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是每个弱电系统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综合布线系统的知识。今天,我们将分享135个综合布线系统的专业知识。
正文:
1、1000BASE-T:目前的局域网标准用于在5级以上双绞线电缆上执行1万条 Mbps以太网,另见千兆以太网。
2、100BASE-T:100Mbps以太网的双绞线版本需要5种以上的双绞线电缆 3、10BASE2:又称"细缆网络"。基于细(RG58)同轴电缆10 Mbps以太网。 4、10BASE5:又称"粗缆网络"。基于粗同轴电缆的10 Mbps以太网。 5、10BASE-T:基于双绞线(3级及以上)的10级 Mbps以太网。 6、110 连接器:常用的绝缘位移连接器 (IDC),采用模块插座、配线架和交叉连接。 7、3270 (IBM):一种大型计算机。起初是在RG62同轴电缆运行,现在一般在非屏蔽双绞线上运行。 8、 66 Block:一种传统的交叉连接系统,功能与AMP 110Connect XC类似。 9、AS/400 (IBM):一种中型计算机系统。最初在双轴电缆上运行。现在,介质平衡转换器通常用于非屏蔽双绞线。 10.衰减:信号通过布线系统时失去的能量。 背板:指固定在电信机柜壁上的胶合板。用于安装交叉连接。 12.主电缆:建筑物各楼层或公园各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电缆。 13.平衡转换器:连接同轴或双轴电缆设备的转换器 14、BNC:同轴电缆连接器。 15、3类:双绞线电缆、连接器和系统性能的一个等级。规定适用于10 Mbps速率以下的16Mhz语音和数据应用。 16、5类:双绞线电缆、连接器及系统性能等级。规定适用于155 Mbps(或者1000 Mbps)速率以下的100Mhz语音和数据应用。 17、5e类别:也叫超5类。双绞线电缆、连接器和系统性能的等级。规定适用于1万 Mbps速度及以下100Mhz语音和数据应用。 18、6类:双绞线电缆、连接器及系统性能等级。 MHz以下带宽性能规定。 19.信道:整个水平布线系统。计算机与电信柜内网络交换设备之间的每个连接组件不包括设备连接。 20、Coax:coaxial(同轴)缩写。带编织屏蔽的单导线电缆。80年代用于数据传输。现在一般都是UTP(非屏蔽双绞线)更换。但仍用于视频传输。 21点:一种可将水平布线分为两部分的互连设备。用于区域电缆连接。 22、交叉连接(XC):用于连接两组电缆(如水平电缆和主电缆)的连接硬件。AMP110Connect XC。 23.数据速率:传输数据的速度按每秒比特测量,特定网络(或其他设备)。 24、dB:decibel(分贝)缩写。电压或电流的对数比。 延迟偏差:电缆或系统中最慢、最快的线对之间的传输延迟差。 26.下线:指工作区域内的水平布线电缆,如"这个工作区有100条线下。" 27、ELFEXT:等效远端串扰。一种针对布线系统衰减的方法 FEXT(远端串扰)测量方法。 28、超5类:又称5类e类别。又称增强5类。双绞线电缆、连接器和系统性能的等级。规定适用于1万 Mbps速度及以下100Mhz语音和数据应用。 29.以太网:最常用的网络协议。协议是一套用于数据通信的规则。最初基于总线布局。 30、F 连接器:通常用于视频传输(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31、FEXT:远端串扰。系统远端传输线对附加在接收线对上的干扰噪声。 32、Gbps:数据速率。每秒千兆比特。一千兆比特等于10亿比特。 33.千兆以太网:以太网最新(1999)和最快版本。数据速率为1万 Mbps,即每秒1千兆。 34布线:包括工作区接线口、分布式电缆和电信间的连接硬件。 35、集线器:网络设备,通常位于所连接的电信柜。 36、IDC:绝缘位移连接。电缆绝缘可单独连接。绝缘层不需要提前剥离。 37、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组负责制定局域网标准和城域网标准。 38、IEEE 802.通常指以太网。网络协议。 39、IEEE 802.5:通常指令牌环网。网络协议。 阻抗:导体中交流电流的总阻力。 41、跨接线:通常指用于交叉连接的无皮双绞线对。 42、Kbps:一种数据速率。即每秒千比特。 43、LAN:局域网。局限于一个建筑甚至一个楼层。大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或主干网连接几个局域网。 44、LINK:工作区与电信间端接点在水平布线系统上。 45、Mbps:数据速率。即每秒兆比特或百万比特。 46、MHz:兆赫。每秒百万周(赫兹)。电缆系统规定的频率或频率范围(带宽)。 模块插座:双绞线标准插座连接器。"电话插座"。 模块插头:用于双绞线的标准插头连接器。"电话插头"。 