约为748~810kbit/s。
2.通信质量容易受到同频产品的干扰。
3.可区分主副设备。
4.可以支持 Stereo声效的传输要求,但只能单工作。
5.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6.取消了23子频段的所有副标准V1.所有设备都使用79个子频段.4GHz相互通信在频谱范围内。解决了使用79个子频段的设备与使用23个子频段的设备不兼容的问题。
V1.2版(发布日期2003.11.5)
1.传输速率也只有 748~810kbit/s。
2.采用了AFH自适应跳频技术(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提高抗干扰能力。
3.提高语音处理,提高语音连接质量(可提高蓝牙耳机音质)。
4.能更快速的连接设置。
5.可以支持 Stereo声效的传输要求,但只能单工作。
蓝牙 第二代
V2.0版(通常写成Bluetooth 2.0 EDR,发布日期2004.11.9)
1.传输速率约为 1.8Mbit/s~2.1Mbit/s。
2.使用了 EDR,可增加带宽。EDR 即Enhanced data rate,它是蓝牙技术增强率的缩写,其特点是大大提高了蓝牙技术的数据传输率,最大可达3Mbps。EDR100%和100%的蓝牙.2版兼容。
3.数据传输速率为原始V1.2的3倍,降低了功耗,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由于带宽的增加,新规范提高了设备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或连接多个蓝牙设备的能力,使传输范围达到1004。开始支持双工作模式——语音通信,文件或高质量图片。
版本无效,无效时间:2014.11.13。
V2.一版(通常写成 Bluetooth 2.1 EDR,发布日期2007.7.26)
1.传输速率约为 1.8Mbit/s~2.1Mbit/s。
2.使用了 EDR,可增加带宽。/p>
3.安全简易配对(SSP),简化了设备间的配对过程,改进过后的连接方式会自动使用数字密码来进行配对与连接。
4.更佳的省电效果:蓝牙V2.1加入了“Sniff Subrating”的功能,通过设定在2个设备之间互相确认讯号的发送间隔来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蓝牙V2.1将设备之间相互确认的讯号发送时间间隔从旧版的0.1秒延长到0.5秒左右,无形中便为手机和蓝牙设备节省了很多电量,大大提升了续航能力。采用此技术之后,蓝牙设备在开启蓝牙联机之后的待机时间可以有效延长5倍以上。
蓝牙 第三代
V3.0版(通常写成 Bluetooth 3.0 +HS,发布日期2009.4.21)
1.蓝牙3.0的核心是“Generic Alternate MAC/PHY”(AMP),这是一种全新的交替射频技术,允许蓝牙协议栈针对任一任务动态地选择正确的射频,允许消费类设备使用标准蓝牙射频和无线局域网射频(WIFI)多重传输。
2.蓝牙3.0的传输速率更高,而秘密就在“802.11”无线协议上。通过集成“802.11 PAL”(协议适应层),蓝牙3.0的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了大约24Mbps(即可在需要的时候调用“802.11 WI-FI”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在传输速度上,蓝牙3.0是蓝牙2.0的八倍;3.0版本的蓝牙的有效传输距离为10米。
3.功耗方面,通过蓝牙3.0高速传送大量数据自然会消耗更多能量,但由于引入了增强电源控制(EPC)机制,再辅以“802.11”,实际空闲时功耗会明显降低。
蓝牙 第四代
V4.0版(发布日期2010.6.30)
1.有效传输距离可达60米,最大范围可超过100米。
2.V4.0与V3.0版本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幅降低能耗,V4.0版本的功耗较V3.0版本降低了90%。
3.拥有低成本,跨厂商互操作性,3毫秒低延迟,AES-128加密等诸多特色。
4.蓝牙4.0实际是个三位一体的蓝牙技术,它将三种规格合而为一,分别是传统蓝牙、低功耗蓝牙和高速蓝牙技术,这三个规格可以组合或者单独使用。
V4.1版(发布时间2013.12.3)
1.提供LTE的并存支持,可与LTE等最新一代蜂窝技术无缝协作。蓝牙与LTE无线技术可彼此通讯,以确保协同传输,降低近带干扰。可作为IP连接基础,巩固蓝牙技术在物联网无线连接中的重要地位。
2.V4.1标准下蓝牙设备可以同时作为发射方(Bluetooth Smart)和接受方(Bluetooth Smart Ready),并且可以连接到多个设备上。
3.提升连接质量,提升制造商更多的控制能力,重新连接时,时间间隔更具灵活性与可变性,使建立与维持蓝牙连接更加方便。当设备彼此接近时,就可自动重新连接,改善用户体验,即使用户暂离,但当设备返回原处后,最近曾使用的设备将不需手动操作即可自动重新连接。
4.改善数据传输,Bluetooth Smart技术可提供大量数据传输。
5.提升蓝牙技术的组网性能与低功耗特性,拓展物联网市场。
