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路,特别是一种支持TTL协议设备与CAN协议设备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CAN串行通信协议是标准化的,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个串行通信网络,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通过无损结构的逐位仲裁竞争,根据总线访问优先向总线发送数据,CAN该协议废除了站址编码,而不是编码通信数据,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相同的数据,这些特征使得CAN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容易形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单片机串口输出电路的逻辑电平是TTL电平,与CAN协议不兼容,使得单片机系统无法直接连接到使用中CAN在协议设备上,两个系统不能直接通信。
技术实现要素:
实现单片机系统的使用CAN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持TTL协议设备与CAN协议设备通信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压转换电路、通信信号接口电路、通信信号隔离电路LED电压转换电路将显示电路5V直流电转为3.3V直流电作为电路的工作电源,微处理器与通信信号隔离电路连接后与通信信号接口电路连接,通讯信号接口电路实现与CAN协议设备双向通信,实现微处理器TTL协议设备双向通信,保证通信信号隔离电路CAN通信的稳定性,LED显示电路显示系统的通信状态。
进一步选择微处理器STM32F303K8T6芯片。
此外,通信信号接口电路包括A82C250芯片,电阻R21、R22、R23、R24,PESD1CAN,优选的,A82C250芯片RS端串联电阻R21后连接PESD1CAN,PESD1CAN保护芯片设备CAN通信中的信用保护功能,芯片CAN高串联电阻R23,所述芯片CAN低串联电阻R24,R22并联R23、R24。
此外,通信信号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TL3、TL4.光电耦合器型号为TLP2362,电阻R25,TL4的1端接5V独立隔离电源,TL3的VCC端连接电阻R25节点连接电阻R19,TL4端连接电阻R25后接电,TL4端连接电阻R25节点连接电阻R19,TL4的6端连接电阻R将电源连接到18,TL连接电源节点的1端连接电阻R18,TL四、三端连接电阻R20,TL三端连接电阻R17。
此外,电压转换电路包括ST715M33R,电阻RP二、发光二极管PWR2,电解电容E3、E4,电容C3P、C4P,发光二极管和电阻RPE2串联然后并联E4、CP4.电解电容器正极连接ST715M33ROUT端,另一端接地,E3与C3P并联,E3正极接ST715M33RIN端,另一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使用低成本电路TTL电平设备及使用CAN直接在协议系统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2.通过显示电路直接监控两个系统之间的通信状态。
采用包含光耦合元件的隔离电路和通信保护电路,提高了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压转换电路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信信号隔离电路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信信号接口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信信号保护电路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LED显示电路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STM32F303K8T6芯片引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一种支持TTL设备与CAN协议设备通信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压转换电路、通信信号接口电路、通信信号隔离电路LED电压转换电路将显示电路5V直流电转为3.3V作为电路的工作电源,微处理器与通信信号隔离电路连接,然后与通信信号接口电路连接,实现通信信号接口电路CAN协议设备双向通信,实现和实现微处理器TTL协议设备双向通信,通信信号隔离电路改进CAN通信的稳定性,LED显示电路显示系统的通信状态。
如图1所示,通信信号接口电路由隔离电源单独供电。
如图2所示,选择电压转换电路ST715M33R芯片,优选的方案,电路包括ST715M33R,电阻RP二、发光二极管PWR2,电解电容E3、E4,电容C3P、C4P,发光二极管和电阻RPE2串联然后并联E4、CP4.电解电容器正极连接ST715M33ROUT端,另一端接地,E3与C3P并联,E3正极接ST715M33RIN端,另一端接地。
如图3所示,采用通信信号隔离电路TLP2362的TL3、TL4,电阻R25,TL4的1端接5V独立隔离电源,TL3的VCC端连接电阻R25节点连接电阻R19,TL4端连接电阻R25后接电,TL4端连接电阻R25节点连接电阻R19,TL46端连接电阻R将电源连接到18,TL连接电源节点的1端连接电阻R18,TL四、三端连接电阻R20,TL三端连接电阻R17。
如图4所示,通信信号接口电路包括A82C250芯片,电阻R21、R22、R23、R24,PESD1CAN,所述芯片CAN高串联电阻R23,所述芯片CAN低串联电阻R24,R22并联R23、R24,A82C250芯片RS端串联电阻R21后连接PESD1CAN,PESD1CAN屏蔽设备CAN通信中的干扰信号包括PESD1CAN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LED显示电路包括电阻RLE13、RLE一、发光二极管LD1、LD2,LD1串联RLE13后接电源,LD2串联RLE14后接电源。
选择微处理器STM32F303K8T6芯片,芯片引脚示意图如图7所示。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而不是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次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认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法将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