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单片机最小系统

由于单片机正常工作需要一个时钟,因此就需要在其晶振引脚上外接晶振我们使用的STC89CXX 单片机晶振引脚18 和19 脚),至于需要多少晶体振动,这取决于你使用的单片机们用的是51单片机,时钟频率可以是0-40MHZ 上运行,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选择12M(适用于计算延迟时间)或11.0592M(适合串口通信)。如下图所示:晶振电路:

如果将晶体振动直接连接到单片机晶体振动引脚,则发现系统工作不稳定。这是因为晶体振动的瞬间会产生一些电感。为了消除电感带来的干扰,可以在晶体振动的两端添加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的选择需要无极性,另一端需要共享。电容值根据选定的晶体振动大小确定,通常电容可以是10-33PF 在值范围内选择。我们用33PF 电容。这构成了晶振电路。单片机只有保证晶振电路稳定,才能继续工作。

我们知道单片机引脚中有一个RST 和STC89CXX 单片机是高电平复位,所以只需要保持引脚高电平一段时间。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一种是按键手动复位,另一种是电源打开后自动复位。手动复位由按钮和电容电阻组成,使用按钮的开关功能进行复位。按下按钮后VCC 直接进入单片机RST 引脚,松开后VCC 断开,RST 被电阻拉到低电平。这一合一开启实现了手动复位。主要采用自动复位RC 由于电容隔离,充放电功能已打开,VCC直接进入RST,然后电容器开始慢慢充电,直到充电完成RST 被电阻拉低。这样起到上电复位的作用。我们在这里手动复位。在系统崩溃之前,我们很难操作复位。复位电路如下图所示:

51 单片机是高电平复位,即J32 端子上会有一个黄色的跳线帽RST 和HRST,当按下按键RSTK1,VCC 直接连接到RST 复位脚,VCC 是高电平所以系统复位。如果所使用单片机需要低电平复位,即将J32 黄色跳线帽短接端子RST 和LRST,按下按钮RSTK1,VCC 输入到Q2 三极管基级,Q2 截止,此时LRST 低电平复位。

STC89CXX 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为3.3-5.5V 我们通常使用范围5V 直流。将电源连接到芯片电源的引脚。开发板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

JP4 可用于火牛接口5V 直流(电流2A 适配器可以接入,然后通过3.3V 稳压芯片转成3.3V,最终到J35 端子处,J35 51用于切换系统电源 单片机,系统电源为5V,因此J35 端子上的黄色跳线帽会短接2、3脚,此时VIN 即为5V。如果对于系统电源要求3.3V 单片机,是的J35 此时端子需要短接1、2,VIN 即为3.3V。还预留了开发板P3 和P4(5V/3V/GND)端子,这些端子可以很容易地连接到外部模块。火牛接口不仅可以用于开发板,还可以用于开发板USB 口供电。其电路为下载电路。

程序应该通过上位机烧写到单片机中(PC 编译器生成的机器)及相应的软件

xxx.HEX 文件通过单片机串口写入。我们知道现在没有笔记本电脑RS232 使用接口USB 转TTL 建立串口电平芯片PC 数据传输通传输通道。通常使用CH340G 或者CH340C 完成电平转换的芯片。CH340G 需外接12M 晶振,而CH340C 内部有自己的晶体振动,因此不能连接外部12M 晶振。在开发板上使用CH340C 芯片。开发板下载电路如下图所示:

本电路是普中自主开发的一键自动下载电路,无需冷启动。主要依靠上位机软件(PZ-ISP)控制CH340 芯片的RTS 和DTR 然后输出脚MOS 管Q3 断电后自动上电,完成冷启动。

从上图可以看出,USB1 接口是程序下载接口,D-和D 连接到CH340 芯片的D-和D ,然后CH340 芯片的串口TXD 和RXD 管脚连接到单片机的串口(P3.0、P3.1)上面,是直接连接到单片机串口,而是通过J39 和J44 黄色跳线帽在端子上(TXD-U 和TXD 短接,RXD-U 和RXD 短接)转接。这不仅可以让开发板这样做USB 接口下载程序还可以防止单片机串口CH340 这样,开发板也可以被视为干扰USB 转TTL 也考虑了模块的使用和设计WIFI、不干扰蓝牙等模块与串口通信。

USB1 接口不仅可以作为程序下载口,还可以作为串口通信口,因为它本身就是串口下载。同时也可以作为电源供电口看到USB1 的管脚1 就是5V电源脚,可直接使用开发板USB 线来供电,如果提供的USB 如果线路有问题,可以使用安卓手机数据线,接口兼容。当电源开关打开时,电源指示灯DP1 即将点亮,说明系统电源正常。

本文转自微信官方账号:iNew实验室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标签: 51对射光电传感器pz三极管2p4m三极管dp3080三极管j112g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