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二章 物理安全

  • 物理安全技术主要是指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环境、场地、设备和人员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物理安全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机房环境安全
    • 通信线路安全
    • 设备安全
    • 电源安全

1、机房安全技术及标准

1,机房安全技术

  • 主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防盗报警、实时监控和安全门禁。
  • 机房的安全等级分为三个基本类别。
    • :计算机房安全要求严格,计算机房安全措施完善。
    • :计算机房安全要求严格,计算机房安全措施完善。
    • :计算机房安全有基本要求,计算机房安全措施有基本要求。

1、机房安全要求

  • 如何减少无关人员进入机房的机会何减少无关人员进入机房的机会。
  • 计算机机房所在建筑物的结构从安全的角度还应该考虑如下问题:
    1. 电梯和楼梯不能直接进入机房。
    2. 建筑物周围应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设施和防止非法进入的设施。
    3. 外部容易接近的进出口,如风道口,排风口,窗户和应急门等应有栅栏或监控措施,而周边应有物理屏障和监视报警系统,窗口应采取防范措施,必要时安装自动报警设备。
    4. 机房进出口应设置应急电话。
    5. 机房供电系统应将电源照明用电与计算机系统供电线路分开,机房及疏散通道应安装应急照明装置。
    6. 机房建筑方圆100m危险建筑物(危险建筑物主要是指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等的储存场所)。
    7. 机房内应设置标准更衣室和换鞋处,机房门窗应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
    8. 照明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2.机房防盗要求

三、机房三度要求

  • 又称三度。
      • 当温度超过规定范围时,每次升高,计算机可靠性下降。机房温度一般应控制
      • 机房的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40%~60%为宜。
      • 清洁度要求机房粉尘颗粒直径,每升空气平均含尘量

四、防静电措施

  • 防静电地板一般安装在机房内,地板和设备接地,使设备内积聚的静电迅速释放到地面上。
  • 机房内的专用工作台或重要操作台应有接地板。

5.接地防雷要求

  • 接地可以为计算机系统的数字电路提供稳定参考电位,既能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又能防止电磁信息泄露。

1,地线种类

    • 又称为,它是计算机系统的逻辑参考地,即计算机中数字电路的低电位参考地。数字电路只有”和“两种状态的电位差一般为
    • 直流接地电阻一般要求
    • 为避免计算机网络系统各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防止电磁信息泄露。
    • 即用金属体屏蔽设备或整个机房。金属体称为屏蔽柜或屏蔽室。
    • 金属体需要与地面连接,形成电路,为屏蔽体上的电荷提供低阻抗排放通路。
    • 一般屏蔽接地电阻要求
    • 机房内的人体本身、机房内人体的运动和设备的运行都可能产生静电,人体静电有时可达数千伏,直接接触设备或部件的导电部分很容易造成设备损坏。
    • 为消除静电的不良影响,可采取测试人体静电、接触设备前接触地线、释放电荷、保持一定室内温湿度等管理措施,也可采取防静电地板等措施。
    • 雷击产生的瞬时电压高达以上。
    • 避雷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将导线引导到地网或桩上,形成最短、最牢固的地面通道,即雷击地线。
    • 防雷击地线地网和接地桩应与其他地线系统保持一定距离,至少以上。

2,接地系统

  • 接地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本身和场地各种地线系统的设计和具体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主要考虑各自的作用,为避免相互干扰,分别通过地网或接地桩单独接地。很难实施。
    • 将计算机的单独接地,其他地共地。不常用。
    • 共地接地系统的地接地系统的出发点是建造另一个接地体,其接地阻力较小,以确保释放电荷迅速排放到地面上。
    • 优点:减少接地建设,各地独立,不相互干扰。
    • 缺点:直流地与其他地线共用,易受其他信号干扰影响。
    • 共用接地体,单独埋设。
    • 由于分开使计算机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 高层建筑目前施工都是光打桩,整栋建筑从下到上都有钢筋基础。由于这些钢筋很多,且连成一体,深入地下漏水层,同时各楼层钢筋均与地下钢筋相连,作为地线地阻很小(实际测量可)。由于地阻很小,可将计算机机房及各种设备的地线共用建筑地,从理论上讲不会产生相互干扰,从实际应用看也是可行的。

