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字,预计学习时间
分钟
9月19日20时,华为德国慕尼黑新产品发布会如期到来,推出年度手机HUAWEI Mate30系列,全新HUAWEI WATCH GT2.65英寸华为智能屏等新产品。
在众人的关注下,他来了,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带着引以为傲的宝贝亮相。
这次华为Mate30系列可谓看点满满,主要分为: Mate30、Mate30 Pro还有专门设计的Mate30 RS保时捷设计手机。 他们无疑是这次新闻发布会的领袖花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外观上, 产品以新视角重构设计为口号,成为华为Mate30系列的一个核心卖点。 对比前代,Mate30系列继续升级美学体系,改变硬汉形象,因为超曲面环屏的加入而变得更加柔和。 以Mate30 Pro为例,这款6.53英寸曲面屏幕的侧角为88度,覆盖整个手机前部,延伸到两侧框架,有效降低机身宽度,提高柔软度,突出视觉效果,使手机前部看起来像玻璃,晶莹剔透。
乍一看,前屏没有边框。
Mate30和Mate30 Pro屏幕分别为6.62英寸和6.与53英寸相比,机身为53英寸iPhone11系列更窄,更容易握持。
华为新机和iPhone对比
两者正面均采用刘海屏幕设计。 刘海自然是支持3的原因D结构光了,通过3D面部识别镜头,人脸解锁更安全更快。 此外,为了增加屏幕面积,采用磁悬挂声取代传统听筒设计,减少刘海面积。
刘海中有许多传感器
为了突出柔性屏幕的流线感和完整性,华为删除了它Mate30 Pro侧音量键,只保留一个狭长的电源键,简单而一气呵成。
侧面非常简单舒适
有些朋友会担心,那么如何调整声音呢? 别担心,华为有一个侧屏触摸。环屏边缘可以定制音量来调整滑块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设置和实现用户习惯于使用左右音量键。 华为Mate30 Pro甚至可以学习用户握手机的习惯,根据当前姿态智能启用侧屏触摸。 为了使音量键感觉更像物理键,华为在调整音量时通过线性电机模拟振动,提供触觉反馈,使虚拟按钮操作看起来像真正的按钮。
侧屏触控
此外,两款手机都添加了屏幕指纹解锁。 屏幕指纹识别系统来自汇顶技术,安全性更高,通用性更好,适用于移动支付等场景。
可以说真的做到了 “环幕视界,画面如流水蔓延出屏幕,焕发未来光感,不设边界方能突破边界。 ”
同时也达到了发布会中,余承东反复提及的 超级沉浸式 标准。
此外,Mate还采用了30系列IP68级2防尘防水,Mate30Pro采用IP68级防水防尘设计,Mate30则是IP53级防水,全面保护,能从容应对各种环境。
风雨中,处变不惊,杯盏间,临危不乱。
Mate30Pro除了已知的星河银、翡翠、罗兰紫和亮黑色外,还增加了丹霞橙和森林绿两种新颜色,均提取自然光谱颜色,并添加了素食皮革(vegan leather)这种新材料,聚光与美,为你洞察经典与先锋交织的未来。
六种 配色
下面是现代手机不能不提的 拍照和摄影技能 ,各大厂商都在此方面下足了功夫,做足了功课,成为除性能和外观外,又一大衡量标准。 而华为近几年在拍照和摄影方面无疑是最强的领军者,遥想上半年P30系列带给大家的震惊,Mate30系列更是精益求精。
拍照方面, 华为Mate 30后置超感光三摄,分别是1600万像素超广角相机、4000万像素广角超感主相机和800万像素长焦相机,而华为Mate 30 Pro则配备4000万像素电影摄像头(超广角,f/1.8光圈)+4000万像素超感光摄像头(广角,f/1.6光圈,支持OIS)+800万像素长焦摄像头(f/2.4光圈,支持OIS)+3D深感摄像头,支持自动对焦。 1/1.7英寸大型传感器,采用RYYB滤色阵列,将绿色像素替换为黄色像素,使后者能够同时透过红光、绿光,从而在像素层面增加40%的进光量,让暗光夜景清晰明锐。
