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半导体。常用于电路设计(构成文本或数字)仪器中的状态指示,也常常用作照明光源。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当电子从高能级跳转到低能级时,有许多能级能数量减少,能量减少转化为光子发射。以光的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然后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LED它不是通过原子内部的电子跳变发光的,而是通过电压加在LED的PN结两端,使PN结本身形成一个能级(实际上是一系列能级),然后电子在这些能级上跳跃,产生光子发光。而光的强度与电流有关。
将正向电压加入发光二极管后,从P区注入到N从N区注入的区域和空穴P区电子,在PN附近的微米分别分别结N区的电子和P区域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荧光。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的能量状态不同。电子和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不同,释放的能量越多,光的波长越短。
|
|
|
最大正电流 ForwardCurrent |
超过此值的最大正直流电流,LED可能被损坏 |
|
最大反向电压 Reverse Voltage |
允许的最大反向电压超过此电压,发送二极管可能被击穿损坏 |
|
工作温度 Operating Temperature |
可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低于或高于此温度范围,LED将不能正常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
|
允许功耗 Power Dissipation |
允许加于LED两端正向直流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之积的最大值 |
|
|
|
正向电压 Forward Voltage |
给定正向电流下所测试到的压降(一般是在IF=20mA条件下测试) |
|
V-I特性 |
发光二极管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在正向电压小于某一值时(阈值),电流极小,不发光;当电压超过某一值时,正向电流随电压迅速增加,发光。由该曲线,可得到LED正向电压,反向电流及反向电压等参数。 |
|
光强 Luminous Intensity |
发光强度是指法线方向的发光强度 |
|
|
|
|
直插 超亮 |
黄色发光二极管 |
1.8-2.0V |
20mA |
红色发光二极管 |
2.0-2.2V |
20mA |
|
绿色发光二极管 |
2.0-2.4V |
20mA |
|
蓝色发光二极管 |
3.0-3.4V |
20mA |
|
白色发光二极管 |
3.0-3.4V |
20mA |
|
贴片 |
红色LED |
1.82-1.88V |
5-8mA |
绿色LED |
1.75-1.82V |
3-5mA |
|
橙色LED |
1.7-1.8V |
3-5mA |
|
蓝色LED |
3.1-3.3V |
8-10mA |
|
白色LED |
3-3.2V |
10-15mA |
|
注:此为常规参考数据,实际以不同型号LED技术手册为准。 |
LED限流电阻计算方法:
限流电阻=(供电电压-正向电压)/正向电流,即R=(VCC-VF)/IF
例:红色直插LED的正向电压为2.0V,正向电流为20mA,电源电压为5V.
则 R=(5-2.0)/0.02=150Ω
P=I2/R=0.2*0.2*150=0.06 W< 0.25W (0805封装电阻功率)
所以采用150Ω/0805 电阻即可。
对于LED的驱动主要有两种方式。
简单应用
如上图所示,展示了LED的四种控制方式。
A: 常常用于电源指示灯。当电路有电压输出时,LED被点亮;反之,LED则处于灭的状态。此时不要求LED发光强度与亮度, 驱 动电流在5-10mA即可。
B: 当IO为高时,LED熄灭;当IO信号为低时,LED点亮。IO信号常常由单片机提供。采用此电路,可以判断板卡是否已下载程 序以及程序执行的状态。可以快速分析板卡的故障。
在采用该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单片机引脚的
C/D: C和D中所示控制方式基本类似,均是利用脉冲信号控制LED的动作。所区别是:C中,脉冲低有效;D中,脉冲高有效。若 要调节灯光的亮度,可以通过改变脉冲的占空比进行控制。
同时通过该方式控制,也有以下两个优点:
- 灯光亮度随时方便可调
- 由于采用PWM调光的方式,LED并非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延长LED了使用寿命。
以上几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般LED,对于一些特殊场合所使用发光二极管,亮度要求很高,其驱动电流可能达到100mA,更有甚者,驱动电流可能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方案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用其他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当IO信号为高时,三极管基极有驱动电流,三极管导通,LED被点亮。当IO信号为低时,三极管处于截至状态,LED处于熄灭状态。其中R12为限流电阻。
采用此方案,最大可驱动800mA的电流,完全满足设计需要。
当IO控制引脚不足时,可以采用其它芯片用于扩展LED控制通道。如下图所示:
74HC595是一个8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位移缓存器。并行输出为三态输出。
在SCK 的上升沿,串行数据由SDL输入到内部的8位位移缓存器,而并行输出则是在LCK的上升沿将在8位位移缓存器的数据存入到8位并行输出缓存器。当串行数据输入端OE的控制信号为低使能时,并行输出端的输出值等于并行输出缓存器所存储的值。
在上图所示电路中,LED为共阳极,可以采用3个控制端进而控制8个LED,节约了电路设计当中的引脚。如果存在更多的LED,也可以采用多片74HC595进行级联控制。
当LED共阴极时,且LED为高亮LED时,74HC595驱动能力可能不足,所以需要采用驱动芯片进行LED的驱动。常用的驱动芯片有ULN2003/ULN2803等。如下图所示:
数码管内部也是由LED构成的“8”字,其分为共阴极或共阳极。也可以采用该电路进行控制。
注:电路很简单,可自行分析。
采用IS31FL3737芯片最大可控制144个LED。而芯片控制段采用IIC信号,对于单片机只需要SCL,SDA两个信号。
对于该电路可自行查阅数据手册,里边有详细的参数介绍。
写在最后,LED控制电路还有很多的形式,在电路设计中可以灵活进行选用和设计。另外还有很多恒流驱动电路:例如,采用运放自己搭建恒流源电路,或者使用专门的LED恒流驱动芯片(XL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