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做平台、做生态,撑得起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的“星辰大海”吗?

智能相对论

作者陈选滨

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浪潮层出不穷工业机器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进入快速增长的爆发期,资本追求和市场狂欢创造了新的格局。

先看两组数据。

首先,根据计划生育研究道硬科技研究院等机构的统计数据,2020年工业互联网领域共发生了135项融资活动,融资金额约200亿元,3/4的融资主要集中在2020年下半年,资本进入热度持续到今年。

其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生产数据,1-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5094套,同比增长64套.6%。在巨大需求的刺激下,工业机器人的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在双重积极的环境下,新松、埃斯顿、拓斯达、埃夫特等国内机器人企业应运而生。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的领导者,他们也在不断挑战传统工业机器人四大巨头的地位。

相应地,随着新旧交替,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也走上了相当另类的新道路。斯坦德机器人CEO在与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王永坤提到了一点:

如果你只卖硬件,你最终可能会成为一家卖铁的公司,硬件的毛利润只会越来越低。未来能够生存的公司必须是具有平台能力的公司,可以通过软件增加用户粘性,扩大企业边界。

那么,对于国产工业机器人来说,平台和生态真的能讲好新故事吗?

巧合的是,与斯坦德机器人有类似观点的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不止一个,如syrius聚星、洛石机器人等都有意开发云业务,布局生态,打造平台型、生态化的机器人企业。

目前,syrius已陆续推出火炬星AIoT平台FlexGalaxy机器人操作系统megacosmOS,并进一步启动基础megacosmOS开发者社区,生态布局初见端倪。

以机器人载体为基础,用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突破企业经营管理瓶颈是其价值所在。Syrius巨星创始人兼CEO在蒋超看来,机器人只是物理世界的载体,企业更多的服务价值来自软件和互联网平台。

简单解剖其FlexGalaxy平台服务可以进一步发现两个关键信息:一是平台的链接对象跳出工业机器人的范畴,进入其他领域AIoT扩展设备,甚至操作员。二、依靠自主研究API连接上下游系统,开放信息流,覆盖整个产业链接,不断推动服务升级。

在这里,工业机器人产品成为物理世界数字服务的支点。

另一家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罗石机器人秉承相似的理念,也在探索自己的平台生态。xMate柔性机器人构建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整合了硬件等配套系统和底层技术框架,促进了xMate柔性机器人系列从单一产品形式跨越多元化平台系统。

怎么来理解这种跨越?我们也可以xMate柔性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建立了两种新的认知:一是,xMate柔性机器人不是一种产品,而是多种产品。目前,xMate该系列机器人已经发布了许多产品,并在今年的工业博览会上发布了新产品xMate CR系列产品。由此可见,其本质更像是一个技术体系。第二,在xMate在柔性机器人的技术体系下,系列产品可以根据场景需求进行应用部署和技术集成,从而实现功能优化。

那么,在Syrius在火炬星和罗石机器人的生态布局下,你会发现依靠核心技术和数字服务构建的平台将是未来发展的竞争力,物理世界的机器人产品只承担技术输出的载体。

在这里,我们从更极端的角度思考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的平台模式——如果生态平台是未来的品牌竞争力,我们能只做平台而不做机器人产品吗?或者与其他朋友或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制作机器人产品。

答案肯定不好。

虽然平台模式可以为未来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工业机器人产品始终是承载技术输出和功能服务的必要基本载体。智能相对论发现,

也就是说,对于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来说,即使我们能在未来规划出一条生态平台的康庄大道,我们也必须首先穿越工业机器人的山脉。

在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竞争下,制约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就产品构成和市场格局而言,国内工业机器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首先来看一下产品构成。

目前,约35%的工业机器人成本来自减速器,约23%是伺服电机,约12%是控制系统。机械加工本体可能只占20%左右,其他部分主要用于应用。

以精密减速器为例。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统计,中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日本企业占据,其中包括日本Nabtesco纳博特斯克约占60%,HarmonicaDrive约占哈默纳科公司的15%,Sumitomo住友重机约占10%,斯洛伐克Spinea公司约占5%,其他品牌仅占10%。

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企业竞争格局(数据来源:前瞻性产业研究院)

因此,在这样的行业模式下,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要想真正崛起,就必须努力加快核心部件的技术创新,以实现产业链的发展主动性。

其次,看看市场格局。

据IFR据统计,2020年发那科,ABB安川电机的市场份额分别排名世界前三,分别为17.3%、15.7%与12.9%。其中,以国内为重点,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仍以海外品牌为主导,排名中只有埃斯顿品牌.26%的市场份额挤进前九。

显然,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崛起的道路上,一群强大的海外品牌被包围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加速增长,海外品牌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发那科,ABB、近两年来,安川电机计划在上海、江苏等地投资建厂,扩大产能,启动核心部件生产。

一方面,国内品牌受益于这些海外巨头的产业链供应,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临更艰巨的市场竞争,他们可能比快乐更担心。

回顾国内工业机器人的突破,平台模式令人满意,但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竞争也令人叹为观止。如果你想走上前者的道路,你必须在后者的创新中寻求突破。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这个想法没有问题。今天,根据赛迪顾问的《2020》,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浪潮层出不穷~根据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研究年报,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总规模达到6712.7亿元同比增长10亿元.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工业场景正进入高速普及阶段。

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仍有巨大的挖掘空间。根据IFR数据显示,我国非汽车制造的常规制造机器人密度为95台/万人,所有制造机器人平均密度为187台/万人。与日本、德国和美国相比,中国市场远未饱和。因此,《智能相对论》认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与工业互联网碰撞

因此,对于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来说,锚定网络和平台的突破路径是可行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只要我们能逐步缩小与海外品牌在产品竞争中的市场差距,我们就能进一步发挥技术平台的优势,或者建立一个平台 双轮驱动的工业机器人新引擎。届时,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竞争将进入更多维的格局。

然而,这种多维竞争模式并不能突然给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带来太多的超车机会。因为,当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看到这个方向时,海外品牌也有类似的布局和想法,如发那科的信息软件平台iCARE,总结整个工程机器人的状态和数据,提供远程在线服务和技术支持。

因此,我们只能希望说,当竞争模式发生变化时,机会就会增加。例如,当平台服务成为常态时,国内品牌就可以了IT依托当地优势,运维、数据中心、售后服务等,进一步提升服务竞争力,避免与海外品牌在机器人产品上的单维竞争。

所以,在这个阶段,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的胜利要大得多。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深挖智能井,同时加入vx:zenghy2017

原创内容为智能相对论,

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有些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属未经核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工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涌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长期以来,文章占据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有人工智能 十万为什么?

?智能家电(包括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 物联网,医疗,机器人,AI 金融、AI 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人员及其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标签: 0106sumitomo连接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