49、MT-RJ:小型双光纤连接器。 50.多模:一种光纤类型,光通过多种路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 51.多用户插座:支持多用户设计的工作区信息插座。"多用户电信插座组件",即MUTOA。 52、MUTOA:见"多用户插座"。 53、NEXT:近端串扰。设备接收线附加设备传输线路上的干扰噪声。 54、NIC:网络接口卡PC连接网络。 节点: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56.插座:工作区域水平电缆端接点。 57.跳线:两端(通常)有插头的电缆附件。用于交叉连接。 58.配线架:机架固定面板 (通常19英寸宽) ,包含连接硬件。用于电缆组与设备之间的连接。 59、PBX:专用交换分机。现场电话交换机。执行电信功能。 60、Plenum:室内空气循环部分。这种地方需要增压通风电缆。 61.功率和:各种干扰源的总噪声。NEXT(近端串扰)和 ELFEXT(远端串扰)标准。 传输延迟:通过电缆或系统使用信号的时间。 传输延迟偏差:电缆或系统中最慢、最快的线对之间的传输延迟差。 64、PS ELFEXT:见"功率和"和 ELFEXT。 65、PS NEXT:见"功率和"和 NEXT。 冲压:涉及 IDC 用于连接器和端接的方法。 机架:用于固定电信柜内的接插板、外壳及设备。通常宽19英寸,高7英寸。 68.回波损耗:由于布线系统的阻抗变化,反射回传送器的信号测量值。 69、Riser:连接各楼层电信间垂直状态的主干线路由竖井连接 70、RJ11:6位模块插座的配线模式。参考插座本身。 71、RJ21:25线对对(AMP CHAMP)连接器的布线模式。参照连接器本身。 72、RJ45:8位模块插座的配线模式。参考插座本身。 73、SC 连接器:双向光纤连接器。标准连接器符合568电缆标准。 单模:一种光纤类型,光以单一路径通过。以激光为光源。 75、ST 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的接口。符合568标准的可选连接器类型。 76、STP:屏蔽双绞线。2线屏蔽150欧姆电缆。 77.交换机:网络集线交换设备。比共享集线器提供更高的带宽。 78、System/3X (IBM):AS/400计算机处理器。 79、T568A和B:8位模块插座两个标准线序模式。 80、Telco:telecommunications(ortelephone company)(电信或电话公司)的缩写。 81、Telco 连接器:见 25线对 (AMP CHAMP) 连接器。 82、Telecom closet :电信室。安装水平电缆端接点的装置。还可包括局域网电子设备。 83.粗电缆网:粗同轴电缆网运行IEEE 10BASE5.10 Mbps 以太网。 84.细电缆网:在细同轴电缆网运行(RG58)的IEEE 10BASE2.10 Mbps 以太网。 85.令牌环网:基于令牌传送环的网络协议。 86.双绞电缆:由数对绞线制成的电缆。 87、UTP: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由数对绞线制成的电缆。 88间:见电信间。 89、工作区:用户通讯设备所在的地方。布线系统上接线口与设备之间的部分。 90.区域电缆:建筑概念。该概念将水平电缆分为两部分。整个水平电缆在移动、添加和更换时无需更换。 91.应用系统:应采用某种方式传输信息的系统,可在综合布线上正常运行。 92、线缆:线缆是指与信息技术设备相连的电缆、光缆及各种软电缆。 93.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是由电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可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不包括应用系统中的各种终端设备和转换装置。 94.建筑群和公园:由一个或多个建筑组成的区域。如学校、工厂、机场、社区或军事基地。 95.建筑物干线电缆和光缆:连接建筑物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的电缆和光缆。这种电缆和光缆也可以用来直接连接同一栋楼的两个楼层配线架。 96.建筑群干线电缆和光缆:连接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配线架的电缆和光缆。这种电缆和光缆也可以用来直接连接不同建筑之间的建筑配线架。 97、水平电缆、水平光缆:连接楼层配线架与信息插座之间的电缆、光缆。 98、设备电缆、光缆、软线:将应用系统的终端设备连接到配线架的电缆、光缆组件。 99、工作区电、光缆、软线:在工作区内,把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电缆、光缆组件。