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1A到2A,一款充电宝提升充电电流的简单实验分享

认识很多玩家/拆客/DIYer,查阅更多资源,共同学习技术知识

您需要 登录 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8baaf04eb249b4474178b0078f482447.gif

x

老货艾沃P58充电宝,标称容量1.8万mAh,放电很爽,但充电电流仅1A左右,充电等了很久,所以一直闲着

1.jpg (105.18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打开看,计划将充电电流增加到2A只有这样才有意义。废物利用,也可以学习一些电路知识,所以不管值不值。

2.jpg (132.17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左端主要是单锂保护电路

3.jpg (112.39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右端主要是充放电管理的无字芯片和电源指示

4.jpg (97.95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中间主要由无字芯片控制BUCK降压充电电路(A19T是其开关管)和BOOST电感混用升压输出电路(8205为开关管)。至于充电输入micro-USB插座能不能过2?A,之前看过隔壁论坛的相关实验帖,不是问题。

5.jpg (119.36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在原设计仅1A在工作电流下,电感温升很高,触手灼热,所以朝向电池有这样的东西。

6.jpg (49.26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第一次开始之前,我发帖问怎么改,画了电路草图,得到了大神的热情指导。衷心感谢!

7.png (47.37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感谢qurt大侠指出输出检流电阻R2.输入充电电流检测R1.反馈渠道。

8.png (18.11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由于电感允许的转换空间极其有限,必须严格控制体积和温升(原工字电感1A烧手)。终于找到了一种以前不认识的集成电感,主要优点是漏磁小,可以密集安装,同体积下工作电流大很多,似乎胜任了

9.png (20.21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10.png (41.16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11.png (35.37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7:32 上传

为了提高充电电流,理论上应该降低电感值。但顺便说一句,我打算知道增加和减少电感值会发生什么。由于集成电感的磁屏蔽良好,我只买了6个R8(饱和电流8A,温升电流4.5A)想象单用增加电感值,并联减小电感值的规格。

实验前,对相关电路元件进行常规处理,合并(左3),更换(右2)

12.jpg (104.39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隔离输出二极管GM也顺便并了

13.jpg (124.21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魅族充电头作为测试电源

U表电压显示值低于0.03V

14.jpg (78.62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实测加减后,线损为1.04V,比较大(没有其他更好的线)。

15.jpg (76.84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6R8电感,电流只比原来的1A增加了200多mA

16.jpg (91.36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理论3R4电感(2个6R8并联叠放,可能有干扰因素),电流增加40mA

17.jpg (80.7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2个6R8并联分开放置,再增加20mA(不排除是实验误差)

18.jpg (91.88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因为不能接触crl仪器,无法确定电感并联及其放置方式实际上对电感值有什么影响,并联实验结果存疑。加之电流与预想的2A差别太远,只有论坛咨询,同时买了2R2(饱和电流14A,温升电流8.5A)一体电感在路上。感谢qurt大神问题是各种线路和部件的损耗,导致充电电路输入端电压不够高。因此,根据指导,将电池带载放电到自动关机,变相改进BUCK充电压差试验

19.jpg (109.67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电池放空后的端电压。放电控制似乎对电池非常友好

20.jpg (111.56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这时单个6R8再试,充电电流顺利达到2A问题在这里,大神就是大神。此时开关管S极端电压3.85V,也就是说,充电压差为0.7V左右(后期观察,压差保持0.5V,就能实现2A充电电流)。充电几分钟后,电感表面有点热,电流大了一倍,但温升比原来的工字电感好得多。证明采用集成电感可以增加流量,控制温度。

21.jpg (101.55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2R到了,再换上去

22.jpg (102.06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充电电流比6R8时增加了100mA(注意充电压差比以前小前小6R8点,电池已经充电0了.24V,见图左侧)。另外,充电几分钟后,电感表面温暖不热,比6R8点的温升明显好,老白认为反映了电感损耗较小。

23.jpg (100.22 KB, 下载次数: 0)

2020-4-4 15:59 上传

经过一番折腾,我终于明白了影响BUCK电路充电电流的几个关键点,了解了集成电感,充电鸡肋老充电宝也有明确的改造措施。感谢论坛和大神的帮助!

体会:

1. BUCK除了常规处理线路和元件外,电路输入点的实际电压及其与充电电池端电压之间的压差是决定实时充电电流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充电电路前的各种电压损容忽视。

2. 在原设计值附近,电感选择略有增减,充电电流变化不太明显。

3. 本例2R2(同体积参数占优)明显优于6R8。即减小电感值是正确的选择方向。

4. 从电感表面温度的变化到原1A烧手不能停留,变成实验2A轻微的烫手和温暖证明了集成电感对空间有限的个性化DIY,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

5. 本帖子仅为实验,最终实用的解决方案必须大大减少充电线路损坏(改为短粗)和充电插座附近反二极管的压力消耗(短路或其他降压措施)。毕竟,5V的充电头随处可见,越通用的才越实用。

问题:

普通晶体管测试仪,能否基本判断并联电感的电感值,请不遗余力地给出建议,谢谢!欢迎批评指正!谢谢路过!

标签: 6r3电感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