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平安城市

大华视频警务综合应用系统 建设技术方案

浙江大华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部-公安行业业务部 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 建设背景 4 1.1 介绍背景及现状 4 1.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 1.2.1 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数据 4 1.2.2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5 1.2.3 重建、轻应用 5 1.2.4 不管建设如何,监控成监空 5 1.2.5 视频侦查工作遇到短板 5 1.2.6 海量数据资源带来的挑战 5 1.3 设计目标 7 1.3.1 统一数据源,规范数据标准 7 1.3.2 加强视图智能分析的应用,大大提高调查水平 7 1.3.3 解决烟囱式建设问题,基于全业务融合架构 7 1.3.4 构建公安视图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强综合情报研究判断 8 1.3.5 进一步深化业务应用,构建智能防控平台 8 1.3.6 以健康指数量化运维服务质量,构建运维管理创新机制 8 1.3.7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建立科学的应用成效评价体系 9 1.4 设计原则 9 1.4.1 坚持统一标准、科学推进的原则 9 1.4.2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9 1.4.3 坚持实战引领、应用带动、新技术试点的原则 10 1.5 建设依据 10 第二章 总体设计 11 2.1 整体架构设计 11 2.1.1 公安部标准结构 11 2.1.2 大华视频综合警务应用平台架构 1 2.2 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关键技术 1 2.2.1 基于GPU视频结构化算法 1 2.2.2 基于视频结构化技术实现可疑目标轨迹补充 1 2.2.3 分析中心级联调度设计 2 2.2.4 人脸特征提取算法 3 2.2.5 车辆积分研判模型 4 2.2.6 车型二次分析技术 6 2.2.7 同步设计视图库数据 7 2.2.8 一体化授权设计 8 第三章 系统组成 10 3.1 视图大数据服务平台 10 3.2 视频实战综合应用 10 3.2.1 可视化地图应用 10 3.2.2 实战基础应用 22 3.2.3 案件管理应用 27 3.2.4 车辆大数据应用 40 3.2.5 肖像大数据应用 59 3.3 辅助应用平台 73 3.3.1 一体化授权体系 73 3.3.2 户籍资源管理平台一机一档 78 3.3.3 运维平台 88 3.3.4 实战应用评价体系 110 3.4 大数据情报分析与判断 122 3.4.1 多源大数据碰撞模型 123 3.4.2 综合态势研判分析 125 3.4.3 大数据可视化&魔墙应用 128 3.4.4 基于案件事件的统计分析 138

第一章建设背景 1.1 介绍背景及现状 在当今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城市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城市是一个非常大、全面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公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还需要考虑灾害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图像监控需求,使用科学先进的技术防御手段,建立强大的安全系统,确保整个城市更安全,建设安全城市和谐社会。 中国平安城市建设始于科技强警战略和3111试点项目。在安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落实《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应用的意见》,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公安部于2012年2月发布了《国家公安机关视频图像整合共享任务书》。任务书以共享平台、网络平台为核心,建设跨区域、跨部门、跨警察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扩大公安业务图像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指挥调度,防止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城市已完成大规模集中建设,国家公安机关已基本建设共享平台、完善传输网络、建立数据库、建设四支柱,公安机关预警预防能力、打击犯罪能力、整体防治能力显著提高。随着公安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新一轮平安城市建设正在蓬勃发展。这一轮,平安城市投入更多资金,参与建设的城市也更多,中国平安城市建设正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1.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视频监控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几乎所有平安城市都遇到了后续维护跟不上、应用水平低、业务发展开放、监管严重脱节等问题。平安城市的后续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地平安城市仍面临诸多问题。总结如下: 1.2.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数据 目前,各种警察只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收集数据资源,数据收集标准由各种警察自己制定,导致重复收集、输入,不仅增加了基层警察的工作量,而且数据难以关联,分散在各种警察中,形成各有各自的标准 各有各的数据混乱格局。 1.2.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公安系统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应用系统,由不同的警察类型和部门在不同的时期建立,基本上由不同的开发商建立,并独立运行,形成自己的系统。这些应用程序都是基于J2EE或.NET的B/S有传统的架构C/S甚至还有单机版系统。 1.2.三重建、轻应用 近年来,城市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在大量视频的有效利用和视图数据与警察数据的集成方面,仍处于睡眠状态,数据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1.2.4 不管建设如何,监控成监空 随着安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全国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形成。由于视频点多,厂家品牌不同,设备问题发现不及时,运维管理难以开展;有些摄像头要么没有打开,要么有盲点,没有视频,图像效果模糊。 1.2.5 视频侦查工作遇到短板 近年来,视频调查在调查破案、治安防控、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公安机关的重要侦查手段。然而,随着应用的深入,问题逐渐出现,应用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责不明确,智能工具少,实际作战平台建设滞后,专业团队少,质量弱,不能满足大量的视频数据分析、识别、研究和判断。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视频调查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1.2.6 海量数据资源带来的挑战 各级公安机关在信息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随着数据资源的规模和快速增长,给公安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简而言之,规模已达到一定数量,但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从数量到质量,同时进一步深化视频信息应用,提高实际应用效率,不断完善三维社会保障防治体系,不断提高安全城市建设能力和水平。