6.最新的蓝牙4.1标准就能够让蓝牙组网,增加了对路由、网关等协议的支持,满足物联网的应用需求。加入了专用通道允许设备通过 IPv6 联机使用,通过IPv6建立网络连接。蓝牙设备只需要通过蓝牙4.1连接到可以上网的设备(如手机),就可以通过IPv6与云端的数据进行同步,即实现“云同步”,不过,目前仍然受传输速率的限制。
V4.2版(发布时间2014.12.4)
1.数据传输更快。该版本标准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2.5倍,主要由于蓝牙智能(Bluetooth Smart)数据包的容量相比此前提高了10倍,同时降低了传输错误率,因此更大的资料传输量在提高了效能的同时也减少了电池的损耗。简单的说,设备能够工作的更轻松,而电池待机时间也会更长。
2.隐私功能更强大。如果没有用户的许可,蓝牙信号将无法连接和追踪用户设备,极大的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可以放心的使用在可穿戴设备上,而不用担心被跟踪。
3.支持6LoWPAN。Bluetooth Smart设备可通过网络协议支持配置文件(Internet Protocol Support Profile,简称IPSP)实现IP 连接,IPSP为Bluetooth Smart添加了一个IPv6连接选项,是互联家庭和物联网应用的理想选择。新标准最大的改进就在于支持6LoWPAN,6LoWPAN是一种基于IPv6的低速无线个域网标准,蓝牙4.2设备可以直接通过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这一技术允许多个蓝牙设备通过一个终端接入互联网或者局域网,这样,大部分智能家居产品可以抛弃相对复杂的WiFi连接,改用蓝牙传输,让个人传感器和家庭间的互联更加便捷快速。
蓝牙 第五代
V5版(发布时间2016.6.16)
1.蓝牙 5 会更快。理论上将会比 蓝牙 4.X BLE 速度快上 2 倍,达 2Mbps,虽然实际上可能无法达到理论数值,但也肯定比 蓝牙 4.X 快上不少。
2.接收范围更广。同样,理论接收范围最高可达 200 米,连接蓝牙音箱等无线设备时,再也不会受到太大限制了。
3.定位更加精准。蓝牙 5 支持室内定位导航,即便是你在商场里,也可以精准定位你的所在位置。
4.为物联网时代的来到做好了准备。低功耗、传输速度和接收范围的提升,智能家居将会迎来下一个浪潮。
5.需要新的硬件支持。需要新的芯片才能够支持蓝牙 5,虽然也能够兼容老设备,但无法得到上述提升的那些性能,预计在 2017 年将会有一大批支持蓝牙 5 的新设备面世。
Mesh版(发布时间2017.7.17)
Bluetooth SIG组织在2017年7月17日发布了蓝牙Mesh标准。蓝牙Mesh不同于传统Bluetooth Low Energy(BLE)协议的1对1,1对多的通信方式,它实现了多对多的通信。这使得mesh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之间可以相互通信。蓝牙Mesh协议建立在BLE的物理层和链路层之上, 也就是说它可以和BLE 4.0及以上版本的蓝牙设备通信。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它支持所有BLE最新的特性,譬如低功耗蓝牙的LE Coded PHY及2M PHY在现有的Bluetooth Mesh规范中并不支持。
V5.1版(发布时间2019.1.29)
1.定位可达到厘米级别。相比WiFi辅助定位有更优秀的表现,在室内导航、快速查找手环/遥控器等场景能发挥重要作用。
2.新增位置查找特征
提高配对速度,传输速度,传输距离,并降低了连接功耗。
V5.2版(发布时间2019.12.31)
1.低功耗蓝牙同步通道:LE同步信道
2.增强版ATT,这是通用属性协议(GATT) 的升级版本。
3.低功耗功率控制功能:LE功率控制,新的低功耗蓝牙5.2 性能允许动态优化电池寿命,同时将供电维持需求降至最低,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V5.3版(发布时间2021.7.13)
1.蓝牙设备角色命名变更。蓝牙5.3版本对蓝牙设备的角色用词进行了变更:主设备(Master)变更为中心设备(Central),从设备(Slave)变更为周边设备(Peripheral)。
2.支持包含广播数据信息(ADI)的周期性广播。
3.新增LE增强版连接更新功能。通过在低功耗蓝牙中引入亚速率连接(connection subrating)模式极大地改进了在已经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更新有效连接间隔(connectioninterval)所需时间。
4.新增Host设定Controller密钥长度的功能。
5.新增LE频道分级功能。蓝牙5.3版本中增加了LE频道分级功能,由中心设备(Central)激活周边设备(Peripheral)上的频道报告功能后,周边设备可定期将每个频道的可用情况报告给中心设备。
6.高速(HS)配置从蓝牙核心规范中删除。蓝牙核心规范5.3版本彻底删除了蓝牙3.0版本引入的高速(HS)配置及相关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