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电子电路设计

反馈

1.反馈的概念

通过某种方式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或输出量的一部分反转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

2.反馈的分类及其判断方法

反馈分类:

:反馈信号增强

输入信号;有利于增大放大倍数 :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有利于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少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扩大频带,改变输入输出电阻

正负反馈判断方法

正负反馈(瞬时极性法)根据以下规则确定

反馈信号反馈回到三极管的基极:当反馈信号与基极正负一致时,反馈为正反馈 反馈信号反馈回到三极管的发射极:当反馈信号与发射极正负一致时,反之亦然

其中三极管BCE根据以下规则,极的正负性是正的

首先假设B极为 当三极管为NPN当电流需要满足时(中间箭头指向外),再结合电流流向即可作出以下判定 NPN,发射极极性和基极相同,集电极和基极相反 当三极管为PNP当电流需要满足时(中间箭头指向内),结合电流方向,可作出以下判断 ps:可以看出,原来的箭头向内,另外两个向外

3.负反馈组态:串联电压、串联电流、并联电压、并联电流

判断电压/电流负反馈

假设输出电压Uo=0.此时,检查是否有反馈信号 如果没有反馈信号,则为电压反馈,反之亦然

判断串联/并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不在同一侧,而是串联反馈,表现为电压之和:UBE=Ui-UF 在同一侧,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是并联反馈,表现为电流之和:IB=Ii-IF

负反馈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值

电压负反馈:使得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减小了输出电阻(当输出电阻很小的时候,改变负载对输出电压影响不大) 负电流反馈:保持输出电流稳定,增加输出电阻

串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以电压之和的形式出现,根据欧姆定律,削弱了输入电压的能力(在原始基础上减去反馈值),需要提供更高的电压:R=U/I,输入电阻增大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表现为电流之和,削弱了输入电流的能力,需要提供更高的电流,降低输入电阻

4.负反馈应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原理:

可以得出结论,当输入信号很弱时,即使接收器的增益很大,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也不能工作 当输入信号强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开始工作,减少接收器的增益

运算放大器

高增益、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直接耦合 等效为

①放大倍数A趋势∞,Uo=AUd,Ud=Uo/A 则Ud=U -U-=0(虚短,无电压相当于导线) ②输入电阻趋于∞,i = i- =0(虚端,无电流相当于断线)

操作放大器的基本应用电路

(1)线性应用

取名取决于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①比例运算电路

这个名字可以看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比例

最后的输出和输入是

同相输入端接地,反相输入端接近0,因此称为反相输入端虚地

②加法比例计算电路

反向输入端有多个输入信号,输出电压通过反馈电阻连接到反向输入端 为了使操作放大器的输入端对称,取R1//R2//R3=R4 同相-反相和,因此以下减法比例可以同样计算电路

③减法比例运算电路

运算放大器还可以组成积分、微分、乘法、除法、对数等多种运算电路

(2)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非线性运用是指运算放大器工作在传输特性的饱和段,输出电压只有±Uom两种取值 将输入信号Ui和参考电压Uref进行比较,输入信号通过电阻R1加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参考信号从反相端输入|

运算放大器的组成

输入级:差动放大电路,减小零点漂移

差动放大电路即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有效抑制晶体管随温度变化引起零点漂移

什么是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指当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零(没有交流电输入,即只看直流状态时)时,由于受温度变化,电源电压不稳等因素的影响,使静态工作点发生变化,并被逐级放大和传输,导致电路输出端电压偏离原固定值而上下漂动的现象

差分放大电路:在模电教材中提到的差分放大电路利用两个参数完全一致的三极管组成,这很难实现,如《电子设计从零开始》一书中所说,它不如运放构成的放大器工作稳定

由运放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如下:(即前面提到的减法器)

中间级:具有高增益的放大电路

输出级:互补对称放大电路,使得输出阻抗降低,从而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电源电路设计

