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开关电源之光耦隔离反馈

开关电源的光耦合隔离反馈

  • 1.前言
  • 2.光耦合隔离的原理
    • 2.1光耦工作原理
      • 2.1.1 术语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光耦的分类
    • 2.2 TL431的原理
    • 2.3 光耦合隔离电路原理
  • 3.光耦隔离计算
    • 3.1 小信号模型
    • 3.2 参数计算
    • 3.3 补充
      • 3.3.1 光耦输出与PWM IC 接法
      • 3.3.2 输出采样点接法

1.前言

一般来说,在开关电源中,需要隔离原侧和副侧,以避免原侧高压传输到副侧影响人身安全,或原侧噪声传输到副侧,影响副侧设备的工作状态。 先主观思考,实现原副边隔离控制需要什么? 1.可隔离装置。目前只有光隔离和磁隔离,对应光耦和变压器。 2.放大电路。因为只有放大输出的细微差别,才能准确调制输出。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光耦合隔离。光耦合隔离包括光耦合和三端稳压管两个核心设备。光耦合用于实现原副边缘隔离;三端稳压管用于提供环路补偿和基准电压。

2.光耦合隔离的原理

2.1光耦工作原理

2.1.1 术语

:电流传输比。光敏三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TR原因如下: 1)当CTR<当副边电流达到50%时,光耦合LED导通需要大电流,增加了光耦的功耗。 2)若CTR>200%,副边电流一定时,原边电流需求很小,因此在启动电路或负载突变时,可能会误触发开关电源,影响正常输出。 CTR主要跟IF与温度有关。 光耦生产时,有几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等级CTR。以PC以817为例,开关电源一般采用C级。 :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的隔离电压。

2.1.2 工作原理

采用电-光-电的过程。

2.1.3 光耦的分类

1)根据传输特性进行分类 分为。 线性光耦在较大的电流范围内CTR它是线性的,而不是线性光耦。PC817是常用的线性光耦。 4N系列光耦合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光耦合,在小电流范围内为线性。使用非线性光耦合可能会振荡电路,因此通常不需要在开关电源中。,因为CTR变化很快,所以电流很容易变化。此时,应考虑光耦合的响应时间。 4N系列的CTR曲线如下,相比之下,可以看出PC817,线性范围很小。 2)按传输速度分类 分为。 高速光耦的结构是 放大驱动电路,低速光耦的结构是( 放大驱动电路)。光敏二极管的响应速度(升降时间)为纳秒级,光敏三极管的响应速度(升降时间)为微秒级。 6N137为高速光耦,一般用作非线性。 高低速光耦主要取决于截止频率,PC817截止频率典型值为80kHz,意思是信号高于80kHz,信号会变形N137可以做到10MHz。

2.2 TL431的原理

下面来说说TL431的原理。 从它的符号来看,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电压可调的稳压器,有些人说它实际上是一个NPN,我认为在环路中,它相当于一个带有参考电压的运输,使用它进行环路补偿是为了方便,不需要制造参考电压。 (有一个问题,既然TL431可以作为运放作为环路补偿,可以代替运放吗?? 答案是:当然不是。 主要原因如下:

  • 开环增益大,带宽大
  • 负载跳变反应快 ) 上面是TL431的内部结构图非常复杂。不管怎样,它是由一堆三极管组成的,所以我们从它的简化电路和宏观理解开始。 等效电路如下: 当REF大于Vref很多时候,输出增加,三极管基极电压增加,基极电流增加,三极管饱和导通,集电极电流增加,所以Ika增加,反之亦然REF与Vref接近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注意以下几点:
  • 阴极cathode电流要求大于1mA
  • 阴极cathode电压大于2.5V。阴极从图中可见cathode相当于电源,因此电压必须大于内部参考电压2.5V.

2.3 光耦隔离电路原理

光耦合隔离的典型电路如下,隔离部分由PC817和TL431由控制器组成uc384x: 工作原理是:副边电压采样分压后,接收REF上。当TL431的输入大于内部Vref当发光二极管流过电流增加,光敏三极管电流增加,输出减少,占空比减小,导致输出减少。相反,增加。

3.光耦隔离计算

根据上图计算。先简单说说某些设备的功能。 R一是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 R5是给TL431提供大于1mA即使光耦不工作,TL431也可以正常工作。 R四是将光敏三极管的电流转换为电压,进入UC384x的comp端。确保电压范围小于空载uc384x二极管压降1.4V,不超过满载comp最高电压。

3.1 小信号模型

如下图所示: 其中光耦部分的传递函数是CTR*R4/R1TL431部分的传输函数为-(1 Zf/R2),Zf为了补偿网络部分的阻抗,1是R1带来,所以整个传输函数是(CTRR4/R1)(-(1 Zf/R2))。 下面进行每一个参数的计算。

3.2 参计算

1)确定输出分压电阻R2,R3 Vref为2.5V,只要保证输出分压后是这个值就好。分压电阻选择kΩ级别,保证电流为mA级。 2)IF的选择 不同的IF对应不同的CTR。CTR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用途,用在线性区,CTR选择比较小的,用于开关特性,选择CTR比较大的。开关电源中,一般选择IF=3-5mA。 3)确定光耦二极管的限流电阻R1 这里Vref选择最小值2.5V. 3) 计算TL431的补偿电流电阻R5 TL431工作至少需要1mA的电流,这个电流是光耦不工作时的最小电流。 R5两端的电压如下,除以1mA电流即为电阻值。 4)计算光耦三极管的串联电阻 知道CTR和原边的IF,可得到副边的IC,根据想要的输出电压,计算电阻。根据uc384x中3845的手册,误差放大器输出典型值,最大为6V,最小为0.7V,可设计空载时,Ic最大,comp为0.7V,满载时,comp为6V. 5)计算补偿电路 假设使用二型补偿,如下图所示。此时的Zf就用C1,C2,Rf组成的阻抗代替。 采用二型补偿网络,补偿的零点放在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处,补偿的极点放在开环传函的零点处。补偿后的图如下图的第个曲线所示,穿越频率增加,相位裕量90deg

3.3 补充

3.3.1 光耦输出与PWM IC 接法

注意这里光耦三极管进入pwm IC有两种接法,以UC384x系列进行说明。 1)将反馈fb接地,光耦的输出连接至comp 这种接法是将ic内部的误差放大器旁路掉,内部误差放大器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光耦上的电流为内部电流源1mA-流过后级比较器的电流。 2)光耦的输出连接至FB端。 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第一种环路设计相对简单。

3.3.2 输出采样点接法

采样电压点有两种方法: 1)采样点接在LC之前,优点是LC造成的双极点不参与闭环负反馈,方便后级LC滤波;缺点是开关电源抑制外部高频噪声的能力减弱,且恶化了变换器的负载调整率(因L有内阻); 2)采样点接在LC之后,优点是对高频噪声有更好地抑制能力,缺点是LC构成的双极点参与闭环负反馈,这极大地限制了L的大小,导致了变换器对自身开关噪声的滤波效果不如前一种接法。

参考文档 《TL431在开关电源反馈环路中的应用》 《反激开关电源中基于PC817A和TL431配合的环路动态补偿设计》 《Small-Signal Analysis and Control Design of Isolated Power Supplies With Optocoupler Feedback》

标签: isolated放大器电路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