全新的拍照系统
最高可实现ISO 409600,成为目前为止全球照相感光能力最强的手机,夜景拍摄能力超强。
非凡拍摄
同时,Mate30 Pro为超感光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加入OIS光学防抖。 OIS马达与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协作,实时计算机身动态变化,推动镜组抵消抖动,以此提升稳定性和成片率,获得稳定画面。 OIS光学防抖与AIS智慧防抖相配合,在长曝光、抓拍时候都拍出清晰的画面。
此外,前置和后置都加入了3D深感摄像头,可在拍摄时实现画面纵深的测距,借助这颗3D深感摄像头,华为Mate30 Pro可分离主体与背景,实现高精度的发丝级抠图、渐进式虚化。
前置也有3D镜头
在视频拍摄方面, 余承东将华为Mate30 Pro的影像系统称为四摄“电影级”镜头,电影摄像头能够拍摄4K HDR视频,保留超高动态范围; 可实现手机摄像迄今最出色的视频感光度ISO 51200,最高帧率7680fps,媲美专业电影摄像机。
和友商对比视频拍摄
官方数据称,即便环境照度低至0.3 lux,也能拍摄夜景视频。 还可实现960fps高速摄影,甚至可拍摄最高7680fps超高速摄影,每秒拍下7680个瞬间,实现真正的记录生活每一瞬间。
华为Mate30轻松捕捉蜂鸟翅膀
这些都源于麒麟990的高性能和全新ISP的图像处理能力。
余承东自信满满的表示,华为Mate30Pro可以“重构摄影想象”。
此外,华为还向配件和软件合作伙伴 开放相机接口 ,讲解了Mate30系列搭配大奖OSMO手机云台等配件的与之配合的场景,让人们行走时也能拍摄稳定流畅的视频。
配件合作
系统方面, 由EMUI 10引导新设备。 这版系统增添了深色模式,提供深色模式引擎,让第三方App也适配深色模式,提高了用户在夜间看屏幕时的舒适感。 另外,在熄灭屏幕的“流畅动效”上,手可以不用碰到屏幕悬浮操作,如隔空拇指握抓截屏等。
深色模式
系统在终端协作方面, 促进了“多屏协同”紧密合作。 尝试从系统底层打通Windows和Android之间的次元壁,实现了华为笔记本MateBook与华为手机的协同操作、数据流转和多屏操控。
用户可以通过HUAWEI Share轻轻一碰,或者通过靠近连接及二维码扫描连接两种方式实现快速连接。 手机和MateBook建立连接后,手机操作界面实时同步显示在MateBook屏幕,可在MateBook玩手机应用,编辑手机文档内容,还可手机电脑跨系统拖拽图片、文档、视频等,快速实现资源共享等。 支持图库、文件管理器、邮件、备忘录等应用的双向拖拽。
跨终端协同工作
充电方面, 在闪充和续航方面,华为可以说是无人能敌了。 新系列中,Mate30具备4200毫安时电池,Mate30Pro则为 4500毫安时。 两者都支持27W华为无线超级快充。 并且均采用石墨烯薄膜散热系统,在5G系统下有优秀的散热能力,让电池续航有所延长。 同时,华为还随手机一起发布了华为40W超级快充移动电源和40W超级快充车载充电器,配套齐全。
各种充电方式
接下来是不得不说的5G方面, 还记得前段时间iPhone 11系列未上5G的新闻引发N多争议,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网络速度的需求不断膨胀,5G似乎已经成为近两年手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人们对它的高度关注不亚于对马云财富的渴望。
作为Mate30系列最大卖点,余承东将Mate30 Pro称为“全球首款第二代5G手机”(在此之前,华为已经推出过一部5G手机)。 其在5GSoC单芯片内实现了2G/3G/4G/5G全网通、NSA/SA双模、FDD/TDD全频段、5G+4G双卡。 双待等功能。