1.3设计目标 1.3.统一数据源,规范数据标准 随着安全城市和公安信息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各级公安机关和警察形成了独特的核心数据。但是,由于各种警察只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收集数据资源,数据收集标准由各种警察自己制定,导致重复收集和输入,不仅增加了基层警察的工作量,而且收集到的数据难以关联,分散在各种警察中,形成了各有各的标准 各有各的数据混乱格局。 因此,必须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按照“一个源头、一套标准”的原则,从源头开始严控数据接入标准,最终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使共享后的海量数据资源成为公安机关的打、防、管、控工作的巨大助推器。 1.3.2.加强视图智能分析的应用,大大提高查水平 近年来,视频调查在调查破案、治安防控、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量视频的有效利用中,大量数据仍处于睡眠状态,数据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通过构建视图分析中心,进一步加强视频图像信息的智能分析和应用,完善人员、车辆、行为、人脸等智能分析手段,通过调度中心统一调度智能分析集群完成大规模视频分析的需求。同时,紧密结合上层业务应用,紧密整合高智能分析功能和警察日常业务,简化使用流程,提高易用性,大大提高调查手段水平,开启公安防治新模式。 1.3.3.解决烟囱式建设问题,基于全业务融合架构 公安系统建立了大量的应用系统,其中大多数是独立的,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共享,业务不能集成,信息岛现象严重。 以标准化数据标准为前提,基于水源水库水厂的建设理念,实现一套架构、一个平台、数据集成、系统开放的全业务集成架构,为全警察提供业务支持。 视频的信息应用包括四个方面:各种资源的整合和收集(水源)、视频的结构化分析(水源的加工)、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水库)以及数据的深化应用(水厂)。通过整个业务集成架构,在信息应用过程中贯穿四个阶段,从根本上解决烟囱施工问题。 1.3.4.构建公安视图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强综合情报研究判断 随着安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全国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已初具规模,各省市视频网络共享建设不断完善,视频在案件侦破和各类公安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传统视频监控的局限性和对应用的限制也越来越明显。大规模、快速增长的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给公安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采用大数据思维,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深度学习等高端技术带来的高性能,挖掘数据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安监控、社会监控、公安卡、交警监控、电子警察、智能卡等视频监控资源的结构化分析,并与警察大数据中的车辆信息、案件(事件)、警察情况、线索、关键人口信息进行相关分析和碰撞分析,支持公安防治和综合判断的业务需求,探索公安业务应用的新模式。 1.3.5.进一步深化业务应用,建设智能防控平台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通过视频网络收集了大量的视频监控探头,每分产生大量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我们仍处于视频利用的初级阶段,无法进行快速关键信息检索、自动比较识别和多信息业务系统交叉关联。 同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集指挥调度、情报判断、一线处置、服务警察的公安大脑,通过公安大脑为一线警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通过模型直接向一线警察推送系统挖掘的各种高风险预警信息民警,实现从事后被动到事前主动,从全面防范到精准防控的转变,实现感知、采录、比对、预警、侦查等一系列智能化,大幅提升警务效率,实现治安防控向前端延伸,把案件预防在萌芽阶段。 1.3.6以健康指数量化运维服务质量,构建运维管理创新机制 系统健康运行是实战应用的保障。视频监控体系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设备种类越来越多,系统复杂性不断提升,管理和统筹规划的难度越来越高,作为建设、管理部门,需要在顶层设计的时候加强整个体系的统筹管理。 建设以健康指数为量化的运维服务质量管理创新机制,从实战应用的实际价值出发,通过视频在线率、视频完好率、视频质量达标率、卡口完好率、卡口图片完好率、录像完整率、丢包率、码流统计共8个维度综合考量系统的运行状况。 针对发现的问题,系统通过自动化报修流程管理,通过维修工单的自动流转,加快了系统的运行维护效率,构建了高效的故障处理流程。 1.3.7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建立科学的应用成效评价体系 系统建设完成后,民警使用状况如何?民警使用这套系统到底有没有在实战中发挥价值?个人或者单位的绩效如何量化考核?前端这么多点位,到底哪些是真正发挥了价值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困扰管理部门的难题。 建立一套科学的应用成效评价体系,转变原先拍脑袋式的考核方式。该系统以积累的用户操作日志、案件信息、设备访问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等的基础数据为依托,从用户、单位、资源、设备、案件、平台、运营商、厂家共8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从而为下一步的视频图像综合应用系统的建设、应用、升级优化与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1.4设计原则 1.4.1坚持统一标准、科学推动的原则 遵循国家和公安部的标准要求,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等标准规范为基础开展工作,实现视频图像信息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进一步深化应用及服务共享。 1.4.2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围绕实战应用、智能化分析应用、技术创新、工作机制等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建设规划、技术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案;规划中应注重原有投资的有效性、新旧技术的兼容性,并协调各部门、警种,理清对视频信息系统需求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完善并编制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省市进度要求,针对首要任务、基础性工作等先行完成,其他内容结合本地财政资金保障情况,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分步实施方案。 1.4.3坚持实战引领、应用带动、新技术试点的原则 坚持把紧贴实战、服务实战作为视频综合警务应用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围绕公安机关的核心任务和工作目标,推动视频监控技术的深度应用,在公安部技术要求、统一架构、接口协议规范要求,不断探索视频监控技术在情报研判、应急指挥、治安防控、侦查破案、反恐防暴、维稳处突、社会管理、群众服务等公安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视频图像信息结构化描述自动采集等方面做好试点工作,努力提升视频监控技术服务公安机关现实作战能力,充分发挥实战应用效能。 1.5 建设依据 本方案的设计,严格遵循以下各标准规范和文件要求: 一、公安行业标准及规范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2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2部分: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3部分:视频图像增强与复原技术要求》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4部分:视频图像检索技术要求》 《“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 《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 《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5724-2010) 《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 《视频图像接入公安信息网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公科信[2010]30号)

《浙江省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浙江省公安厅关于规范社会视频资源整合工作的意见》 《浙江省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实战应用平台建设任务书》 二、视频监控图像质量方面: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 三、视频标准平台(共享平台)设计方面: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第二章 总体设计 2.1总体架构设计 2.1.1公安部标准架构 公安部《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中定义了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公安部标准架构明确了以下内容: ◆联网共享平台和分析系统、视图库、应用平台的关系; ◆分析系统、视图库、应用平台之间的关系; ◆视图库省市县三级、双网双平台整体架构; ◆视图库在未来公安视图大数据时代的地位。

图 公安部标准架构

2.1.2大华视频综合警务应用平台架构 大华作为公安部《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标准规范的起草者之一,深刻理解建立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标准的重要性以及每个技术细节,结合多年安防系统实施经验,大华推出了视综智能防控平台,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大华视综智能防控平台以实现“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为目标,围绕“服务”的理念进行总体设计,以社会网、视频专网和公安内网三张网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图像信息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为指挥调度、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基于视图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情指巡一体化工作机制。

