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检查报告-专业、及时、全面的研究报告库
省时查方案-专业、及时、全面的营销策划方案库
如果你想选择2021年最热门的词,那就是元宇宙。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未来在哪里?如果你想参与Metaverse中国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未来十年科技发展将走向何方?两个顶级?VC分享他们的想法。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整理了10份与元宇宙相关的最热门报告。有兴趣的朋友记得下载。
11月19日,红杉数字技术全球领袖峰会在上海举行。红杉中国创始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国际科技产业大会的首次对话DST Global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
沈南鹏和尤里·米尔纳的对话围绕科技投资、科学探索、文化使命等维度展开。
现在元宇宙最大的应用是在游戏中,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尤里谈到了元宇宙的热门话题·米尔纳认为,元宇宙平台的建立需要大公司10-20年的投资,元宇宙的发展也对软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科技创业的主线之一。从电子商务,O2O、从移动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和硬技术,数字技术驱动的结构性机遇越来越成为创新和创业的核心驱动力。
红杉中国作为领先的风险投资机构,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医疗卫生等深科技、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组合已超过80%。
沈南鹏在谈到技术投资,以及未来的趋势时表示:“我们要做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同时探索星辰大海。”
DST投资覆盖全球,包括中国、北美、拉丁美洲、欧洲、印度和东南亚,那么你能从战略角度谈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前景吗?
我是从2000年开始创业的,那是我的第一家创业企业,2010年该公司成功上市,在此之后我就专注于做职业投资人。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过去十年里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对下一个十年的展望。
过去的十年是非凡的十年,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当我第一次投资时,全球技术公司的市值只有1万亿美元,现在是10万亿美元,是总市值的十倍。我还观察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市场上进入新企业的价值更大,一些传统企业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受益,价值也有所提高。在西方市场,70%的技术价值来自在线企业。他们从成立之初就从事技术服务;当然,也有一些传统企业已经成立了几十年,他们也在尝试调整,但这种调整可能无法捕获足够的价值。在中国,这一比例甚至更高,90%的技术价值是由纯技术企业创造的。
第二,回顾过去十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大部分价值都来自美国企业。事实上,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价值是由美国企业创造的,另外25%来自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取得了非常蓬勃的发展,成为数字时代的大国。
第三,还有一个有趣的维度来调查过去十年,即市场价值的一半来自非常成功的上市公司,如腾讯和谷歌;另一半来自初创公司和未上市公司。我认为这个比例可能会继续下去,没有理由相信它不会继续下去,所以这仍然是初创公司的好时机。
另一个观察维度是大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价值比例。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头部的5家技术企业占60%,接下来的15家占20%,剩下的占20%,所以是6:2:2。这样的金字塔还是很稳定的。整个体积在变化,但金字塔的形状没有变化,这对企业家意味着什么?如果想要获取大部分的价值,那么公司就要做大,如果你很长时间都无法做大的话,那可能只是在金字塔的底端做一个小企业。因此,为了更快地获得顶部更大的价值,我们应该尽可能快地扩大。
你刚才说的数字很有趣,这也是对包括中国企业家在内的初创企业创始人的一种鼓励。他们都有机会超越现有的大企业,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我们也很高兴听到中国是全球技术发展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时候人们会问我,小公司资源少,如何挑战有几十亿现金储备的巨头。我认为,尽管初创公司处于劣势,但他们挑战巨头的最大动力来自创始人的动机。创始人的动机转化为他们对公司所有权的精神,努力招聘最好的人才,并让他们共同持有公司股份。即使是最好的工程师也无法在这些大型成熟企业中获得足够的股权,所以这些创始人最有效的武器是给团队合理的股份,分享未来的成功。这是创业企业与巨头竞争最有效的武器。
我们谈到了最近的新趋势Facebook改名Meta,而且Metaverse也成了新兴词,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你怎么看?Metaverse是的?大约两年前,我记得我们一起看了电影《头号玩家》,讨论这可能是虚拟世界的未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沉浸在这个世界上。
是的,当我们看那部电影时,工程师们实际上是在创造相关的产品。现在元宇宙最大的应用是游戏,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当我们讨论的时候Metaverse我们需要先考虑几个问题:
首先,如果你想参加Metaverse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我认为Metaverse这些大公司只能创建平台,例如Facebook、腾讯,或其他大型成熟公司。因为真正建立一个核心平台需要大量的投资,每年投资数十亿美元或更多,并持续投资10-20年,我相信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Metaverse它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新的硬件开发,甚至需要新的处理器,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硬件投资。Metaverse需要使用大量的传感器现与人体的无缝合作和互动,模仿人类的动作,传感器必须足够小,不能打扰人们的正常动作,这本身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另一方面,Metaverse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需要围绕这些硬件开发大量的应用程序。