在上述技术的支持下,Mate30系列仅需几秒即可下载电影和游戏数据包,令用户体验到超低时延的云游戏、视频直播。
“很遗憾,刚刚发布的iPhone11 Pro Max还不支持5G网络。 ”现场,调皮的余承东还不忘调侃一下友商。
各手机5G对比
华为Mate30系列支持8个5G的频段,内部放入了21颗天线,其中14颗天线支持5G链连接。 跟4G相比,华为5G速度比4G了50%,说到这,余承东不忘演示Mate 30 Pro在中国移动的5G下行速度跑分对比视频。
华为跟三星5G手机对比网速
“相信会为大家带来极致5G体验”。
这些都得益于Mate30 Pro所采用的麒麟990 5G芯片。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款“最强芯片”的真容。
麒麟990 5G是华为推出的全球首款旗舰5G SoC,是业内最小的5G手机芯片方案。
5G芯片
基于业界最先进的7nm+ EUV工艺制程,首次将5G Modem集成到SoC芯片中,面积更小,功耗更低; 率先支持NSA/SA双架构和TDD/FDD全频段,充分应对不同网络、不同组网方式下对手机芯片的硬件需求,是业界首个全网通5G SoC。
5G芯片
基于巴龙5000卓越的5G联接能力,麒麟990 5G在Sub-6GHz频段下实现领先的2.3Gbps峰值下载速率,上行峰值速率达1.25Gbps,带来业界最佳5G体验。
是首款采用达芬奇架构NPU的旗舰级SoC,创新设计NPU大核+NPU微核架构,NPU大核针对大算力场景实现卓越性能与能效,业界首发NPU微核赋能超低功耗应用,充分发挥全新NPU架构的智慧算力。
CPU方面, 麒麟990采用2个大核+2个中核+4个小核的三档能效架构,最高主频可达2.86GHz。 GPU搭载16核Mali-G76,全新系统级Smart Cache实现智能分流,有效节省带宽,降低功耗。 游戏方面,麒麟990 5G升级Kirin Gaming+ 2.0,实现硬件基础与解决方案的高效协作,带来业界顶级的游戏体验。
对比
拍照方面, 麒麟990 5G采用全新ISP 5.0,首次在手机芯片上实现BM3D(Block-Matching and 3D filtering)单反级硬件降噪技术,暗光场景拍照更加明亮清晰; 全球首发双域联合视频降噪技术,视频噪声处理更精准,视频拍摄无惧暗光场景; 基于AI分割的实时视频后处理渲染技术,视频画面逐帧调节色彩,让手机视频呈现电影质感。 这点在夜景拍摄上凸显的淋漓精致。
HiAI开放架构2.0再度升级,框架和算子兼容性达到业界最高水平,算子数高达300+,支持业界所有主流框架模型对接,为开发者提供更强大完备的工具链,赋能AI应用开发。
余承东表示,麒麟990 5G芯片是截至目前麒麟系列芯片的巅峰之作。
自2014年,每年保时捷设计都会与华为合作,推出一款特别设计的手机。 截止目前,双方已合作打造了5款手机。 设计宗旨: 在手机中呈现跑车的速度,呈现一种独特的审美产品。
发布上,保时捷设计公司高管一如既往的走上舞台,再次带来与华为合作的手机新品“华为Mate30 RS保时捷设计”。
华为Mate30 RS保时捷设计手机
华为Mate30 RS保时捷设计有两种配色,黑色或红色作为主体相互交织,也是皮革与玻璃两种材质的融合,中轴条带设计灵感源于跑车,奢华真皮材质,防水防尘,与之匹配的手机壳也有一个中轴带,可以展开作为手环和支架。
这款手机采用的也是麒麟990芯片,存储搭载组合为12GB+512GB。 不管在外观还是性能上,都是目前最好的安卓手机。
配套手机壳
户外生存能力超强的华为WATCHGT 2
手机之后,在户外具备出色生存能力,超强续航能力以及防水性能的WATCH GT2来了,有42和26毫米两款。
华为WATCH GT手表
这款手表搭载了华为麒麟A1芯片,正是华为在IFA展会前发布的全新芯片系列,通过将蓝牙处理单元、音频处理单元、App处理单元和独立的电源管理单元“合而为一”的方式,实现了4.3x4.4毫米的小巧尺寸”,并可以植入到任何小型可穿戴设备中。
