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ZigBee网络数据传递流程_基于ZigBee—WSN的温湿度监测系统

33fa40d7557b26d6e7fd8a8538ffad71.png

摘要:针对环境监测系统布线复杂、数据实时性低、准确性低等问题,提出了基础ZigBee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平台的技术。选用SHT75传感器准确收集监测点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CC2530芯片和CC2591射频前端组建的ZigBee网络完成数据的远程传输和汇聚。通过阈值比较数据,可以进行声光报警或GSM短信报警。同时,收集的温湿度信息将通过Z-ScnsorMonitor软件在PC实时显示和存储端。该系统提高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环境监测成本。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家庭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但现有的环境监测系统往往存在通信距离短、覆盖面小、数据准确性低、设备体积大等缺陷。同时,由于监测点大多在现场、机房、企业污水排放点等无人值守的地方,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到现场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无法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故障排除的及时性。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一个基础ZigBee技术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DSN)平台,采用分布式采集,集中式管理策略,并以采集环境温湿度信息为例,实现了远距离的实时温湿度精准采集。

1 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架构,定义了传感器节点、聚合节点(协调器和路由器)和管理节点。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监测需要,传感器节点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体积小、可移动、自适应等特点。无线传输网络负责实时传输、路由中继和收集收集的数据,包括ZigBee网络和无线传感器GSM移动通信网络。手机可用于管理节点,PDA、或嵌入式处理器PC这里用的机器等PC接收监控点信息,提供人机交互操作接口,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显示和存储;使用移动终端实现远程监控和报警。

2 硬件电路设计系统

2.1 无线传输单元

无线传输单元是系统设计的核心CC作为系统的2530芯片MCU,它是TI公司针对2.4GHz ISM第二代出的第二代支持ZigBee/IEEE 片上系统集成芯片,802.15.4协议。CC增强型8051核集成在2530内,8路输入12位ADC还有看门狗定时器,所以只需要很少的外围电路就可以建造一个简单的ZigBee节点。必要的外围电路包括晶振电路、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无线收发电路等。因为技术比较成熟,这里就不赘述了,可以参考参考文献。

为保证网络传输质量,扩大网络覆盖面积,选择TI性价比高,集成度高的2.4 GHz射频前端CC2591。适用于低功耗、低压的无线传输系统。CC功率放大器集成在2591内(PA)输出功率可达 22dBm,它保证了信号的大功率输出;同时,它还集成了6的接收灵敏度 dB低噪声放大器(LNA)。基于上述特点,采用CC2591射频前端的ZigBee无障碍节点的传输距离可达500~800m,是原距离的10倍以上,网络覆盖面积大大增强。CC2530芯片与CC射频前端的硬件连接图如图2所示。

使用CC25914个数字引脚PAEN、EN、HGM、RXTX控制芯片的状态。接收信号时,当HGM=1采用高增益模式,增益为11dB;HGM=0采用低增益模式,增益为1 dB;无论发射信号HGM为1或0或悬空,信号均放大。另外,CC2591的RF_P、RF_N引脚须与CC2530的RF_P、RF_N对应连接,保证RF_P、RF_N从功率放大器输出正/负射频信号,在接收过程中输入正/负射频信号到低噪声放大器。

2.2 数据采集单元

传统的温湿度采集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湿度传感器20HS数据融合算法复杂,准确性低。采用基于CMOSens新型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技术SHT不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精度,而且保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性。相对测湿精度为±1.8%RH,而在25℃时的测温精度可以达到±0.3℃,因此,特别适用于特殊环境下温湿度的温湿度。

SHT75采用4引脚单排直插式包装,供电范围为2.4~5.5 V,如图3所示。DATA引脚是双向串行数据收发引脚,可以连接CC2530的任意GPIO在这里连接引脚实现数据通信P0_3。另外,为避免信号冲突,CC低电平驱动应采用2530DATA因此,引脚连接了10个 kΩ上拉电阻,当CC当2530输出低电平时,将信号拉到高电平驱动DATA引脚。SCK将引脚连接到串行时钟CC2530的P0_2引脚实现同步通信,控制读取温湿度数据。

