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关于Simple Joule Theif Curcuit 电路的两个提问

简 介: 由于电路中有电感和电容,电路从静态电路变为动态电路,因此电路分析也很复杂。灵活运用电感和电容的特性,如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动态电路的认知能力。

提 问
目 录 Contents
回 复
首次上电分析
为什么电路会从稳态返回到非稳态?
电感充电与放电过程
总 结

 

§01   问


  大,学习了 ,发现有两点没讲透:

  1、该电路首次上电的暂态分析   2、电感通LED放电那个阶段,当电感电流为0时,T1集电极电压扔大于1.5V,然后C1通过电感,电源,T2发射结形成回路放电,在C1放电阶段,T1集电极≥1.5V,理应维持T2导通,为什么会使T2翻转呢?

▲ 图1.1 焦耳偷电电路

 

§02   复


2.1 首次上电分析

  由于在 中由于存在着,所以如果没有上电启动过程,这个电路可能是无法开始震荡的。

  首次上电意味着电路从零状态(电路中的储能器件状态为零,电感 L 1 L_1 L1​ 电流为0,电容 C 1 C_1 C1​ 的电压为0),工作电压从 0V开始逐步上升到 1.5V。

  当工作电压小于0.6V(即小于晶体管基极导通电压),两个晶体管( T 1 , T 2 T_1 ,T_2 T1​,T2​ )都处于截止状态。随着工作电压增大, 电源电压分别通过 R 2 , R 1 , L 1 R_2 ,R_1 ,L_1 R2​,R1​,L1​ 给 T 1 , T 2 T_1 ,T_2 T1​,T2​ 的基极提供偏置,使得 T 1 , T 2 T_1 ,T_2 T1​,T2​ 逐步从截止转换到恒流放大状态。 由于 T 1 , T 2 T_1 ,T_2 T1​,T2​ 的基极分别连接到对方的集电极,闭环是正反馈。一旦 T 1 , T 2 T_1 ,T_2 T1​,T2​ 组成的电路放大倍数的乘积(闭环增益)大于1,电路就开始震荡。

  注意,在这个时候,电路还属于小信号线性放大震荡电路,不存在稳态,所以启动过程一定时震荡的。

  下图显示了工作电压从小到大增加过程,电路从小信号正弦震荡过渡到多谐振荡过程。

▲ 图2.1.1 逐步增加工作电压,电路从正弦震荡过度到多谐振荡

  由于在电路中存在着 L 1 , C 1 L_1 ,C_1 L1​,C1​ 谐振回路,在开始小信号震荡时,电路属于LC选聘正线震荡模式。所以振荡频率与 L 1 , C 1 L_1 ,C_1 L1​,C1​ 对应的谐振频率相一致。

  下图测量了电路电压在0.6V下,T1,T2集电极电压信号。此时电路还是正弦震荡信号,频率为907kHz。

▲ 图2.1.2 电路在工作电压0.6V下的正线震荡

  随着工作电压增加,T1的集电极信号电压峰值超过LED的导通电压,震荡模式开始过渡到多谐振荡。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知道电路只要是从0V开始上电,电路从截止状态首先进入现行工作模式,开始震荡,然后过渡到多谐振荡模式。

2.2 为什么电路会从稳态返回到非稳态?

  你关于电路在T1截止,T2导通(稳态)的后半段,电容C1通过L1往电源放电的过程中,似乎T1的集电极电压始终还大于1.5V,为什么T2从饱和状态翻转到截止状态呢?

  这个问题的确很迷惑人的。我开始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特别是下面,我将电路中的C1220,修改到222,测量电路中T1集电极(青色),T2集电极(橙色),T2基极(绿色)电压信号波形。

▲ 图2.2.1 当C1取222时,对应的T1,T2集电极电压,T2基极电压波形

  这个过程反映了T1截止过程,对应的T1集电极电压上升超过3V,此时电路中白色LED点亮。随着电感对LED放电,LED上的电流逐步减小,对于LED上的电压(也就是T1集电极电压信号)渐渐下降,但始终这个电压都是高于3V的。那么为什么在 $4\mu s$ 左右的时候,T1开始导通使得T1集电极电压(青色)下降了呢?

  如果你观察上图中T1的集电极电压(青色)与T2基极电压(绿色)的波形,在对应的 0 μ s 0\mu s 0μs 时间坐标之后,它们的波形曲线除了上下相差3V左右之外,变化曲线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特别是,T2的基极电压居然能够从0.7V一直能够下降到-2.3V,下降的幅度与T1集电极电压下降的幅度是一样的。

  这是为啥?这是由于电容C1两端电压不能够突变,使得T1集电极电压直接施加到T2基极上的作用,而不是T1基极电压通过R1T2内部基级电阻上的分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T1集电极电压高于1.5VT2基极电压已经为负值的原因了。

  你可以查看上图实测信号中,对应 4 μ s 4\mu s 4μs 时间坐标,T1集电极电压大约在1.5V,对应的T2基极电压已经在-0.5V了。这是C1电容将T1集电极电压变化耦合到T2基极上的结果。

2.3 电感充电与放电过程

  在T1 截止时,对应的集电极电压超过3V,这是电感将磁场储能对外放电过程,在T1导通时,对应集电极电压小于1.5V,此时对应电感吸收电源电能并存储在电感磁场中。这两个过程的能量是保持平衡的。

  从文图给出实测曲线中,可以看到引起T1集电极电压下降,首先是电感储能释放完毕,无法在维持T1集电极高电压,所以引起电压突降。这个突降的信号通过C1直接作用在T2的基极上,使得基极电压产生突降,从而使得T2退出饱和,进入放大状态。

▲ 图2.2.2 电感充电与放电过程

  后面过程则是利用电路正反馈耦合使得T1迅速进入饱和,T2进入截止状态。

  T1处在饱和过程,经过大约 8 μ s 8\mu s 8μs ,电源电压在L1( 100 μ H 100\mu H 100μH )上产生大约124mA电流,此时T1进入恒流状态。T1的集电极电压逐步上升到1.5V。这个电压经过R1C1上的电压进行释放和充电,逐步上升到0.7V左右,使得T2从截止状态退回到放大状态,从而再次引起电路的翻转。

 

  结 ※


  于电路中存在电感,电容,使得电路从静态电路变成动态电路,因此对于电路分析也带来了复杂。灵活应用电感、电容的特性,比如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可以帮我我们提高对于动态电路的认知能力。


  • 到底这个电路是如何振荡的?

  • 图1.1 焦耳偷电电路
  • 图2.1.1 逐步增加工作电压,电路从正弦震荡过度到多谐振荡
  • 图2.1.2 电路在工作电压0.6V下的正线震荡
  • 图2.2.1 当C1取222时,对应的T1,T2集电极电压,T2基极电压波形
  • 图2.2.2 电感充电与放电过程

标签: 121ku电感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