搭载A1 支持蓝牙5.1
据悉,麒麟A1芯片是首款支持蓝牙/低功耗蓝牙双通道5.1标准的系统级芯片。 其蓝牙处理单元拥有4Mbps的文件传输速率,比传统蓝牙数据吞吐快2.5倍,而物理带宽更是高达6.5Mbps,比传统蓝牙快2.8倍。 拥有高效稳定的连接性能和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强劲的音频处理能力、支持智慧自然的人机交互。
内置麒麟A1芯片
同时,华为WATCH GT2配备的OLED显示屏也有助于延长续航时间。 其中46毫米版本屏幕分辨率为454×454像素,而42毫米版本的分辨率为390×390像素,两种规格的像素密度均为326ppi。 46毫米版本甚至可以实现最长14天的使用时间。
此外,华为WATCH GT2还内置大量运动检测相关部件,包括GPS、活动心率,甚至气压监测。
在手表设计方面,华为已于9月4日,向EUIPO(欧盟知识产权局)提交了9项关于手表的新专利,每项专利都展示了华为手表表盘的设计界面。
多种款式图
款式多样,随心搭配,总有一款适合你。
华为智慧屏: 不当“低头族”,大屏终端带你走进智能家居时代
“将手机的功能放大到屏幕上,让‘屏’重回家庭的核心”。 是华为智慧屏的设计理念。
在屏幕上,华为智慧屏可分为65和75英寸两款大屏,均采用色彩最纯净的量子点光源作为背光源,实现全色域显示,色域覆盖率高达100%NTSC。 两段式设计,机身最薄处为6.9毫米,与华为P30Pro手机厚度相当,可谓是真正的超级屏。
华为智慧屏
外观上, 最显眼非Soundbar莫属。 据官方介绍, Sound bar在铝合金上打磨出13440个出音孔,不仅美观,还能完美适配声音效果。 并且在扬声器中间,华为智慧屏还加入了小艺炫屏,在开机、播放音乐时会根据不同工作状态变换颜色。
同时,智慧屏顶部还搭载了一颗升降式AI摄像头,来支持拍照、视频通话、多屏互动等。
华为智慧屏有一颗弹出摄像头
在投屏上, 华为智慧屏只需要轻轻一碰遥控器,便可以完成手机的投屏。 针对爱玩游戏的小伙伴,华为通过系统底层优化,专门将投屏延迟做到了60帧/秒的高帧率投屏。 通过华为智慧屏App,我们还可以用手机控屏,让你的华为智慧屏画面镜像显示到手机之上,远程操控智慧屏。
声音上, 华为智慧屏采用8+1个音频单元方案共65W,实现了6个可独立控制的音频通道,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华为智慧屏还打造了独享模式,通过定向发声、人声增强、智能降噪三种功能为用户提供特有的观影体验。
8+1个音频单元方案
此外,华为智慧屏还加入传统大屏产品必备接口,如HDMI、USB 3.0、视频输入、网络输入、SPDIF、无线输入接口等。
最后附上大家最关心的价格:
华为Mate30 (8+128GB版本)定价799欧元,未含税约合人民币6260元;
华为Mate30 Pro (8+256GB版本)定价1099欧元,未含税约合人民币8617元;
华为Mate30 RS保时捷设计(12+512GB版本)定价2095欧元,未含税约合人民币16428元。
一般华为国外价格都会高于国内,期待下周国内发布会上,价格上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注:数据与图片来源——华为发布会B站直播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
ACL2018论文集50篇解读
EMNLP2017论文集28篇论文解读
2018年AI三大顶会中国学术成果全链接
ACL2017 论文集:34篇解读干货全在这里
10篇AAAI2017经典论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