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1.一PCI1600-F主板不亮。首先进行目视检查,发现电源控制IC U24(AIC1569)表面有烧毁痕迹,焊接U检查外围电路无异常。更换U板24后恢复正常。据用户反映,这个问题比较常见,AIC1569的购买是个问题。我从数据中发现它可以使用HIP6004直接代用,不妨一试。左图换了AIC1569,挺惨吧。
实例2.一PT-694X-A1主板不亮。首先视检查,无异常,再检查CPU供电时发现Vcore为0V ,而且电源开关管栅极无激励信号。该板电源控制IC U5采用了LM2637由其控制电源开关管,用示波器检查其激励脉冲输出脚无波形Vcc脚的电压正常。在检查了U5外围元件没有问题后判断坏了,更换U5后,板恢复正常。左图是板上的LM2637。
实例3. 一技嘉6BXC主板不亮,连电源的风扇都不转,有人修过。检查电源开关管未击穿,机箱电源PS-ON端与地短接以强制开机,电源仍是加不上。测5VSB端和电源启动端(POWER ON)电压正常,因此怀疑电源负载可能短路,导致电源保护。在与其他BX对比主板后,发现+12V组的阻值极低,估计问题就在这里。检查后发现U1(HIP6004)的18 脚(VCC)、17脚(LGATE)对地在线电阻很小,焊接下来,测脚对地离线电阻。更换后,主板恢复正常。下图是一个坏了HIP6004,它的11脚被我折断了,以示它坏了。
实例4. 一GVC GBMP7VA主板不亮。首先检查CPU发现供电电压极低,估计CPU供电有问题。进一步检查这些电源的开关管和稳压调节管是否损坏,因此怀疑电源IC(AIC1567)控制电路有问题。目视检查时发现其外围元件R6表面颜色异常,看不到阻值,测量阻值无限大。R6的一端接AIC15672脚,另一端连接AIC1567的19脚。从AIC看看1567制造商提供的22英尺电路图(Vcc )与19脚(Boost)它是直接连接的,所以估计在这里R6应该是小阻值的退耦电阻,从0到欧姆。俗话说,皮裤换毛裤一定有原因,R6的损坏一定是有原因的,经过调查R6连接的退耦电容器BC1击穿。将R6与BC1分别用4.7
Ω
电阻、0.1
μ
电容焊回原位。试验机一切恢复正常。上图是军用370 IC插座解决了测试点只能从背面测量的问题。
实例5. 一Aopen AX6BC Pro主板不亮,只用于检测POST加电时,卡上的指示灯亮了。估计某处可能有短路,造成电源保护。进一步询问用户,用户反映带电安装风扇时不小心碰到了某个地方,出现了火花。检查主板电源时发现电源开关管FDB7030L、肖特基二极管1N5817击穿损坏。主板电源开关管在主板维修中损坏较多,这些开关管多为场效应管,其参数接近,但多为SMD(表面贴)一般在哈尔滨这样的省会城市买不到(我在北京电子市场看到很多商家卖这种管子,羡慕又羡慕!)。对付这类SMD管子,我有
“
绝招
”
——“
没有枪,没有枪,我们自己做。
”
。方法很简单,可以遵循以下方法:使用普通方法TO220封装60N06与SMD对比封装开关管,切割弯曲后代。我就是这样做的。
“
SMD
”
60N06,代换了FDB7030L,从而一举修复了板材。TO22O封装的60N06常用于UPS这种设备很容易买到,价格也不高。上图是我们的SMD 60N06制作
“
三部曲
”
。
实例6. 一麒麟BXCEL PC100主板不亮。首先检查CPU发现供电电压发现VTT为0V,而正常应是1.5V。对VTT组检查发现Q1(H882)的B、C脚电压正常,E脚无输出。拆下,测量开路现象,仔细看表面有细裂缝。用D882代用,板材可修复,更换时注意引脚排列。左图被拆下H882,你可能看不到细裂缝。我们用数码相机拍这个裂缝,但是换了。Canon A10、尼康2500、尼康950、尼康775四部相机。
实例7. 那是四年前的事了。有一家公司福扬30元FYI-597 VP3主板在装入机箱前已一一检查,但装入机箱后有25块不亮。对比正常主板后,发现主板电源调节管有问题Q1(TIP127)都损坏了。为什么会损坏这么多主板?因为福扬VP3.上述主板元件布局不合理TIP127装有一个散热器,刚好位于主板边缘,装入机箱后极易与机箱碰在一起,而机箱就是电路的地。TIP127的散热器(C也就是3.3V输出端不允许对地短路,否则会因过流而烧毁。找出事故原因,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出来了
——
更换合适的机箱。我得到了60个W不到一个下午,电烙铁就完成了所有25块主板。FYI-597主板上的Q1。
实例8. 一硕泰克MVP3根据用户反映,主板WIN98启动过程中死机,一般刚出现WIN98画面前后死机。该板在目视检查中发现CPU电源用电容器的顶部一个接一个地鼓起来,估计这些电容器的损坏可能会导致电源内阻增。拆下所有损坏的电容器,更换后,板经加电试验恢复正常。我多次发现硕泰克主板有这样的问题
“
电容惹的祸
”
。左图为顶部开裂鼓起的电解电容,似乎效果不明显,不可能,明显早撇。
实例9. 一ST-694XVA主板不亮CPU发现供电电压发现Vcore仅0.5V,明显异常。检查电源开关管Q13﹑Q14正常,用示波器观察U19(HIP激励脉冲输出端,有输出波形,U19应该没问题。仔细观察发现。CE35(16V1000
μ
)底部爆裂,换之,该板恢复正常。右图是底部爆裂的坏电容,怎么样非常明显吧。
实例10.一承启6VIA3主板不亮。目视检查发现CPU插座附近的电容均顶部爆裂,更换后加电电源仍不工作,查电源开关管Q14、Q15击穿,更换。加电试机,还是不亮。继续检查发现R144(2.7
Ω)
开路,电源控制IC U12(SC1164)的5脚(Vcc)无12V,查与之相连的R160(10
Ω
)开路。一一更换上述元件,加电再试,R160再次烧坏。又检查了其他元件无异常后,我判定U12一定坏了,因为手头没有SC1164只好
“
停工待料
”
。偶然发现自己有一块没修好的Intel BX主板的电源控制IC是SC1185,两者是否可以代换呢?我马上找来这两种IC的资料,一番对比之后发现两者除了第6脚不同外,其他没什么不一样。将SC1185的第6脚悬空,焊在原U12的位置上,并再次更换R160,我一边加电,一边祈祷:愿我主保佑我吧。结果,结果,结果吗
——
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拉到医院缝5针
——
好了!左图是Intel BX主板上的SC1185,Intel主板工艺不错,但BIOS特难刷。
最后咱要声明:维修工作有一定风险,要小心谨慎。如果你
“
功力
”
一般,电路不熟,还是找明白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