图 大华视综智能防控平台总体架构图

图 大华视综智能防控平台总体拓扑图

2.2重难点分析及关键技术 2.2.1 基于GPU架构的视频结构化算法 (1)解析性能强、分析特征多 借助NVIDIA Tesla P4的GPU加速卡,实现对海量数据强大而高效的并行计算,达到单台设备支持分析活动目标90路,车辆分析180路的规格,能分析人、车、行为多种价值特征。 ◆人员:颜色、大小、方向、速度、性别、年龄段; ◆车辆:品牌、子品牌、年款、车牌,颜色、类别、车检标、遮阳板、挂件、摆件、整车图片特征等标签对象,能识别近200种品牌4000种车型; ◆行为:安全带、打手机、走路、骑电动车/摩托车、骑自行车、骑三轮车。 (2)算法先进、准确率高 采用业内最新人工智能算法架构,通过视频标注进行动态训练(如连贯的行走动作能暴露目标跛脚、内外八字等特征),代替传统图片标注的静态训练(如单张图片,只能提取步行这一浅层特征),极大的提升了目标的检测率(高达90%)与目标特征量。具有自动智能学习能力,车辆品牌、型号:车头识别率大于95%,车尾识别率大于90%;安全带识别率大于70%;以图搜图原图首位命中率100%,原车检出率80%。 2.2.2 基于视频结构化技术实现嫌疑目标轨迹补全 (1)实时视频结构化——案发前的主动预警 针对重点场所(政府、学校、医院等)、重点路口(出城入口、干道枢纽等)、重点区域(案件多发、城中村、城乡结合等)的视频进行实时结构化,将提取到的结构化信息与公安高危人员/车辆库、黑名单库等警务数据进行碰撞比对,发现可疑人员/车辆及时预警,通知一线警员进行拦截抓捕。 (2)即时案件结构化——案发时的目标追踪 针对刚刚发生的紧急事件,嫌疑目标尚未逃离太远,需要马上研判目标逃跑方向;指挥中心以案发地为圆心,选取周边500m/1000m/2000m范围内的视频点位进行结构化,同时对结构化结果进行智能筛选,自动过滤不符合条件的目标,为快速定位目标指明研判方向,制定追逃拦截方案。 (3)事后侦查结构化——案发后的轨迹补全 案发后的视频侦查,通常需要根据案发位置、案发时间,调取周边范围内的监控录像确认嫌疑目标行动轨迹;如果案发周边安装有车辆卡口、人脸相机,则可比较准确的确认目标特征及行动轨迹。针对缺少车辆卡口、人脸相机的情况下,如何补全轨迹,从而精确定位嫌疑目标每次出现的时间、空间、行为细节,高度还原行动轨迹? ◆掌握嫌疑目标两点轨迹,补全中间轨迹 根据两条线索的时间和地点,对两点之间的点位录像进行结构化分析和研判,进而找到目标的其他轨迹线索。 ◆掌握嫌疑目标一点轨迹,辐射找线索。 以该点线索(如时间、地点、方向)为基础,向外辐射,选取周边范围内的点位录像进行结构化分析,进而找到线索。 ◆没有目标对象任何轨迹,根据嫌疑人员/车辆特征找线索 在已知嫌疑人员或车辆特征信息前提下,根据案发时间和地点,针对周边的治安监控点位录像进行智能结构化分析,从而确认嫌疑人或车的轨迹线索。 2.2.3 解析中心级联调度设计

以市县两级部署解析中心为例,解析资源支持级联调度,让闲置的解析资源不浪费,实现分析能力共享,分析结果共用,改善市县烟囱式建设的情况。 (1)市级调用区县闲置资源 针对紧急事件,市局解析任务已满,区县解析资源存在闲置,通过后台资源调配器可以将市级新增的解析任务分发到当前闲置的区县解析中心。 (2)区县申请调用市级资源 针对区县未建立解析中心或区县解析任务已满,区县可以向市级解析中心申请调度市级解析资源。 (3)跨区县调用资源 针对区县未建立解析中心或区县解析任务已满,区县可以向其它区县解析中心申请调度闲置的解析资源。 2.2.4 人脸特征提取算法

通过业界领先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实现对人脸卡口视频图片的人脸实时智能分析和特征提取,可以将非结构化人脸图像,转化为人脸特征信息,有利于快速定人员信息。 人脸特征提取的方法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基于知识的表征方法;另外一种是基于代数特征或统计学习的表征方法。基于知识的表征方法主要是根据人脸器官的形状描述以及他们之间的距离特性来获得有助于人脸分类的特征数据,其特征分量通常包括特征点间的欧氏距离、曲率和角度等。人脸由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局部构成,对这些局部和它们之间结构关系的几何描述,可作为识别人脸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被称为几何特征。基于知识的人脸表征主要包括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和模板匹配法。人脸特征比对识别:通过采集到的人脸图片形成人脸特征数据,与后端人脸库中的人脸特征数据模板进行搜索匹配,通过设定一个阙值,相似度超过这一阈值,则把匹配得到的结果输出。这一过程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确认,是一对一进行图像比较的过程,另一类是辨认,是一对多进行图像匹配对比的过程。 2.2.5 车辆积分研判模型 通过独创车辆大数据研判模型,可将“车辆、车主、车主关系人、车辆行为事件”的特征、行为信息与公安信息资源库&&高危车辆库自动比对,对发现的异常和可疑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和布控,实现由“案后被动侦控”向“案前主动查缉”的创新转变。

图 车辆积分研判模型 系统依托海量数据智能挖掘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算法,系统可整合道路卡口/电警图片视频资源、治安监控、公安信息库(如人员信息库、车辆盗抢库、车架管库、六合一系统等)、社会资源信息、互联网高价值信息等,以过车数据为主线,实现车辆的行为轨迹与车辆属性信息、人员信息(车主&&关系人)、历史案件信息、物品等数据的关联挖掘,通过对关键情报的自动提取、检索和分析处理,高效实现对重点车辆、重点人员、敏感行为、特定时段与区域的实时预警和精准分析。依托数据研判,科学部署警力,及时预防和快速处理紧急异常和可疑情况。为反恐、维稳、打防、防范、等公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2.6 车型二次分析技术 车型二次分析技术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利用大量的车型样本进行训练,提高准确度,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算法在识别率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分析技术中采用了贝叶斯优化分析算法。贝叶斯推断与其他统计学推断方法截然不同。它建立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可以不需要客观证据,先估计一个值,然后根据实际结果不断修正。 贝叶斯推断对条件概率公式进行变形,把P(A)称为”先验概率”,即在B事件发生之前,对A事件概率的一个判断。P(A|B)称为”后验概率”,即在B事件发生之后,对A事件概率的重新评估。P(B|A)/P(B)称为”可能性函数”,这是一个调整因子,使得预估概率更接近真实概率。大数据时代出现了大型数据集,加上高速运算能力,为验证这些统计量提供了方便,也为应用贝叶斯推断创造了条件。正是基于这种算法使车型二次分析技术对各种场景下的车辆达到高质量识别率。 系统应用车型二次识别技术可以将非结构化车辆图像数据,转化为可准确描述、理解、查询的结构化描述信息,破解了传统单纯依赖车牌或车标识别,难以准确、快速锁定目标车辆及人员的难题。