鉴于CC每个传感器节点可连接2530最小系统的可扩展件1~3个传感器。同时,为了方便CC2530和GPIO所有的数据传输ZigBee节点的应用程序必须保证多个数据链路,两个对等ZigBee为了降低系统成本,节点间使用相同的无线信道与多个接口创建虚拟链路。

2.3 报警单元

系统报警单元采用声光报警与远程短信报警相结合,确保报警及时准确,无漏警。

对于声报警电路,鉴于无源蜂鸣器频率可调,系统采用无源蜂鸣器实现温湿度的差异。由于CC2530的I/O引脚电流最大只有20 mA,驱动能力有限,所以使用一个PNP8550型三极管放大电流驱动蜂呜器。当温度和湿度超过安全阈值时,不同频率的驱动方波通过特定程序输出,并发出不同的报警信号。采用普通发光二极管即可实现光报警电路,其正极通过限流电阻连接3.3 V确保灌溉电流不超过电源MCU负极可以直接接收到允许值CC2530的GPIO。声光报警电路如图4所示,两者相互配合,能更好地实现温湿度的差异。

此外,为了实现系统的远程远程监控和报警,增加了协调节点GSM短信报警单元。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选择TC35i它可以支持中文短信,并在模块中工作GSM 900MHz和GSM 1800 MHz模块主要由双频段组成GSM基带处理器,GSM闪存,射频模块,供电模块,ZIF六部分由连接器和天线接口组成。其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实际上是串行异步收发器,其18引脚RXD、19引脚TXD均为TTL电平串口通信引脚分别连接到CC2530的GPIO串口数据的收发可以实现。使用时只需通过CC2530发送AT可以控制指令TC35i短信报警。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数据采集程序

SHT75内部前端集成有I2C因此,数据采集程序需要完全遵循I2C总线的通信协议即进行CC收集指令和接收指令应遵守2530SHT时序编写75。CC2530向SHT75发送的测温命令为0000011,测湿命令为0000101,所有数据均从MSB开始。测量和通信后,SHT75自动转入休眠模式。

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数据可通过串口调试助手SComAssistant在PC图5为端显示SHT75收集数据。可见,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范围为49.5~50.1%RH,温度为25.4~25.7℃,数据稳定可靠,误差可控,能够准确收集温湿度信息。

3.2 ZigBee-WSN软件设计

ZigBee网络的建立和运行是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关键,关系到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系统上电后,首先对硬件和网络进行初始化。CC2530采用ZigBee2007协议栈,协议栈的初始化可以通过TI公司提供的Z-Stack完成,Z-Stack它是一种可以完成硬件初始化、网络初始化等大部分功能的轮转查询操作系统。ZigBee网络的建立实际上是通过协调器及其子节点的绑定来实现的。首先,协调器通过网络层函数NLME_NetworkFormationRequest并通过建立网络zb_AllowBind函数进入允许绑定模式。子节点发出绑定请求zb_BindDevice协调器建立绑定表并响应绑定要求后,绑定成功意味着建立通信。当其他节点加入网络时,执行相同的步骤,并不断更新绑定表。绑定表包含16个网络地址和64个节点IEEE地址和端口号。网络地址用于路由机制和数据传输,而IEEE地址是节点的唯一标志。ZigBee如图7所示。

系统初始化后,前端节点开始收集数据。数据将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和收集PC实时显示,声光报警和短信报警可在阈值比较后进行。

3.3 管理节点软件

选择管理节点TI公司配套的Z-SensorMonitor该软件可以生动地显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每个节点的状态信息。另外,Z-SensorMonitor提供数据存储和恢复功能,可以将16进制数据输出到后缀。log在文本中,并添加时间戳,以便于未来系统状态的回顾和再现。故采用Z-SensorMonitor可实时显示各监测点的温湿度和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图8为实验过程中收集的实时网络状态信息。

结语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发现,SHT75传感器节点能够准确地收集到监测点的温湿度信息,数据符合监测点的实际情况。ZigBee网络和无线传感器GSM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后,数据稳定可靠,满足实时温湿度采集的要求。

标签: sht20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