3,接地体

    • 垂直打入地下的接地金属棒或金属管是常用的接地体。用在土壤层超过厚的地方。金属棒的材料为刚或铜,直径一般为以上。
    • 在土质情况较差的情况下,可采用水平埋设金属条带,电缆的方法。
    • 金属条带应埋在地下深处,水平方向构成星形或栅格网形,在每个交叉处,条带应焊接在一起,且带间距离
    • 将金属板与地面垂直埋在地下,与土壤形成至少 0.2 m 2 0.2m^2 0.2m2的双面接触。深度要求在永久性潮土壤以下,一般至少在地下埋深。金属板的材料通常为,也可为。此方式已逐渐被地桩所代替。
    • 基础钢筋在地下形成很大的地网并从地下延伸至顶层,每层均可接地线。

4,防雷措施

  • 机房的外部防雷应使用吸引雷电流,并为其释放提供一条低阻值通道。
  • 机房内部防雷主要采取等技术措施,以及等方法,达到防雷的目的。

6,机房的防火,防水措施

2,机房安全技术标准

  •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2,通信线路安全

  • 用一种简单(但是比较昂贵)的高技术加压电缆,可以获得通信线路上的物理安全。通信电缆密封在塑料套管中,并在线缆的两端充气加压。线上连接了带有报警器的监视器,用来测量压力。如果压力下降,则意味着电缆可能被破坏了。
  • 光纤通信曾被认为是不可搭线窃听的,光纤没有电磁辐射,所以也不能用电磁感应窃听,但是光纤的最大长度有限制,长于这一长度的光纤必须定期地放大(复制)信号。这就需要将信号转换成电脉冲,然后再恢复成光脉冲,继续通过另一条线传送。完成这一操作的设备(复制器)是光纤通信系统的安全薄弱环节,因为信号可能在这一环节被搭线窃听。有两个办法可解决这一问题:距离大于最大长度限制的系统之间,不采用光纤线通信;加强复制器的安全,如用加压电缆,警报系统和加强警卫等措施。

3,设备安全

1,硬件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1, 硬件设备的使用情况

  • 要根据硬件设备的具体配置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硬件设备的操作使用规章,并严格按操作规章进行操作。
  • 建立设备使用情况日志,并严格登记使用过程的情况。
  • 建立硬件设备故障情况登记表,详细记录故障性质和修复情况。
  • 坚持对设备进行例行维护和保养,并指定专人负责。

2,常用硬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电磁兼容和电磁辐射的防护

1,电磁兼容和电磁辐射

  • 电磁干扰可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
    • 一条是电子设备辐射的电磁波通过电路耦合到另一台电子设备中引起干扰。
    • 另一条是通过连接的导线,电源线,信号线等耦合而引起相互之间的干扰。
  • 电磁兼容性就是电子设备或系统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互相兼顾,相容的能力。

2,电磁辐射防护的措施

  • 防护措施主要有两类
      • 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加装滤波器,减少传输阻抗和导线间的交叉耦合。
        • 对设备的金属屏蔽和各种接插件的屏蔽,同时对机房的下水管,暖气管和金属门窗进行屏蔽和隔离。
        • 利用干扰装置产生一种与计算机系统辐射相关的伪噪声向空间辐射来掩盖计算机系统的工作频率和信息特征。
  • 为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主要的措施有等,其中屏蔽是应用最多的方法。
      • 电磁波经封闭的金属板之后,大部分能量被吸收,反射和再反射,再传到板内的能量以很小,而保护内部的设备或电路免受强电磁干扰。
      • 滤波电路是一种无源电路,可让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信号通过而阻止其他频率的电信号,从而起到滤波的作用。
      • 采用铁氧体等吸波材料,在空间很小的情况下起到类似滤波器的作用。
      • 将系统内的电路采用隔离的方法分别处理,将等隔离开,单独处理,从而减弱系统内部和系统向外的电磁辐射。
      • 不仅可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可使屏蔽体,滤波器等集聚的电荷迅速排放到大地,从而减少干扰。

3,信息存储媒体的安全管理

  • 存放有业务数据或程序的磁盘,磁带或光盘,应视同文字记录妥善保管。必须注意防磁,防潮,防火,防盗,必须垂直放置。
  • 对硬盘上的数据,要建立有效的级别,权限,并严格管理,必要时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数据安全。
  • 存放业务数据或程序的磁盘,磁带或光盘,管理必须落实到人。
  • 对存放有重要信息的磁盘,磁带和光盘,要备份两份并分两处保管。
  • 打印有业务数据或程序的打印纸,要视同档案进行管理。
  • 超过数据保存期的磁盘,磁带和光盘,必须经过特殊的数据清除过程。
  • 凡不能正常记录数据的磁盘,磁带和光盘,需经测试确认后由专人进行销毁。
  • 对需要长期保存的有效数据,应在磁盘,磁带和光盘的质量有效期内进行转存,转存时应确保内容正确。

4,电源系统安全

标签: 阻抗式颗粒传感器t形网络电阻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