图 车辆图片二次分析系统 (1)品牌型号识别服务 对提交的图片中的车辆进行品牌型号的识别,识别结果包括厂家品牌(车标,如:本田)、车辆子型号(如:雅阁),能够区分出厂年份的款式还应该包括年份(如:2008款)。能识别近200种品牌4000种车型。 (2)车身颜色识别服务 对提交的图片中的车辆进行车身的颜色的识别,以判断其为黑、白、蓝、黄(橙)、绿、红((粉、紫)、灰、青色中的哪一种。 (3)车辆类型识别服务 对提交的图片中的车辆进行车辆类型的识别,以判断其为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三轮车等等12种车型的哪一种。 (4)车辆信息比对服务 将图片中识别的信息,与通过车牌号从车管数据库中查询到的车辆信息进行比对,进行假牌、套牌可疑度评价。在车型识别的基础上,即使目标车辆中途更换、篡改、遮挡、拆卸车牌,或使用假牌、套牌,系统也能够基于车辆局部特征唯一性进行分析、识别、提取,在短时间内锁定目标车辆。 (5)车牌二次识别服务 支持对提交的图片中的车辆进行车牌颜色及车牌号的识别,可有效应对已建卡口相机车牌识别算法准确率低的问题,在后台进行二次识别,保证已建卡口系统能最大发挥实战价值。 2.2.7 视图库数据同步设计 在公安视频专网中,省、市、区县分局分别部署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实现视频专网内视频图像信息及社会面监控的资源的采集、存储与管理,在各地建立关键数据的结构化描述信息,并通过数据级联实现对视频图像信息在省级结构化信息汇聚,并通过安全边界将信息同步到公安网省级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系统、市级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系统,以便各地各级公安机关进行跨地域、跨警种的信息共享,便于在上层实战业务平台的串并案分析、图像侦查、事态研判等更加有效的开展。

图 视图库同步设计 系统接口包括采集接口、数据服务接口、级联接口和分析接口: (1)采集接口用于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与在线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设备、在线视频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之间数据的交互。 (2)数据服务接口用于视图库与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平台、分析系统、其他信息系统等之间数据的交互。 (3)级联接口用于视图库与视图库之间数据的交互。 (4)分析接口用于分析系统与应用平台之间数据的交互。 2.2.8一体化授权设计 为了保证全部资源有序、安全访问,通过建设一体化授权体系,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资源、统一权限、统一用户,支持跨区域访问、用户分级分层管理。

(1)统一入口 在系统中建设一个统一的登陆入口,不论市局领导还是区县基层民警,登陆平台时,面对的都是一样的登陆界面,方便账号管理,也利于系统普及应用 (2)统一用户和权限 系统支持区县、市局两级用户ID和权限的统一管理,统一纳入数据库,用户在跨区域登陆系统访问时依然采用之前在原单位部门申请的账号、密码以及权限进行登陆访问,提高跨区域办案效率 ◆功能层面:具体到各个功能菜单及子菜单,如联网监控、电子地图、车辆应用等 ◆资源层面:具体到设备,比如政府单位、寺庙等监控点位 ◆应用层面:分为操作类/管理类如:云台控制、点位迁移、朝向、报修报备等。 (3)统一资源访问 系统在市县两级联网的情况下,区县用户在授权许可下可访问全市视频图像资源,如视频、卡口、结构化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第三章系统组成 3.1视图大数据服务平台 3.1.1技术方案 3.1.1.1主要建设目标 “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管控系统”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在各级公安机关建立起治安业务工作平台,为社会治理、治安防范、民生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达到破解治安管理难题、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更优质、高效、可靠的服务和保障。 现阶段,主要以非机动车盗窃防范为切入点,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非机动车信息化管理体系和盗窃防范机制。系统与公安视频应用作战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借助城市部署的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管控系统(RFID基站网络),对纳入系统管理的非机动车进行全天候24小时监测,为警务人员案件侦破提供强大的情报支持,为群众提供贴心的锁车服务和异常提醒,有效解决破案线索少、破案率低、追赃难、返还难等问题。 后续以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管控系统为基础,拓展家庭社区安全防范、重点人口与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等应用,结合治安防控信息大数据处理平台和完善的警民应用系统,形成“公安机关、社会安保力量、个人”的群防群治联动机制,为公安机关提供立体情报支持,构建了“个人、家庭、社区、公共区域”多层次、多方位、多领域、全天候的立体防控体系,创新了公安机关物联网时代下的治安管控工作模式,为公安机关提高预警、防范、打击能力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3.1.1.2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平台总体架构按照物联网的四层两支撑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图 感知层主要用于获得受监管对象的状态信息,包括各类监控对象的RFID标签、基站、传感器与智能终端等,其中标签主要有电动车防盗标签、汽车标签、门禁专用标签、窗磁标签、门磁标签、固定资产标签、特殊人群钥匙标签等;基站主要包括固定监测基站和各类搜索基站设备。 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得的各类信息向信息处理环节汇聚,同时将处理后的信息分发给各类应用终端。网络层包括底层的传感器网络,和上层的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有线专网等。 支撑层负责系统的基础性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存储数据库和物联防范云两大部分。存储数据库主要包括安防实时监控数据,如标签状态数据、视频数据等;用户信息基础数据,如人车物登记信息等;经过处理的安防应用数据,如分析后轨迹信息、可疑事件信息等。物联防范云主要完成物联数据的解析、处理、融合分析、大数据智能分析功能。 应用层根据公安机关、物业保安、业主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应用解决方案,主要包括警用平台系统、社区综合管理系统、家庭管控系统、警用APP、业务APP等。 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主要用于保证系统能够有效防御针对恶意、非法攻击,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保证用户信息的保密性,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加密系统、安全备份系统等。 标准规范体系主要指定本平台的数据标准、接口标准、操作规范等内容,以便于非公司产品的有效接入和融合,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服务。 3.1.1.3级联规范设计 各区县建设的RFID非机动车管控系统需支持向上级联市局平台,级联接口需遵循《宁波市公安机关RFID建设联网应用技术规范》中的级联接口规范。应支持上级RFID业务库向本级库进行基于各类主题对象、布控任务与告警记录等及其组合的查询检索;应支持上级RFID业务库向本级库进行对于采集设备或采集系统列表的查询;应支持上级RFID业务库向本级库进行指定目标的布控与告警;应支持下级RFID库向上级RFID库主动上报业务信息包括卡片/标签信息、阅读器(读头)信息、采集时间及电量状态信息等。 3.1.1.4系统软件平台

