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5V串口接3.3V单片机串口怎么搞?

写在前面:由于电平不同,串口通信可能会失败。此时,需要通过电平转换电路来解决。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三极管建造的,另一种是MOS这样的话题经常出现在硬件工程师的笔试中。

3.3V单片机 通信方向 5V单片机
发送逻辑1(对应电压3).3V) 接收逻辑1(对应电压5)V)
发送逻辑0(对应电压0)V) 接收逻辑0(对应电压0)V)
接收逻辑1(对应电压3).3V) 发送逻辑1(对应电压5)V)
接收逻辑0(对应电压0)V) 发送逻辑0(对应电压0)V)

MOS管转换电路

1、当3V3单片机发送逻辑1,即3V3_TX=3.3V,Ugs=0V,MOS管截止,5V_RX通过R2上拉到 5V,5V_RX=5V;

2、当3V3单片机发送逻辑0,即3V3_TX=0V,Ugs=3V,MOS管导通,5V_RX会被拉低,5V_RX=0V;

438c28ab4524bdf7b7f689df32e9b490.png
3V3_TX发送给5V_RX

有人说,5V如何向3发送数据?V3单片机呢?可以更换信号方向和电源吗?我们来看看。

1、当5V单片机发送逻辑1,即5V_TX=5V,Ugs=0V,MOS管截止,3V3_RX通过R1上拉到3V3,3V3_RX=3.3V;

2、当5V单片机发送逻辑0,即5V_TX=0V,Ugs=5V,MOS管导通,3V3_RX所以3V3_RX=0;

以上分析似乎合理,,事实上,以上第二点没有问题,主要是第一点,当MOS管截止时,5V_TX的5V电压会经过MOS管体二极管达到3V3_RX,使3V3_RX的电压高于3.3V(4V多,取决于体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这样,一方面4V多的电压与3.3V有压差,通过R1电阻会有耗电;另一方面,4V多电压也可能损坏3.3V单片机的RX管脚。

不能使用此电路

使用仿真软件仿真,可以看到MOS管截止时,输出是4.44V,明显高于3.3V,验证了上述观点。

模拟上述不可用电路

那如何设计5V发送到3.3V单片机呢?其实也很简单,两个装置都做好了,如下是电路图。

1、5V_TX=5V时,二极管D1截止,3V3_RX=3.3V;

2、5V_TX=0V时,二极管D1导通,3V3_RX≈0.6V;实际3V3_RX这取决于多少D1正向导通压降,因为需要较低的电压,一般D选用肖特基二极管,肖特基的优点是导通压降低。

5V_TX发送给3V3_RX

三极管转换电路

1、当3V3单片机发送逻辑1,即3V3_TX=3.3V,NPN截止三极管,5V_RX通过R2上拉到 5V,5V_RX=5V;

2、当3V3单片机发送逻辑0,即3V3_TX=0V,NPN三极管导通,5V_RX所以5V_RX=0V;

3V3_TX发送给5V_RX

使用三极管,5V单片机发送给3.3V单片机是否可以交换电源和信号MOS管道电路相同,

原因是当5V_TX为5V当发射极反偏但5V通过电阻R1从三极管的基极到达三极管的集电极,导致集电极偏离和MOS管道电路相同,使3V3_RX电压高于3.3V(4V很多),你可以模拟一下,这里我就不模拟了。

不能使用此电路

下面,给出5V单片机向3.3V用两个单片机发送的电路图NPN搭建三极管。

1、当5V单片机发送逻辑1,即5V_TX=5V,Q1导通,Q2的基极被拉低,Q2截止,所以3V3_RX=3.3V;

2、当5V单片机发送逻辑0,即5V_TX=0V,Q1截止,Q2导通,所以3V3_RX=0V;

5V_TX发送给3V3_RX

我没有画两幅画NMOS管搭建5V单片机向3.3V事实上,上图中的三极管被单片机发送的电路取代NMOS管道,可以实现,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为了降低成本,应尽量考虑用较少的设备搭建电路,因此一般采用二极管方案。

今天的文章到此结束。


哦不,以上问题还没有结束

我之所以转发这篇文章,是因为晚上和朋友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因此召开了腾讯会议。

若要连接的是3.3V对于单片机串口,我们应该第一次认为我们也使用3个.3V的单片机,两个3.3V单片机电源肯定没有问题。现在市场上有很多ARM芯片,都是3.3V的GPIO口电压,5V单片机作为门级电平,单片机已逐渐被取代。当然,还有1.8V的单片机。

—— The End——

标签: usb三极管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