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
在电路学中,给定电压,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称为电容,标记为C。 数学公式: C = Q V C=\frac{Q}{V} C=VQ
常见的电容类型
- 铝电解电容 应用于低频滤波;优点是耐压值高;缺点是受温度变化影响大,耐腐蚀性差。
- 坦电解电容 应用于低频、高频滤波;其优点是耐高温、耐腐蚀性强、频率响应范围广。缺点是耐压值低,价格贵。
- 陶瓷电容 低电阻的贴片电容用于过滤高频电源噪声,高电阻的贴片电容用于过滤低频电源噪声。
- 薄膜电容
电容的作用
- 旁路
- 去耦
- 滤波
- 储能
电容在PCB中的布局
滤波器电容器尽可能靠近芯片的电源引脚,并保持电源、电容器和地面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过滤掉电源中的低频和高频噪声。
e.g. 例如,我们常用于我们的数字电路STM32系列芯片需要32个电源.3V。假设正常电源电路供电一般输入端为7.2或5V或4.2V等。这时,首先要经过LDO(线性稳压器)输入端,如常见的AMS1117。AMS117布局一般是在输入端放置电容值较大的陶瓷贴片电容(10uF)陶瓷贴片电容小的陶瓷贴片电容器(0.1uF),大电阻过滤电源低频噪声,小电阻过滤电源高频噪声,放置顺序是放置大电阻电容器,然后放置小电阻值,然后通过LDO,输出3.3V,然后放置大电阻陶瓷电容器,然后放置小电阻陶瓷电容器。一般输入端电源线宽度符合输入端焊盘大小的宽度,相对正常线(0.254mm),电源线(0.7mm)宽度较厚,然后在输入端末端添加坦电解电容,最后提供MCU供电。一般输入端电源线宽度符合输入端焊盘大小的宽度,相对正常线(0.254mm),电源线(0.7mm)宽度较厚,然后在输入端末端添加坦电解电容,最后提供MCU供电。MCU每个电源引脚还需要添加陶瓷贴片电容(0).1uF)再次去除电源噪声。
一般来说,电路中每个电源芯片的电源引脚都需要连接0.1uF过滤陶瓷贴片电路。
参考文章
去耦电容(3)- 如何布置电容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