图 平台登陆页面 3.1.1.4.1车辆管理子系统 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非机动车实行实名制管理,对所有车辆信息、车主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市局提供统一的发卡登记服务,登记信息下发到相应区县业务库。

图 车辆详情页面 3.1.1.4.2设备管理子系统 对外场卡口设备、道路监控设备、RFID读写设备或其他接入的电子监控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可以查看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等。如对标签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对读卡器的位置信息,与摄像机、电子标签的关联,本身的各性能、安装、参数等等必须的信息。

图 添加RFID设备页面 3.1.1.4.3防盗抢子系统 车辆被盗抢以后,如果车辆已经通过自动或手工方式锁车,系统可自动对用户和平台发出告警,可以通过本系统快速定位具体车辆并实施布控,布控任务下发到各区县物联网平台,在区县完成布控任务。当区县捕获到布控车辆信息,则实时产生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上传到市局,并联动短信发送当前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

(1)平台监管中心,通过车辆上牌、档案管理功能,将人、车、卡进行电子户籍化管理,车辆上牌将卡与车绑定。 (2)锁车激活(自动或手工),当被锁车辆移动时,平台自动告警,并通过APP或微信、短信方式推送给车主。 (3)车主确认车辆被盗,通过手机应用或者电话进行报警。

(4)警方根据报警信息,对车辆进行快速、精确布控。 (5)警方通过可视化的地图功能:包括车辆位置定位、车辆轨迹查询、天网视频联动确认、布控统计、实时布控跟踪等功能,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移动作业平台,进行精确搜索,极大的提高办案效率。

图 防盗抢流程

图 查看实时报警页面

图 报警详情页面

图 布控页面 3.1.1.4.4微信公众号(车主APP) 主要功能有:账号绑定、一键报警、一键锁车、蓝牙全民搜车、地图定位、轨迹展示等。 车主达到一个场所,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对车辆进行一键锁车。在锁车状态中,如果车辆被监测到移动,系统会立即向用户发送告警,用户收到告警通知后判断是否被盗,如果被盗,则立刻一键报警,公安接警后进行布控,有效提高抓捕效率。 特有蓝牙全民搜车功能:对被盗车辆或人员等对象实施布控后,通过APP或微信公众号可把每台手机都变成移动读卡基站,发起全民参与有效提高抓捕效率。

图 公众号界面

图 公众号绑定 图 轨迹回放 3.1.2大数据平台 随着每天的非机动车过车数据与日俱增,数据量开始从TB级到PB级甚至ZB级呈爆炸式趋势增长。数据量高速持续增长、高速的磁盘IO读写、多样化的数据类型和来源,这些技术难点一次次突破着传统数据库框架能够承受的极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于hadoop生态的大数据处理框架,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 本项目采用的大数据引擎基于hadoop架构,采用spark并行计算框架、kafka分布式消息发布订阅系统、hbase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等多项顶尖的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是一个集数据采集、查询、分析于一体的平台,能够轻松实现对千亿数据的分布式存储、高性能秒级查询搜索和大数据挖掘分析等需求。 (1)技术架构

图 技术架构 (2)查询性能 精确查询:精确匹配字段查询,毫秒级返回结果; 模糊查询:查询一个模糊字段,比如查车牌号浙A?HH?,3-7秒级返回结果; 复杂查询:多组合查询,比如模糊查询+精确查询+GroupBy(按组分类)+OrderBy(排序)组合查询,10秒内返回结果。

(3)平台应用 基于大数据平台对所有被盗车辆的被盗时间、被盗地点、找回地点、交易地点等进行深度分析、挖掘与数据碰撞,实现高发时段、高发区域热点分析,为公安布控设防提供情报。

图 高发路段热点分析 3.1.3后续扩展应用 3.1.3.1看守所在押人员管理 通过在押人员佩戴RFID电子标签,远距离识别,实现全监管场所的所有罪犯的实时定位,定位点与监所内的视频做到联动,确保罪犯的所有历史轨迹都有视频可追溯,做到全自动、全覆盖和主动式监控,并能够将相关轨迹记录在案。同时通过设置相关报警规则,对一些行为进行报警设置。所有这一切系统都自动记录在案,可追溯、可审计,从而确保相关规范和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 3.1.3.2办案区管理 利用RFID远距离识别的原理,对进入某些区域的标签进行自动识别和区域性定位。当办案区人员佩戴定位标签,到达某个区域后,在远端的定位系统,能实时检测到佩戴标签的人员当前所在区域,并显示在区域地图上。同时佩戴的RFID电子标签设备具备心率采集功能,如心率不正常显示,可通过RFID设备SOS报警。 3.1.3.3重点人(老年痴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儿童、社区矫正人员等)管理 对重点人员(如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病人、儿童以及社区矫正人员等)通过佩戴或携带RFID标签设备,做远距离识别,对重点人员进行自动识别和区域定位,并显示在区域地图上。 3.1.3.4重点车轨迹查询管理 在重点管控车辆上安装RFID电子标签,可以在管理系统上做轨迹查询工作,同时对重点车进行管控。 3.1.3.5民用枪支管理 通过对民用枪支安装RFID电子标签,系统可实时对枪支进行监控,并且可通过软件记录枪支拥有者信息和枪支使用时间。目前民用枪支管理建设存在一定难点需要深入探讨,需要解决的困难点如下:枪支上的RFID设备安装问题。民用枪支活动范围一般在使用者家里,家里的RFID覆盖与识别问题。 3.1.3.6重点物(危化物等)管理平台 对重点物上安装RFID电子标签,通过管理系统对重点物进行管理。目前重点物(危化物等)管理建设存在一定难点需要深入探讨,需要解决的困难点如下:重点物件的RFID设备安装问题。重点物转移后RFID识别的精度问题。

