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源放大电路
一. 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1.甲类工作状态
导通角为360度,ICQ管耗大,效率低。
2.乙类工作状态
ICQ≈0, 导角为180度,效率高,失真大。
3.甲乙类工作状态
导通角为180o~360o,效率高,失真大。
二、 乙类功放电路指标估算
1. 工作状态
任意状态:Uom≈Uim
尽限状态:Uom=VCC-UCES
理想状态:Uom≈VCC
2. 输出功率
3. 直流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
4. 管耗 Pc1m=0.2Pom
5.效率
理想时为78.5%
三、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提出问题
波形失真-交叉失真(本质上是截止失真)发生在两管交替时。
2. 解决办法
甲乙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CL----偏置电压由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上的压降产生。
根据B类状态估算动态指标。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TL----电容 C2 上静态电压为VCC并取代了/2OCL功率放大器中的负电源-VCC。
动态指标仅根据B类状态进行估算VCC/2代替。
1. 前一个管子c-e极跨接在后管上b-c极间。
2. 类型取决于第一根管子的类型。
3. β=β1·β 2
集成操作放大电路
一、 集成运输电路的基本组成
1.输入级----采用差放电路,以减小零漂。
2.中间级-通常使用共射(或共源)放大电路来增加放大倍数。
3.输出级-多采用互补对称电路,提高带负载能力。
4.偏置电路-多采用电流源电路,为各级提供适当的静态电流。
二、 长尾差放电路的原理和特点
1. 抑制零点漂移的过程----
当T↑→ iC1、iC2↑→ iE1、iE2 ↑→ UE↑→ UBE1、UBE2↓→ iB1、iB2↓→ iC1、iC2↓。
Re它对温度漂移和各种共模信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被称为共模反馈电阻。
2.静态分析
1) 计算差放电路IC
设UB≈0,则UE=-0.7V,得
2) 计算差放电路UCE
? 双端输出时
?
? 单端输出时(设VT1集电极接RL)
对于VT1:
对于VT2:
3. 动态分析
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 双端输出
?
? 单端输出时
从VT1单端输出 :
从VT2单端输出 :
2)差模输入电阻
3)差模输出电阻
? 双端输出:
? 单端输出:
三、电压传输特性集成运输
当uI在 Uim与-Uim之间,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域 :
四、理想集成运输的参数及分析方法
1. 理想集成运输的参数特征
*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Aod→∞;
* 差模输入电阻 Rid→∞;
* 输出电阻 Ro→0;
* 共模抑制比KCMR→∞;
2. 理想集成运输的分析方法
1) 在线运输工作区:
* 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反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反反反反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反反反反反反反反反馈电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电反反馈电反馈电反反馈电反馈电路特性-引入负反馈
* 电路特性-虚短和虚断:
“虚短” ---
“虚断” ---
2) 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 电路特征——开环或引入正反馈
* 电路特点——
输出电压的两种饱和状态:
当u+>u-时,uo=+Uom
当u+
两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零:
i+=i-=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