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主机-主板

主板构

所谓主板结构,是指根据主板上各部件的布局、尺寸、形状和电源规格制定的一般标准。所有主板制造商制造商遵循。主板结构分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以及BTX等结构。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板结构,已经淘汰;而且LPX、NLX、Flex ATX则是ATX国外品牌机多见变种,国内少见;E-ATX和W-ATX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主板;ATX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插槽较多,PCI4-6个插槽,大多数主板都采用这种结构;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简化版的结构,常被称为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多用于品牌机,配备小机箱;BTX这是英特尔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结构,但在流行之前被放弃并继续使用ATX。

芯片

主板的核心是主板芯片组,它决定了主板的规格、性能和一般功能。我们平日说865PE主板,865PE指主板芯片组。如果说CPU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心脏,所以芯片组将是整个系统的躯干。芯片组几乎决定了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这是因为CPU如果芯片组不能与多种型号和功能特性相匹配CPU良好的合作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

在传统的芯片组构成中,一直沿用南桥芯片与北桥芯片搭配的方式,在主板上可以发现它们的具体位置。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主板上CPU在插槽附近找到一个散热器,下面是北桥芯片。南桥芯片一般离开CPU远,常裸露PCI插槽旁边,块比较大;北桥芯片是系统控制芯片,主要负责CPU、内存和显卡之间的数据交换在与南桥芯片组成的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控制一些高速设备,如CPU、 Host bus等。主板支持什么?CPU,支持AGP北桥芯片决定了显卡的速度和内存的频率。北桥芯片的工作频率往往较高,因此南桥芯片的热量较高,主要决定了主板的功能,主板上的各种接口,PS/2鼠标控制,USB控制、PCI总线IDE以及主板上的其他芯片(如集成声卡、集成声卡)RAID归南桥芯片控制的卡、集成网卡等。随着PC随着架构的不断发展,北桥的功能逐渐发展CPU所包含的结构不断简化,甚至在芯片组中也不复存在

主要接口

硬盘接口:硬盘接口可分为IDE接口和SATA接口。在旧型号的主板上,多集成两个IDE口,通常IDE接口都位于PCI插槽下方,从空间上垂直于内存插槽(也有水平)。在新主板上,IDE接口大多减少甚至没有,代之以来SATA接口 [3] 。 软驱接口:用于连接软驱,主要位于IDE接口旁,比IDE接口稍短,因为是34针,所以数据线稍窄 [3] 。 COM接口(串口):大多数主板提供两个COM接口,分别是COM1和COM2.连接串行鼠标和外部Modem等设备。COM1接口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断号是IRQ4;COM2接口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断号是IRQ3。 [3] PS/2接口:PS/2接口的功能相对单一,只能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鼠标接口一般为绿色,键盘接口为紫色。PS/2接口的传输速率比COM界面稍快,但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绝大多数主板仍然配备了界面,但支持界面的鼠标和键盘越来越少,大多数外部制造商不再推出基于界面的外部产品,而是推出更多USB接口外设产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界面被广泛使用,许多用户即使在使用它USB也更愿意通过PS/2-USB转接器插到PS/2使用,加上键盘鼠标,每一代产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界面仍然使用效率很高,但在不久的将来,USB完全替换接口的可能性极高 [3] 。 USB接口:USB界面是目前最流行的界面,最多可支持127件外设,并可独立供电,应用广泛。USB接口可从主板上获得500mA支持热拔插的电流,真正实现即插即用。一个USB同时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设访问由四芯电缆连接,其中两个是正负电源,另外两个是数据传输线。高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外设的传输速率为1.5Mbps。此外,USB 2.最高传输率为480Mbps。USB 3.0已经出现在主板现和普及了 [3] 。

SATA接口:SATA的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接口)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在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中IDF Fall 2001大会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正式宣布SATA建立规范。SATA该规范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提高到150MB/s,比PATA标准ATA/100比50%高,比ATA随着后续版本的发展,/133也高出13%左右,SATA接口的速率还可扩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从其发展计划来看,未来SATA还将通过提高时钟频率来提高接口传输速率,使硬盘超频。