3.2视频实战综合应用 3.2.1可视化地图应用 大华可视化地图是基础和智能化应用的重要载体,涵盖了天、地、人3大类40小类可视化信息。同时在地图上可以实现诸多应用,例如数据呈现、车辆搜索、指挥作战、研判分析等。领导决策运筹帷幄,让警员工作知行合一。 基础平台、运维、实战、车辆大数据、扁平化等多个系统共享同一个地图引擎。基于大华独有的的专利技术,地图实现了10万个点位秒级加载。精准、主观、快速提现各类资源。 3.2.1.1数据呈现 (1)数据规范采集 基于户籍化的规范录入点位朝向、经纬度、应用分类(如医院、学校、广场)等。 (2)展示的数据类型 地图上可以呈现3大类40小类可视化信息。 天,即业务数据,包括案件、警情(110接处警、人像布控预警、车辆布控预警)、线索、结构化数据、路网数据、警员单兵GPS、警车车载GPS、公交车GPS、出租车GPS、非机动车轨迹(RFID)、卡口过车轨迹、人脸抓拍轨迹、人员轨迹。 地,即固定资源,包括公安自建点位(卡口抓拍、治安监控、人脸抓拍)、社会资源点位、MAC探针、RFID接收器、门禁、报警、重点单位(医院、学校、加油站、防恐目标单位、政府单位等)、重点场所(网吧、旅馆、广场等)。 人,即管控对象,包括人口(重点人口、外来人口、常住人口)、房屋、巡区、防区、必到点、警务室、135防控圈。除此之外,基于大华独有的地图大数据加载专利技术(申请中),可以轻松达到10万点位秒级加载。 (3)地图形式丰富 大华地图种类丰富,不仅可以对接现有的PGIS、天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百度地图、谷歌地图等主流地图,还能展现2.5维、全景地图。 ◆全景地图 配合前端球机360度采集,与矢量图结合,在地图上能标注全景地图的点位,只需单击该点位,就能查看点位周边的全景环境。如下图,图一是用实景图片来标注支持全景地图的点位,图二是点击该点位后全景地图的展示效果。

◆2.5维地图 目前2.5维地图主要用于房屋信息的展现,用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实现“以房管人、以人管房”。通过地图可以查看房屋和人员信息,房屋信息包括房主名称、身份证、联系电话、现使用人、现使用人身份证号码、现使用人电话、建筑结构、房屋类型、房屋用途、住宅类型、住房来源、面积、出租时间、方位图片、外观图片、门牌照、房屋平面图等信息。

3.2.1.2地图基础功能 电子地图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地图工具,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电子地图。 1)部门定位 快速精准的定位分局对应的辖区范围。

2)图层显示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实际需要的点位信息,地图显示更直观简洁。

3)鼠标选择 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地形路况来灵活的选择区域,提供框选、圈选、线选和多边形选择。

4)快速定位 根据防控、作战的具体任务要求,绘制自定义区域,形成预案,快速定位。 5)工具测距、侧面、清屏、位置定位 在办案过程中,需要对实地的距离、面积做测绘,也需要标记一些线索、资源信息。平台提供了一些简单易用的测绘工具,帮助办案民警对案发现场进行研判,信息收集,如下图所示。

6)可视域展现 摄像机点位支持可视域(视角、朝向、可视距离),保证设备在地图上,和实际摄像场景方向一致。支持点位按照实际场景,调整其监控朝向。

所有的监控点位、卡口、社会资源、报警信息都能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实时视频点播、控制、光圈调整、聚焦变倍、鼠标模拟、三维定位、录像下载、解码上墙、设备保修等一站式的操作,极大的提升的系统的易用性。 7)实时视频点播 在电子地图点击实时视频图标,支持视频设备的实时视频点播、球机和云台的控制、摄像机光圈放大缩小、聚焦扩焦、放大缩小、三维定位、鼠标模拟等操作,并且在实时视频界面通过快捷菜单,可实现本地录像、语音对讲、抓图、音频等快捷操作,极大的提升易用性。 8)录像回放 在电子地图点击录像回放图标,支持该通道录像的搜索与播放。支持根据日期来对设备录像和中心录像进行搜索,而且支持1/8倍速~8倍速播放和逐帧播放,办案民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速率进行浏览。在发现有价值的视频片段,可以通过快捷菜单中的录像功能,将视频片段保留在本地。 9)解码上墙 在电子地图点击视频上墙图标,可以选择电视墙和视频通道,将视频上墙显示。也可以把当前通道的显示保存为任务,下次只需要启动任务,免去每个视频添加上墙等初始设置。

10)报警信息 在电子地图点击报警信息图标,可以搜索查看该通道的历史报警信息。

11)周边搜索 关联搜索可以查找某个监控点位周围其他的视频点位。 12)录像锁定和解锁 办案人员在出现突发案件或重大案件,需要锁定录像时,常常只能确认设备的地理位置,无法确认设备名称,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录像锁定,框选设备进行锁定解锁操作,能够极大地缩短办案人员的时间。 13)地图一键报修 在电子地图点击一键维护图标,可以方便的进行报修,能使运维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设备的故障信息。

14)视频一键入库 办案人员在出现突发案件或重大案件,在查看录像时,对于需要进行视频浓缩的视频,可以在地图上操作实现一键入库的便捷操作,将录像保存至视频浓缩资源库中,进行视频浓缩,减少录像下载,上传等工作,加快视频的智能处理。 15)视频一键萃取 办案人员在个人案件中心在处理案件时,支持录像视频的萃取,把视频的中的人、车、物分离,有效提高视频查看速度,帮助民警快速的发现、比对和掌握线索。对于需要进行萃取的录像,支持在地图上直接选定相关视频,实现批量萃取,减少录像下载,上传等工作,加快视频的智能处理。

3.2.1.3地图资源一键搜 基于户籍化录入的点位朝向、经纬度、应用分类(如医院、学校、广场)等数据规范,地图上加载的点位以及与之关联的区域、防区等信息都能在统一检索口一键查询(如输入解放路,会展开解放路上全部点位信息;如输入市一医院,会展开该医院附近点位、警务室、警力分布等信息);同时,所有检索都可以在地图上直接进行,如搜索“南京路与解放路口”,无需切换到其他应用模块再进行搜索;除关键词搜索之外,地图还支持框选、圈选、多边形等空间化手段对图上资源进行检索,促进使用人更精准掌握和运用空间信息与地图资源。 同时,地图还可以根据时空信息,显示选中车辆和人员的轨迹呈现

