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菜鸡的自动化学习之旅】《电力电子技术》学习笔记1.2 ———— 晶闸管

点我回:【菜鸡自动化学习之旅】电力电子技术学习笔记1 ———— 电力电子器件


目录

  • 1.晶闸管的相关概念
    • 1. 晶闸管简介
    • 2. 管耗和散热
  • 二、二。晶闸管内部结构
  • 三、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 1. 当门极不加电压时,晶闸管的状态
    • 2. 当门极电压时,晶闸管的状态
    • 3. 晶闸管其他几种可能导通的情况
  • 四、晶闸管的基本特性
    • 1. 静态特性
      • ① 阳极伏安特性
        • a. 正向特性(AK正向电压间施加)
        • b. 反向特性(AK反向电压间施加)
      • ② 门极伏安特性
    • 2. 动态特性
      • ① 开通过程
      • ② 关断过程
  • 5.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 1. 电压参数
      • ① 峰值电压不重复断态 U D S M U_{DSM} UDSM
      • ② 峰值电压断态重复 U D R M U_{DRM} UDRM
      • ③ 峰值电压反向不重复 U R S M U_{RSM} URSM
      • ④ 峰值电压反向重复 U R R M U_{RRM} URRM​
      • ⑤ 额定电压 U R U_{R} UR​
      • ⑥ 通态峰值电压 U T M U_{TM} UTM​
    • 2. 电流参数
      • ① 通态平均电流 I T ( A V ) I_{T(AV)} IT(AV)​(额定电流)
      • ② 维持电流 I H I_{H} IH​(针对关断过程)
      • ③ 擎住电流 I L I_{L} IL​(针对开通过程)
      • ④ 浪涌电流 I T S M I_{TSM} ITSM​
    • 3.其他参数
      • ① 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 d u d t \frac{du}{dt} dtdu​
      • ② 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 d i d t \frac{di}{dt} dtdi​
      • ③ 门极触发电流 I G T I_{GT} IGT​和门极触发电压 U G T U_{GT} UGT​
  • 六、晶闸管的派生器件
    • 1. 快速晶闸管FST(Fast Switching Thyristor)
    • 2. 逆导晶闸管RCT(Reverse Conducting Thyristor)
    • 3. 双向晶闸管TRIAC
    • 4. 光控晶闸管LTT(Light Triggered Thyristor)
    • 5.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ate-Turn-Off Thyristor —— GTO)
      • ① GTO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a. GTO的结构
        • b. GTO的工作原理
      • ② GTO的基本特性
        • a. 静态特性
        • b. 动态特性
      • ③ GTO的主要参数
        • a. 最大可关断阳极电流 I A T O I_{ATO} IATO​
        • b. 电流关断增益 β o f f β_{off} βoff​


一、晶闸管的相关概念

1. 晶闸管简介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为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 SCR),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高,工作可靠,在大量的场合具有重要地位。

2. 管耗和散热

管耗 = 流过器件的电流 X 器件两端的电压 管耗将产生热量,使管芯温度升高。如果超过允许值将损坏器件,所以要进行散热


二、晶闸管的内部结构

晶闸管是一种四层半导体三个PN结,三端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晶闸管的外形 a)、结构 b)、电气图形符号 c)
  其中,A指的是阳极【Anode,起源于希腊语ἄνοδος (anodos)】,K指的是阴极【Cathode,起源于希腊语κάθοδος (kathodos)】

三、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在开始介绍晶闸管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有关PN结的介绍: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A411x7Ke(这个视频太形象了,要是我能早点看到就好了。。。。。。)

1. 门极不加电压时晶闸管的状态

条件 A, K之间加正向电压 A, K之间加反向电压
PN结状态 J1 承受电压 承受电压
J2 承受电压 承受电压
J3 承受电压 承受电压
结论 当晶闸管门极不加电压时,无论A, K之间所加电压极性如何,晶闸管都

2. 门极加电压时晶闸管的状态

  我们首先将晶闸管的四层结构等效成两个晶体管

如上图所示,(注意结合之前发的那个视频链接来看下面的步骤,比如在还没饱和的时候,晶体管基极电流越大,集电极电流就越大)

  1. 电流 I G I_{G} IG​流入晶体管 V 2 V_{2} V2​的基极,导致集电极电流 I C 2 I_{C2} IC2​的出现
  2. I C 2 I_{C2} IC2​作为晶体管 V 1 V_{1} V1​的基极电流,导致了集电极电流 I C 1 I_{C1} IC1​的出现
  3. 电流 I C 1 I_{C1} IC1​和之前的电流 I G I_{G} IG​共同作为流入晶体管 V 2 V_{2} V2​的基极电流,使得晶体管 V 2 V_{2} V2​的集电极电流 I C 2 I_{C2} IC2​增大,形成
  4. 然后上述动作重复直到晶体管 V 1 V_{1} V1​、晶体管 V 2 V_{2} V2​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即

注:若此时去掉外加的门极电流 I G I_{G} IG​,晶闸管会因内部的正反馈仍维持在导通状态,故晶闸管为(要使已导通的晶闸管关断,必须使阳极电流下降到某一数值以下,可通过来实现)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式子:

  1. I C 1 = α 1 I A + I C B O 1 I_{C1} = α_{1}I_{A} + I_{CBO1} IC1​=α1​IA​+ICBO1​
  2. I C 2 = α 2 I K + I C B O 2 I_{C2} = α_{2}I_{K} + I_{CBO2} IC2​=α2​IK​+ICBO2​
  3. I K = I A + I G I_{K} = I_{A} + I_{G} IK​=IA​+IG​
  4. I A = I C 1 + I C 2 I_{A} = I_{C1} + I_{C2} IA​=IC1​+IC2​

注:

  • 式中 α 1 α_{1} α1​和 α 2 α_{2} α2​分别是晶体管 V 1 V_{1} V1​和 V 2 V_{2} V2​的共基极电流增益
  • I C B O 1 I_{CBO1} ICBO1​和 I C B O 2 I_{CBO2} ICBO2​分别是晶体管 V 1 V_{1} V1​和 V 2 V_{2} V2​的共基极漏电流

由上式可得:

I A = α 2 I G + I C B O 1 + I C B O 2 1 − ( α 1 + α 2 ) I_{A} = \frac{ α_{2}I_{G} + I_{CBO1} + I_{CBO2}} { 1 - (α_{1} + α_{2}) } IA​=1−(α1​+α2​)α2​IG​+ICBO1​+I 标签: fst3125集成电路ic电感的rsm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