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一般称为软电缆或跳接线。 100、电缆单元、光缆单元:型式和类别相同的电缆线对或光纤的组合,电缆单元可以带有屏蔽层。 101、非屏蔽双绞电缆、对绞电缆:由非屏蔽线对组成的电缆(简称非屏蔽电缆)。当有总屏蔽时,称作带总屏蔽的非屏蔽电缆。 102、屏蔽双绞电缆、对绞电缆:由屏蔽线对组成的电缆(简称屏蔽电缆)。当有总屏蔽时,称作带电总屏蔽的屏蔽双绞电缆。 103、混合电缆、光缆:两个或多个不同型式或不同类别的电缆、光缆单元构成的组件,外面包覆一个总护套。护套内还可以有一个总屏蔽。其中,只由电缆单元构成的称为综合电缆;只由光缆单元构成的称为综合光缆;由电缆单元组件和光缆单元组件构成的称为混合电缆。 104、跳线:不带连接器的电缆线对或电缆单元,用在配线架上交接各种链路。 105、接插线:一端或两端带有连接器的软电缆或软光缆。用在配线架上连接各种链路,接插线也可用于工作区中。 106、配线架:使用接插线连接链路的一种交接装置,通过配线盘可以方便地改换或断开链路。 107、交接:使用接插线或跳线连接电缆、光缆或设备的一种非永久性连接方式。 108、互连:不用接插线或跳线,一根电缆或光缆直接连接到另一根电缆或光缆及设备的一种连接方式。 109、配线架:电缆或光缆进行端接和连接的装置。在配线架上可进行互连或交接操作。 110、建筑群配线架:端接建筑群干线电缆、光缆的连接装置。 111、建筑物配线架:端接建筑物干线电缆、干线光缆并可连接建筑群干线电缆、干线光缆的连接装置。 112、楼层配线架:水平电缆、水平光缆与其他布线子系统或设备相连接的装置。 113、链路:综合布线的两接口间具有规定性能的传输通道。链路中不包括终端设备、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和设备电缆、设备光缆。 114、通道:连接两个应用设备进行端到端的信息传输路径。一条物理通道可划分为若干条逻辑信道。通道中包括应用系统的设备连接线缆和工作区接插线。 115、信息插座、引出端:综合布线在各工作区的接口,与水平电缆或水平光缆相连接。工作区的终端设备用接插线连到该接口。 116、引入设备:将通信电缆或通信光线按照有关规定引入建筑物的相关设备。 117、公用网接口:公用网与专用网之间的分界点。在多数情况下,公用网接口是公用网设备与综合布线的连接点。 118、配线间、交接间、电信间:放置配线架、应用设备并进行综合布线交接和管理的一个专用空间。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在此进行转接。 119、设备间:放置电信设备、应用设备和配线架并进行综合布线交接和管理的空间。 120、工作区:放置应用系统终端设备的地方。综合布线一般以10M2的面积称为一个工作区。 121、转接点:在水平布线,不同型式或规格的电缆、光缆相连接的点(例如:扁平电缆与圆电缆或不同对数的电线相连点)。 122、终端:能通过通道或链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种设备,它以联机方式工作。 123、信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表征与描述。它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符号、序列(如字母、数字)或连接时间的函数(如图像)。 124、管理点:管理通道的各种交叉连接、直接连接或信息插座的排列。 125、适配器:这种装置使用不同大小或不同类型的插头与信息匹配;提供引线的重新排列;允许多对电缆分成较小的几股;使电缆间互连。 126、平衡、非平衡转换器:一种将电气信号由平非平衡或由非平衡转换为平衡的装置。可用在双绞电缆和同轴电缆之间进行阻抗匹配。 127、弯曲半径:光纤弯曲而不断裂或不引起过多附加损耗的弯曲半径。 128、电缆夫:一种在电缆末端滑动的装置,它与绞盘或手柄相接,安装时有助于牵引电缆。 129、连接块、布线块:连接双绞电缆的硬件,可用跳接线或接插线来实现链路的连接。 130、折射率渐变光纤:折射率沿轴向降低的光纤。光子在芯内反射,光线不断再聚焦,使得光缆向内弯曲,并能比在低射系数区域里传输理更快。这种光纤可提高带宽。 131、接线张力:安装线缆时,作用在其上的接力的大小,用N(牛顿)来计量。 132、支持硬件:支架、夹子、柜子、托架、三角架、工具以及其他固定传输介质,将连接硬件与墙壁或吊顶相接的实用工具。 133、端接块:在各类电缆传输通道配置中,为端接电缆线对并且在110型配线架连接线对的模压塑料板。 134、线路:传输介质,一般指链路。在SNA环境中指网络的一条链接。
135、 电路、线路:通电导体构成的通电路径;应用系统中任何两点或多点之间的通信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