3.2.1.4态势地图从现在见未来 以地图上加载的大量天地人数据为基础,智能生成点位分布态势图、交通路况态势图、案件分布态势图、警情四色预警、人员聚集热力图、重点人员分布态势图等,为决策与行动提供历史规律性分析和未来趋势性分析,对点位科学布建、交通拥堵治理、重点区域治理、警力资源分配、重大警情预警等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车辆态势

(2)人口态势

(3)警情四色态势

3.2.1.5特色服务 (1)最短路径分析服务 在查找两个卡口间人员和车辆的轨迹时,支持按道路渲染,标注出最短路径,完美替换成本较高的超图引擎路径分析服务。效果如下图。

(2)道路搜索服务 提供对城市道路的搜索定位服务,为业务层功能拓展提供支撑。比如搜索江南大道,地图可以直接标注江南大道,并显示该道路上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摄像头数量和点位。

3.2.2实战基础应用 基于对公安业务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有一些通用基础功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都会被频繁使用,如布控联动、挂图作战、情报研判、信息检索、报警及视频调度,但是目前公安各个业务系统都是独立建设,相互之间缺少融合,数据之间缺少关联性,例如车辆应用系统无法完成人脸应用,人像应用系统又无法实现MAC等其他应用,公安在办案过程中往往需要登录多个不同的业务系统进行信息分项研判,最后在人工进行合成研判,这种方式将大大降低民警的办案效率,也无法满足新的警务要求,基于这种现状,大华视频综合应用系统在架构设计之初就进行了充分考虑,在深度业务应用之外,设计了“六大中心”,以此满足公安业务需求。 3.2.2.1视频调度中心 目前公安机关在应对社会治安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往往需要跨业务部门或跨辖区调用视频图像资源,虽然平安城市经过几年的建设,也逐步通过建设社会面汇聚平台、共享平台和联网平台汇聚了全辖区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视频图像资源只存在于市级平台,各区县调用时需要经过申请、审批等流程,不仅过程繁琐,而且无法满足快速侦破案件的实际需要。 视频调度中心就是基于公安业务的这一实际需求,在全市(区)实现视频资源汇聚的前提下,建立视频调度最佳机制,同时在一体化授权体系下完成统一鉴权,实现各警种或业务部门资源分级分层使用。 1)区县访问市局资源 区县访问市局视频资源时,区县客户端向市局联网平台发起请求信令,市局联网平台反馈RTSP地址,客户端依据返回的RTSP地址向本级联网平台获取视频资源。

2)跨区县视频资源访问 区县2客户端向市局联网平台发起请求信令,市局联网平台向市局共享平台发起对应的请求信令,市局共享平台继而向区县1共享平台发出请求信令,最后区县1共享平台将视频资源原路返回。