电源电路组成

大多数都需要直流电供电:而直流电最简单的供电方式就是用电池作为电源,但是可想而知这并不方便;所以另一种提供直流电的方式就是将220v/50Hz的交流市电转换为电路所需要的直流电。 将220v交流电变为低压交流电 使得交流电变为单向的脉动直流电 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部分

滤波电路

几种常见的滤波形式

①电容储存滤波

将电容和电阻并联,得到如题(a)的电路,在正半周的时候电容正常充电,在负半周的时候电容放电,使得在负载RL上可以得到较为平滑的直流电。 UL=(1.1~1.2)U2 如果电容的放电时间t=RC越长,放电越慢,输出电压的脉冲(波纹)成分就越少,滤波效果越好。 一般取

②电感滤波

电感又称为扼流圈?即具有两端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从能量角度,当由电源电压增加引起电流增加时,电感器将能量存储起来,当电流减小的时候又把能量释放出来,使得负载电流平滑。

③电容电感(LC)滤波

该种形式作为滤波,具有L型和π型,其中π型滤波是较好的滤波电路,首先电容C1作为电容储存滤波实现了直流信号的初步形成,接下来的电感又称为扼流圈,阻止电流的变化,C2进一步滤除顽固的交流信号

④电容电阻(RC)滤波

和③基本上相同,只是在电流不太大的电子电路中将较贵的电感改为了电阻。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即能够稳定电源,具有根据输出电压发生变化进行调整电路使得输出电压稳定的电路,即具有反馈作用

具体看看是如何达到负反馈

当输出电压Uo发生变化时,R1和R2串联分压到的电压也会有相应变化,即可以说R1和R2是取样电路,检测着输出电压的变化,且该变化反映在R2电压上;VT2三极管的Ube=Ub-Uref(其中Uref即比较参考电压,基准电压,稳压管使得其保持不变),可以看出利用三极管的Ube变化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电路的作用;VT2放大信号后到VT1,VT1进行调整削弱输出电压Uo的变化。

信号变化情况如下

振荡器

前面提到的都是利用放大器的负反馈,可以削弱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和提高放大器的稳定,而振荡器是利用正反馈,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取出来反馈到输入,从而使这部分信号得到不断加强,最终形成振荡。只要是“一闪一闪”的器件和发出悦耳响声的器件中都含有振荡器。

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一般包括: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和稳幅网络

信号的调理

利用串联分压的原理进行幅度控制

利用叠加二极管的方式实现0.7倍的限幅电路

限幅电路不过是利用二极管的导通使得电压达到所要限制的幅度值,即当电压超过0.7v时二极管导通

分压器偏置限幅电路

如上面一个小标题所说,单纯的二极管只能实现0.7倍的电压限制,那如果当限幅值不是0.7倍的时候就无从下手,此时可以将一个分压器和二极管配合起来 可以通过R2和R3控制限幅值

RC电路——微分器/积分器

截止频率为:1/(2πRC)

微分器: Xc=1/(2πfc),当f比较小的时候,容抗Xc很大,即低频无法通过,高频信号到达Vout,此为高通滤波器 : A-B,信号从0-Vin(p)发生突变,可以认为是交流信号,通过电容C直接到Vout B-C,相当于在给电容C充电,那么电容上的电压不断上升,最后到Vout的电压不断下降 C-D,同A-B,信号发生突变,可以认为是交流信号,通过电容C直接到Vout 后面,无输入电压,电容开始放电

积分器:

Xc=1/(2πfc),当f比较大的时候,容抗Xc很小,即高频通过电容接地,使得高频无法到输出端,低频率信号可以到达Vout,此为是低通滤波器

振荡器设计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振荡条件分析

相位平衡条件:,即发射极和其他两个极相连的器件是同一容抗性的;基极和其他两个极相连的器件容抗性相反 幅度平衡条件: -Au(L2/L1)>1,因为Au非常大,当加大L2的时候有利于起振

电路的振荡频率

考虑互感,进行去耦等效

传感器

传感器不可缺少的两个概念

  • 检测信号
  • 能够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一种与被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量

标签: 用三极管调整稳压电路c2npn传感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