计算机主板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故障现象 从以上原理分析可以看出,计算机主板比较复杂,导致故障率高、故障现象复杂、故障点分散,主要有以下形式。 [5] (1)不触发故障。计算机不触发故障主要表现为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这种类型的故障主要是由于 ATX 电源故障也可能是由主板触发电路故障引起的。 [5] (2)黑屏故障。计算机黑屏是指显示器没有反应。在计算机故障现象中,计算机黑屏是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常见的原因有三种:内存或显示卡故障CPU 故障,主板安装不当。 [5] (3)死机故障。计算机死机故障主要表现为频繁的蓝屏或死机。这种类型的故障主要是由软件故障或计算机硬件故障引起的。例如,鲁大师和 BIOS 监测结果显示,计算机经常因监测而死亡 CPU 温度过高。 [5] (4)无法访问系统故障。这种故障类型的表现形式是系统无法逐步正常引导,导致系统文件故障或计算机硬盘故障。对于这种故障类型,系统重新安装或硬盘重新安装更多。 为在维修过程中能够尽快明确故障并制订有效的维修方案,可对上述故障现象进行分类。 [5] (1)根据故障现象是否固定,故障现象分为稳定性故障和不稳定性故障,其中不稳定性故障主要是由于部件老化、性能降低或接触不良,影响芯片的逻辑功能,呈现不稳定状态。如 I/O 插槽老化变形导致显卡与插槽接触不良,最终导致计算机出现不稳定的错误状态。稳定性故障主要是由短路、功能故障或电路断路引起,故障性能相对稳定。 [5] (2)根据故障现象的影响范围进行分类,将故障现象分为局部故障和全局故障。全局故障是指系统功能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完全丧失,如时钟发生器损坏会进一步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局部故障是指故障现象导致系统局部功能不能正常运行,故障以外的其他功能可以正常运行,如主板打印控制芯片故障,虽然在线打印功能不能正常使用,但不影响计算机其他功能的使用。 [5] (3)根据故障现象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将故障现象分为独立故障和相关故障。相关故障是指故障与其他类型的相关关系,实际表现为计算机主板各功能共同控制部分的故障,如软硬板子系统运行异常。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卡的功能控制相对分离,主板外设数据传输的控制部分多发生故障。独立故障是指负责主板独立运行功能的芯片损坏造成的故障现象。 [5] (4)根据故障源的类型,故障现象分为总线故障、部件故障和电源故障,其中总线故障是指总线控制或总线本身的故障。部件故障是指主板继承电路芯片、电容电阻等部件的故障。电源故障是指主板 3.3 V、 5 V、 12 V 电源与PowerGood 信号故障。 [5]

定主板自我保护

目前市场上的主板大多具有自动检测和保护功能,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压和电源异常,会促使其发生CPU 在超频、电压过高等情况下,主板会自动锁定并停止运行。主板自我保护锁定的具体表现是主板无法正常启动。针对这种故障现象,可以针对 CMOS 放电,然后启动加电。也可以长按,同时打开主板电源 RESET键,主板锁定可直接解除 [5] 。 显卡发出报警声 显卡发出一长两短的鸣叫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显卡损坏或松动。针对这一典型故障,可先打开机箱,重新安装显卡。安装前需要详细检查 AGP 插槽,明确其中是否存有小异物,有的话会导致显卡无法直接插接到位。对于语音报警装置的主板,需要仔细识别语音提示内容,根据内容准确找到故障点,解决故障。如果显卡完全安装后报警声未停止,则显卡芯片可能损坏,需要修理或更换。如果启动后有通过自检的提示音响,但显示器无法正常显示图像,显卡更换到其他主板后可以正常使用,则表明显卡与原计算机主板不兼容,需要立即更换显卡。 [5] 内存发出报警声 内存报警的声音特征是不断发出滴滴声,这是常见的,主要原因是内存接触不良。如果内存条不规范,由于内存条较薄,当内存插入内存插槽时,可能会留下一定的间隙;内存条金手指工艺差也是内存故障的重要原因。如果金手指表面镀金不良,使用一段时间后氧化层逐渐增厚,导致内存接触不良;如果内存插槽质量不合格,弹簧与内存条金手指接触不良,也是内存报警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故障类型,可以用橡胶清洁内存条金手指,去除内存条,重新插入,用热熔胶填充缝隙,改善氧化。需要注意的是,在移除和插入内存条的过程中,必须拔出主机的电源线,以避免意外烧毁内存。 [5]

#### 主板示意图

image

标签: 主板电容挡显卡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