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PO与X7R、X5R、Y5V、Z5U的区别:
NPO属于Ⅰ陶瓷电容器,X7R、X5R、Y5V、Z5U属于Ⅱ类陶瓷电容器。
Ⅰ类陶瓷电容器(ClassⅠceramic capacitor),过去称高频陶瓷电容器(High-frequency ceramic capacitor),介质采用非铁电(顺电)配方TiO2为主要成分(介电常数小于150),因此具有最稳定的性能。或添加少量其他(铁电体)氧化物,如CaTiO3或SrTiO3.构成扩展温度补偿陶瓷,可显示近似线性温度系数,介电常数增加到500。这两种介质损耗小,绝缘电阻高,温度特性好。特别适用于振荡器、谐振电路、高频电路中的耦合电容,以及其他损耗小、电容稳定的电路,或温度补偿。
Ⅰ陶瓷的温度容量特性(TCC)单位往往很小ppm/℃,与基准值相比,容量的变化往往远小于1皮法。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标准采用“字母 数字 字母” 表示这种代码形式Ⅰ类陶瓷的温度系数。C0G。 C0G代表的温度系数是多少?
- C 表示电容温度系数的有效数字为0ppm/℃
- 0 表示有效数字的倍乘因数为-1(即10次方)
- G 表示随温度变化的容差为±30ppm
电容温度系数的有效数字/ppm/℃ | 有效数字的倍乘因数 | 温度变化的容差/ppm | |||
---|---|---|---|---|---|
0 | C | -1 | 0 | ±30 | G |
0.3 | B | -10 | 1 | ±60 | H |
0.8 | H | -100 | 2 | ±120 | J |
0.9 | A | -1000 | 3 | ±250 | K |
1.0 | M | -10000 | 4 | ±500 | L |
1.5 | P | 1 | 5 | ±1000 | M |
2.2 | R | 10 | 6 | ±2500 | N |
3.3 | S | 100 | 7 | ||
4.7 | T | 1000 | 8 | ||
7.5 | U | 10000 | 9 |
NPO是美国军事标准(MIL)其实中间的说法应该是NP0(零),但一般大家都习惯写NPO(欧)Negative-Positive-Zero用于表示温度特性的简写。NPO电容温度特性好,容值漂移不随正负温度变化。
以前我们已经知道了,C0G是I类陶瓷中温度稳定性最好的一种,温度特性近似为0,符合负-正-零的含义。C0G其实和NPO是一样的,只是两个标准的两种表达方式(当然,容量更小,精度稍差C0K、C0J等也是NPO电容)。U2J对应于MIL标准中的组别代码是N750。
NPO 电容器的电容量和介质损耗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大包装尺寸优于小包装尺寸。
Ⅱ类陶瓷电容器(Class Ⅱ ceramic capacitor)过去被称为低频陶瓷电容器(Low frequency ceramic capacitor),指以铁电陶瓷为介质的电容器,因此又称铁电陶瓷电容器。这种电容器比电容器大,电容随温度变化非线性,损耗大。常用于旁路、耦合或其他对损耗和电容稳定性要求较低的电路。其中Ⅱ类陶瓷电容器分为稳定级和可用级。X5R、X7R属于Ⅱ类陶瓷的稳定级,而Y5V和Z5U属于可用级。 2、X5R、X7R、Y5V、Z5U两者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温度范围和容值随温度而变化。下表显示了这些代号的含义。
最低温度 | 最高温度 | 容值随温度变化(%) | |||
---|---|---|---|---|---|
10 | Z | 45 | 2 | ±1.0 | A |
-30 | Y | 65 | 4 | ±1.5 | B |
-55 | X | 85 | 5 | ±2.2 | C |
105 | 6 | ±3.3 | D | ||
125 | 7 | ±4.7 | E | ||
150 | 8 | ±7.5 | F | ||
200 | 9 | ±10 | P | ||
±15 | R | ||||
±22 | S | ||||
±22 to -33 | T | ||||
±22 to -56 | U | ||||
22 to -82 | V |
以X7R为例。
- X 代表电容最低可工作在 -55℃
- 7 代表电容最高可工作在 +125℃
- R 代表容值随温度的变化为 ±15%
同样的,Y5V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在-30℃~+85℃, 对应的电容容量变化为+22~82%;而Z5U 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在+10℃~+85℃,对应的电容容量变化为+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