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福建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2)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能量守恒 气体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

1.在物理上,我们统称所有足够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

2、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单分子油膜法:取一滴油滴,尽可能分散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除油膜面积外,油滴体积为油分子直径。d=vo/s

3.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1.阿伏加德罗的常数NA来表示: NA=6.02×1023;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连接宏观物质(摩尔体积、摩尔质量)和微观物质(分子质量、分子体积)的桥梁;

(1)v0=vm/ NA

(2)m0=M/ NA;

(3)n=N× NA

3.分子质量数量级:10kg;

三、构成物质的分子不断进行不规则运动;

四、证明分子在不断进行不规则运动的实验:

1、扩散现象: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本质:是分子运动;

(2)温度越高,扩散越快;两种物质密度(浓度)的差异越大,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不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的本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而是分子对不规则运动的反应;

(2)布朗运动的特点:粒子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3)布朗运动是不规则运动;

(4)布朗运动的原因:粒子各方向分子碰撞不均匀,使粒子各方向受力不均匀,使粒子运动不规则;

温度的微观物理意义: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六、热运动:分子的不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七、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

八、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平衡位置:当分子之间的引力等于排斥力时,分子的位置;此时,分子之间的距离是r0;

2.当分子之间的距离r=r0 重力等于斥力,分子力为零;

3、当r﹤r0时, 重力小于排斥力,分子力表现为排斥力;

4、当r﹥r当0分子之间的距离重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重力;

5、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始终同是存在;

6.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加而减小,但引力迅速减小;随着距离的减小,斥力迅速增大;

九、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称为内能;

1.所有物体都有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分子动能)体积(分子势能)物质的量有关;

3.理想状态下气体的内能与其体积无关(分子势能从未零)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

2、热传递;

(1)传导; (2)对流;(3)辐射;

11.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内能的变化等于外界对物体的功能和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和;

数学表达式:△U=Q W;

1、吸热,Q为正;放热Q为负;

2.外界对物体做正功W为正,外界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对外界做正功)W为负; 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在转换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十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不可能从单个热源吸收热量,并在不造成其他变化的情况下将其全部用于工作;

2.不可能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3.本质:热理学第二定律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热力学温度为-273.15℃下限为起点温度。

1.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T=t 273.15K

2.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

三、热力学第三定律:不能达到热力学零度;

十五、分子动能:分子因作物规则运动而具有能量。

1.分子的平均动能:物体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动能由温度和物质量共同决定

十六、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因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量。

1、当r﹤r0时,r变大,斥力正功,分子势能降低;

2、当r﹥r0时,变大,重力作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3、当距离r=r0 分子势能最小;

4.物体的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和数量有关;

17、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在转换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十八、气体压强的特点:

1.气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相等;

例如,当我们气球时,各个方向的压力相等;

2.气体压力的原因是气体分子的碰撞;

十九、格拉伯龙方程:PV=nRT

1.温度必须小于大

2.压力一定时,温度高,体积大;

3.体积一定时,温度高,压力大;

第8章电场

产生电荷的方法有三种: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丝子摩擦的玻璃棒带来的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来的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平分;

(3)电荷中和: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互抵消,对外不显电,称为电荷中和;

感应起电:将电荷移近无带电导体,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一电荷相互排斥,异一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将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接近电荷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小物体;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过程中,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三、元电荷:电子带来的电荷称为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质子带来的电荷也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4、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带来的电荷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接上。电荷之间的力称为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 (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电场:电场是一种在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的物质。

1.只要有电荷,电荷周围就必须有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置在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很强的作用;这种力称为电场力;

3.电场、磁场和重力场是一种物质

六、电场强度:放入电场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与其电荷量Q的比值称为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验电荷;

2.电场强度为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为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电场; 4.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kQ/r2

七、电场叠加:如果空间中同时存在几个点的电荷,则空间中某个点的电场强度是该点电荷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分别表示这些点的电荷在该点场强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八、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形象描述电场特征而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形状:电场线从正电荷开始,最后负电荷;G:\用锯片观察电场线.

(1)只有一个正电荷:从正电荷开始的电场线终于无穷无尽了;

(2)只有一个负电荷:从无限远开始,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从正电荷开始,最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

(1)表示电场强度:电场线密则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

(2)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4.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

(2)同一电场的电场线不向交;

九、均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方向相同;均强电场线平行,分布均匀;

1.均强电场的电场线为等距平行线;

2.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的电是均强电场;场地

十、电势差:当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工作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称为电势差,又称电压。

1、定义式:UAB=WAB/q;

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

十一、电场力作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的电场力作用;

1.电势相对,与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为标量,单位为伏特V;

3.电势差与电势之间的关系:UAB= φA -φB;

p>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

5、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

原因:电荷从一电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6、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7、等势面的画法:相另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十二、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

1、数学表达式:U=Ed;

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是,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3、d是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十三、电容器: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

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十四、电容: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 简称:法,用F表示

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

十五、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N.m/c;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十六、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第9章恒定电流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Ω,1MΩ=10Ω;

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超导: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第10章磁场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 T, 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八、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十、分子电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二、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平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标签: 10n0电容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