我们都期待着看到新的数据和新的应用程序。你投资了世界上许多知名公司,从小米、美团到中国公司Robinhood、Spotify等待欧美企业。您认为这些优秀的创始人CEO有什么共性?共同的特点是怎样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10家私营企业的估值达到了1000亿美元,我们很幸运地投资了8家。当然,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这样的公司,他们甚至可以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
但目前,通过我对这些企业的观察,我认为所有成功的创始人都有以下三个共性:
1.好奇心。当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足够长时,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好奇心不仅集中在他们成立的公司上,也集中在他们对广泛事物上。
2.结构化思维方式。依靠这种思维方式,他们不仅要深入了解用户,还要设计产品,知道如何构建组织,这种结构性思维可以同样应用于公司内外。他们中的许多人创造了独特的技术和产品,不仅是为了用户,也是为了员工和内部团队,帮助他们管理组织。
3.对人的理解。我们称之为心理学,因为我们需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同理心来吸引最好的团队成员和最好的工程师,了解不同人背后的动机,并根据不同的人进行调整。因为人背后的驱动力完全不同,我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心理学,我们才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我认为这三点远远超过了他们所从事的业务本身。
说到技术投资和未来趋势,我们要脚踏实地,探索星海。
几天前,红杉中国在上海捐赠了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这是一个鼓励世界各地原创基础研究的奖项。我知道你和一些企业家也获得了突破奖。所以我们想听听你为什么要创建这个奖项,你如何看待非营利性投资?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的职业生涯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可以说科学与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商界闲逛之后,我希望为科学做出一些贡献,所以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设立奖项。世界上有很多奖项,其中一些可能像诺贝尔奖那样重量级,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个奖项呢?
据我观察,虽然有些奖项更出名,但他们没有花太多时间进行宣传。科学家是文明进步的领导者,时代的英雄,推广或公共关系活动可以让这些科学家知道,所以我们不仅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奖(300万美元),而且在宣传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资,我们每年11月在硅谷举行颁奖典礼。
如今,该奖项也得到了许多创始人的支持,包括Facebook、毫无疑问,腾讯、谷歌和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全球奖项。我们的奖项也来自世界各地,分为生命科学、物理学和数学三个领域。但这个奖项的核心目的是推广这些科学家,我们制作了一些短片,数百万人在互联网上观看了颁奖典礼。我们宣传科学家的发现、发明,甚至为他们提供经济奖励,这就是我们科学奖的目的。
有多项目可能我们没有提,作为非盈利性的项目,它们都和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最早推出的一个项目是“Breakthrough Listen”,这是全球最重要的探测外星文明信号的研究项目,也就是探测来自外星人的信号,如果它们存在的话。我并不是假设它们存在,而是通过科学实验,并以非常严格的方式找出是否有任何无线电信号从外太空传给我们。因为如果另外一个文明确实存在,那么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无线电作为远距离通信成本最低的方式。因此,我们通过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包括参与此项目的中国射电望远镜,看看是否有任何来自宇宙的信号。
几个月前,我们发现了第一个有待进一步考证的信号,是来自于最近的半人马座Alpha星。在这个星球中可能会有生命存在,因为它的温度和地球很接近,我们还在继续研究这样的信号,同时也在看其他的投资,有些杂志已经发表了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这个话题仍然很神秘,同时也吸引着我们的兴趣。
第二个项目是“Starstruck”,这是一种以非常严格的工程方式开发星际间旅行技术的尝试。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索斯都在研究太阳系的旅行,埃隆·马斯克正在考虑去火星,而杰夫·贝索斯则更关注月球。但这些探索都是使用更传统的化学燃料技术在太阳系中旅行,我们也在看有没有其他的技术,可以用来让我们旅行得更远、更快,能够让人类前往外星旅行。
我刚才讲到了半人马座Alpha星,我们也在投上亿美元的基金,进行人类工程方面的挑战。看有哪些技术可以让我们以大约10%的光速去做星际旅行,能够让我们抵达比较近地系的,比如说千光年以外的星,而不是说更远的光年外的星,看需要哪些技术的储备。
“Breakthrough Listen”项目主要寻找外星文明,有哪些不同的做法?与早期研究这个方向的类似项目相比,这个项目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
最早是在60年代推出过这样的尝试,但现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比如射电天文望远镜,我们能够调动地球上全部的现有资源来研究我们的课题。过去的研究主要采用地球上已有的无线电射电望远镜,现在我们大概借用其1/4的时间和算力去研究课题,这个之前是没有过的,之前可能是很小的时间比例,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有软硬件结合的方法,我们现在有更加高量级的服务器,有AI来做信号的解读和处理。因为每秒钟传来的信号量是非常大的,只有AI才能帮助我们梳理这些信号的数据,试图找出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可以仔细观察的信号。
当下的确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时期,之前我们可能没办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因为现在有了AI这样的技术,给了我们更好的机会去探索外太空。您最近也写了一本书,叫Eureka Manifesto(《尤里卡宣言》,尤里卡是古希腊语,意为“我找到了!”“我发现了!”),很有意思的名字。能不能跟我们讲一下这本书您想传达什么样的观点,想跟我们的听众、读者传达什么样的信号?您谈到了整个文明的使命,是什么使命?