3.2.2.1.1实时监控 联网监控应用模块提供了简洁、完善的视频监控界面,可以方便的调取各个设备、通道的视频信息,支持各种画面组合显示,并通过云台控制,调整监控视角和范围。主要包含了如下功能: 模糊搜索:由于通道数量巨大,如果只用滚轮翻看查找,容易出现纰漏,效率也很低下,平台提供模糊搜索功能,支持根据通道名称、拼音、首字母、中文进行模糊搜索缩小范围,快速定位需要的视频通道。 通道搜藏:虽然通道数量非常巨大,但是通常用到的通道根据用户的不同会有很大差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自己所关心的通道加入收藏,通过收藏栏,快速找到该通道,查看视频或是浏览历史录像。 云台控制:支持对镜头定时复位、控制云台方向、调用预置点、控制镜头巡航、抢占云台控制权和图像3D放大。支持网络键盘接入,能够通过键盘控制图像切换和对摄像机的控制。支持一定级别用户对云台监控图像进行锁定。支持高级别用户对低级别用户的图像解锁和操作抢断,抢断操作自动完成,抢断后的释放可以是高级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抢断时低级别用户能收到明显提示。同等级的用户可以相互对某个球机的控制权进行抢夺。 组合显示:平台支持多种画面组合显示,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除了支持标准的1x1,2x2等常规组合外,还支持用户根据实际的监控喜好,以自定义的方式确定显示的组合方式。 即时回放与即时下载:针对监控人员多画面实时预览时,当画面快速出现可疑目标,如果去调用录像,时间太久,并且有可能因此延误了案件侦破的时机。平台提供了即时回放功能,可以在观看实时画面的同时,调取之前至少15秒的录像(可设置录像时间长度),通过画中画显示实时视频和录像视频,即确认之前的目标,也不遗漏实时的画面。 针对监控人员通过即时回放等手段确认可疑目标后,平台提供视频下载功能,可立即选择可疑目标出现的时间段进行视频下载。 一键保存视频任务:在分屏查看不同场景的视频时,可一键保存视频任务并添加任务名称,方便随时查看不同的视频任务。 电子放大:在操作实时监控设备画面时,如果需要重点关注视频某个局部画面或可疑目标,可对正在播放的视频进行局部放大和画面拖曳,方便准确定位可疑目标。 视频增强:右键播放窗口选中视频增强,可以选中去雾灵敏度、去雾饱和度、锐化、去偏色、夜增强,从而将视频画面调整到最佳状态,方便查看分析。 轮巡设置:对于某些组合监控的场景,例如某某路口一共有4路监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用户需要同时使用这4路监控来监控这个路口,可以将这4路监控保存为一个任务。当开始这个任务时,平台会将这4路监控按预先排列好的方式展现到监控画面上,方便用户对特定监控场景的快速打开。也可以通过轮巡功能,设定固定几个监控画面进行单屏循环播放这几个监控画面。当用户在轮巡监控画面时,发现有异常情况(如发现有人入侵)需要暂停轮巡,排查问题。我们可以支持轮巡画面暂停,等异常排查后,可以点击轮巡恢复,则可以继续轮巡计划。 三维定位:三维定位对可疑目标进行三维智能定位,通过鼠标框选来确定想要观看的目标范围,系统自动将选定的范围定位于屏幕中心位置并且对区域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便于快速锁定监控目标,有利于接处警操作人员快速反应,及时发现嫌疑现场情况,保存嫌疑现场视频证据。 视频抢占:平台可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通道,当多个不同等级的用户同时调取同一个通道时,高等级的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抢占,来获取对这个通道的控制权。 视频分享:当监控人员发现监控中有重要线索,需要通知其他用户查看时,可以通过视频分享功能,直接发送给其他用户,免去其他用户反复查找通道,节省了大量时间。 视频运维:在实时监控界面中,可及时对每一路监控通道进行通道报修,并在报修单中填写报修信息,启动运维报修流程。 3.2.2.1.2录像回放 监控系统的建设除了实时报警,防患未然外,还有一个重大的作用就是事发后有据可查,因此,录像的检索、连续流畅、多功能播放也是平台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提供方便的录像检索、查询手段,可根据时间、地点和报警类型等信息检索并回放图像,回放时可实现播放、快放、慢放、单帧放、拖曳、暂停等功能,并能够按照时间点精确定位。系统支持如下功能: 录像管理:支持前端按设备录像、中心录像和时间片的查询,回放和下载,支持对某段录像增加标签并快速定位标签回放。 录像切片回放:某些案件侦查过程中,对于视频较长,但又需要完整播放的情况,如果按一般播放模式时,效率很低,而且时间一长,容易疲劳,错过破案线索。平台支持分段预览,将一个通道的视频按时间等分成几个不同的片段,一起在多屏中显示,同时播放,办案民警可以同时浏览这个通道不同时间段的画面,大大缩短了视频浏览的时间,提高侦查效率。 录像回放倒放:某些视频时长特别久,在出现可疑目标后,办案民警需要反复的查看一段时间内的录像确认目标,平台支持录像回放倒放,倒放快进,逐帧倒放多种方式播放录像,办案民警可以详细确认目标后再进行后续操作,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 鱼眼录像回放:鱼眼因录像文件为畸变图像,在正常播放时无法有效查看移动目标,不利于录像排查。平台支持多种录像矫正方式,可快速将鱼眼录像矫正成正常画面,提供多种画面展现方式,并提供虚拟PTZ操作。 全帧倒放:监控人员在进行录像回放过程中,经常会对重要视频进行反复观看,传统录像倒放时经常因为录像丢帧导致关键目标丢失,并不有利于录像查看。平台支持支持1/16-16倍数的全帧倒放,可有效减少因倒放导致的目标丢失。 录像锁定与解锁:由于中心录像太过庞大,视频保存周期不长,突发事件或者重大案件发生后,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常常会导致视频被删除或丢失等问题,所以及时进行现场视频录像进行锁定,以保护现场显得尤为重要。保证这段录像永远不被循环覆盖。 图片抓拍抓录功能:录像回放时,用户随时可以进行抓拍抓录,将图片和视频资源保存至本地;同时,图片保存时记录文字信息,便于事后查看;可以通过设备树上指定摄像头信息,可以进行图片保存。 录像下载功能:支持录像下载功能。 3.2.2.1.3视频上墙 电视墙是监控中心常用的监控设备,由多个大屏幕液晶电视机组成,能够放大监控画面,便于监控人员观看。系统支持将监控画面上传到电视墙上播放。 系统VMS服务是沟通平台和电视解码设备的桥梁,系统经过视频管理将视频命令发送给VMS后,在VMS的后端可以连接SNVD以及NVD等解码设备,最终将数据输出显示到电视墙。 在选择用NVD解码上墙时,可以根据系统或者解码器设备的负载情况,自由地选择视频是直连上墙还是转发上墙。直连是由解码器直接申请前端数据,显示到电视墙上;而转发,则是由中心平台将数据转发给解码器,通过解码器上墙; 同时支持,报警视频切换上墙等的操作。 3.2.2.2档案中心 针对辖区内的重点管控人员,如易重新犯罪人员、易肇事肇祸人员、涉稳涉恐人员等建立包含基本信息、标签信息、唯一标识信息和活动轨迹信息的人员全息档案,实现对重点人员的动态检测和落地管控,为检索中心、布控中心、预警中心、研判中心等关键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籍贯、年龄、职业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标签信息:人员属性,比如易重新犯罪、易肇事肇祸、涉稳、涉恐、边缘行业人员。 唯一标识信息:包括身份证、手机号码、车辆、MAC、RFID、手机串码卡码、人脸; 活动轨迹:包括人工采集(暂住地等)和系统自动采集(车辆卡口轨迹、mac轨迹、身份证刷卡记录轨迹等)两类。 3.2.2.3检索中心 提供类似百度的一站式检索功能,可以通过唯一标识信息(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码等)或者特征图片(过车图片、人脸图片),快速检索出人车等基础信息、高危信息和轨迹信息,将碎片化信息整合为完整有序的信息。 比如输入一个身份证号,可以检索出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户籍地址、婚姻状况、名下车辆等基础信息,是否是前科人员、是否是涉毒人员、是否是七类重点人员等高危信息,还有车辆卡口的行驶轨迹、人脸卡口的抓拍轨迹、旅馆住宿以及网吧上网等轨迹信息。 3.2.2.4预警中心 预警中心接收各业务子系统中的多源报警信息,如车辆布控报警、人像布控报警、身份证触网预警等,进行统一归总和展现。 3.2.2.5布控中心 集成原有人像、车辆、MAC、RFID等分散在不同系统中的布控手段,提供多维数据的统一布控入口,像短信群发一样将布控指令下发至各业务子系统,实现人员的一键布控。 3.2.2.6挂图作战 提供淘宝购物车式的服务,可以随时将各种研判手段查找到的线索放入收藏夹内形成线索链,如通过车辆技战法获取的嫌疑车辆信息、通过视频结构化获取的嫌疑目标信息、通过人脸抓拍库检索获取的嫌疑人员信息等,一键挂载到电子地图上,生成嫌疑目标轨迹。同时结合时空合理性以及民警的办案经验可随时在地图上加以修正,直至还原嫌疑目标的真实轨迹。 3.2.3案事件管理应用 办案人员在提取案件的重要线索之后,需要将这些重要线索进行分类管理保存,便于在后期侦查办案时能够快速查询碰撞。根据公安机关案件办理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五个步骤,分别为资源采集、视图库、警情模块、案件模块以及案件报告。具体如下:

3.2.3.1资源采集 联网资源采集 调阅查看联网监控平台视频录像资源来梳理案件已变成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能够在

标签: cvs系列视觉传感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