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偷滤波器图: 一阶RC滤波器电路图如上,截止频率公式为:f=1/(2πRC)
如R=51Ω,C=22uF,则截止频率f=141Hz。高通意味着RC滤波器低于141Hz抑制信号。低通滤波器将高于141Hz信号起到抑制作用。(实际使用时,应留有余量,因为到达截止频率时,信号已产生3dB衰减,一般选择的截止频率略大于实际有用信号的最高频率)
设计原理图如下: 板子开了回来,当时有两个TVS管贴的P6SMB6.8CA,通信不成功,TVS这里可能要背锅(后面的设计图改为15V然后测试…… 通信仍然不成功,单片机一直在发送AT\r\n
()这里直接找到了串口3的例程跑)结果收到了一堆0x7E什么的…… 用示波器看下波形(9600波特率排针232T网络波形: 烂成这个鬼的样子,能认出来就有鬼了…… 确认单片机232芯片10号脚的波形是正常的,即单片机给出的信号。 然后看了看232芯片7号脚的输出接口,反向电平还是一样的。 再看C右边点的信号,问题是这个电容! 波特率选择不当? 115200波特率试验~ 虽然排针输出也一样惨,但至少这个头没那么尖。…… 与232引脚输出相比,过滤器后可以发现波形较短: 单片机输出信号正常: 再看C22的输出和以前一样,所以问题应该是C22上面了。 当你知道问题时,你就开始修改电路。既然你想改变电容值,它只不过是更大或更小。 只知道阻感通低频,电容通高频,那么电容的大小和频率有什么关系呢?~ 先改小看,把这个33nF的电容改成10nF,看波形: 你可以看到这个波形,不仅幅值低到2V去吧,低频直流信号基本消失了,只有突变的高频分量。 看232芯片输出,没有影响,输出电平约6V左右。 与单片机给出的信号相比,232芯片工作正常~ 看看C对比22右侧的信号33nF因此,减少电容器肯定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把C22增大到100nF,看排针输出波形: 与232芯片的输出相比,这个幅值至少没有问题~ 对比单片机输出的信号,或者发送AT\r\n
~ 再看看电容后面的输出,emmm…… 可以看到这个放电过程要比之前平缓了一些,应该是能量已经过来了,只是很快就被泄掉了(750R电阻的锅)……
查看下计算公式,此时F=1/(23.14750*100)=2123Hz,把电阻改大点试试? 然后把电阻改成7.5K,看看输出波形~ 对比232输出波形: 对比单片机输出波形: 对比电容后面的输出波形~ 此时的波形经过USB转RS232已经能够正常识别了,虽然示波器看到的波形有一点点奇怪,怎么说呢~ 就是感觉有电容的原因吧,那个电平不是对地的,所以这整个过程看起来就不平滑,但实际输出的波形大致上应该和232芯片输出的波形一样,只不过高电平那部分会有略微的放电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