我过去20年一直在琢磨怎么写这本书,终于在过去一年半里,借疫情无法出行的时间,利用周末写成了。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我们每一个获得成功的组织,比如说成功的企业,都需要有自己的使命宣言,比如说谷歌的使命宣言是“把全球信息组织起来,让全球可及”,或者Facebook是“希望连接世界,给每个人发声的机会”。
如果你把我们的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实际上并没有提出过任何合理的使命,没有这一使命意味着我们无法共同作出重大的一致努力来实现某些目标。所以我问自己,如果现在给整个文明确立一个使命,这个使命会是什么。我提出了一个我认为可能的选择,那就是了解和探索宇宙。
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为有机、自然的使命。为什么说是非常有机的?因为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这是与生俱来就存在的使命。从4亿年前细胞分裂的第一刻开始,纯粹去探索宇宙的初心就已经存在,因为这是最优的生存策略。我们的细胞、多细胞生物体都是如此,还有哺乳动物、人类,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当然这也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试图去理解、领会,然后获得与其他物种间的竞争优势。我认为现在已经到达了这样的时刻:每个人都要思考能不能达成统一的使命,然后通过集体努力,去更好地追求这个使命,更好地探究、了解宇宙。
为什么这个使命非常重要?有些人可能会说不太务实,确实我们还存在很多棘手、紧迫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解决了这些我们才能去想这些更抽象、更远大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大家看过去500年的科学进步的话,它发生的背后都是因为一些非常纯粹的由求知欲推动的科学研究,科学家的求知欲带来了一些科技的突破和进步。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能用到手机,不需要有线缆,也是因为在19世纪有一位英国的科学家,叫做麦克斯韦,他预测无线电将会普及,于是带着纯粹的心态进行了探索。几十年之后,德国的一位科学家赫兹发现了这样的无线电波,有了无线电波之后,我们现在慢慢有了无线手机。如果没有他这种纯粹的智慧上的探索,或是只是有想法没动手的话,我们或许仍没有手机可以使用。
另外一个例子,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大概是在一百年前被提出的,当时不是因为已经有了一些应用,而是人们希望解决一些物理学中的现象。过了几十年后我们看到已经有人开始将量子力学应用在晶体管里了,而晶体管现在又被用在了电脑里。
以上这两个例子表明,如果我们在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再怀抱试图了解宇宙的使命,我们就能够在更深刻理解宇宙的同时去想出一些突破,这些突破可能是我们现在没办法想出来的,有些也会惠及人们,比如说现在的量子计算机,很多技术型企业都在做量子计算机的攻关。就是因为在100年前的求知欲推动着我们发明了量子力学,所以才使现在的量子计算机成为可能,所以在纯粹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之间总是有直接的联系。有时我们会失去这种联系,因为它没有得到清晰的解释和阐述,但这种联系确实存在,我们需要继续投资于基础科学,以寻找我们今天都无法想象的未来技术。
科学发现和创造的本意不是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但恰恰科学正是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短期和中期技术挑战的唯一方法,而且更像你所说的,是我们仰望星空、探求文明使命的唯一方法。
最后,给大家整理了“元宇宙”相关的热门报告,可以直接点击下面链接去下载(点击报告详情页下方的菜单-复制下载链接即可)。
发布机构:清华大学
收录时间:2021-09-22
报告页数:126页
发布机构:中信证券
收录时间:2021-11-04
报告页数:163页
发布机构:MMA
收录时间:2021-09-01
报告页数:45页
发布机构:得到
收录时间:2021-11-21
报告页数:74页
发布机构:开源证券
收录时间:2021-11-20
报告页数:57页
发布机构:东方证券
收录时间:2021-11-18
报告页数:91页
发布机构:伟门汤普森
收录时间:2021-11-22
报告页数:94页
发布机构:ITIF
收录时间:2021-11-16
报告页数:21页
发布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收录时间:2021-11-20
报告页数:14页
发布机构:易凯资本
收录时间:2021-09-15
报告页数:18页
更多相关干货报告可以到小程序省时查报告中搜索“元宇宙”、“创业”、“科技”、“创新”、“增长”、“投资”等关键词来查看并下载。
2021年10月十大热门报告盘点
华为项目管理金种子培训教材.pdf华为Mate Book X Pro上市数字传播方案.pptx2021社群运营策划方案.pptx【干货】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pdf2021抖音私域运营白皮书DTC模式如何引领消费品牌企业实现创新.pdf(附下载链接)
【干货】营销拓客思维导图24式.pdf2021中国AI商业落地市场研究报告.pdf某视频APP推荐策略详细拆解(万字长文)
华为到底在研发怎样的核心技术?
【视频】未来10年,普通人的赚钱机会在哪里?
关注我们
专业、及时、全面的行研报告库 |
长按并识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