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第四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类.ppt

第四章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类

4.3.2 继电器驱动电路 电磁继电器主要由线圈、铁芯、电枢和触点组成,简称继电器,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开关量输出是通过弱电控制外部交流或直流的最常用的输出方式。 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设计要根据所用继电器线圈的吸合电压和电流而定,控制电流一定要大于继电器的吸合电流才能使继电器可靠地工作。 常用的继电器有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由于继电器线圈需要一定的电流才能移动,必须采取措施驱动。 继电器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的设计应根据所使用继电器线圈的吸合电压和电流来确定,继电器必须大于继电器的吸合电流。 图?4-9是经光耦合隔离器的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CPU数据线Di?输出数字1是指高电平时,通过7406反向驱动器变为低电平,光耦合隔离器的发光二极管导致和发光,使光敏三极管导致继电器线圈KA关闭电源和动合触点,驱动大型负荷设备。 由于继电器线圈为电感负载,当电路突然关闭时,电感浪涌电压较高。为了保护驱动器,应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一根阻尼二极管,为电感线圈提供电流泄漏电路。 链接动画 4.3.3 晶闸管驱动电路 晶闸管又称可控硅(SCR),它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装置,具有小功率控制大功率、开关无接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流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调速系统和随动系统。 晶闸管是一种三端装置,其符号如图4-10所示,(a)单向晶闸管有阳极A、阴极K、控制极(门极)G三个极。当阳极和阴极之间增加正压时,控制极和阴极两端也施加正压,使控制极电流增加到触发电流值,晶闸管从截止到导电;只有反向电压或阳极电流减小到维持电流以下,晶闸管才从导电到截止。单向晶闸管具有单向导电功能,主要用于控制系统中的直流大电流,也可用于交流系统中的大功率整流电路。 双向晶闸管又称三端双向可控硅,相当于两个单向晶闸管的反向并联,但共享一个控制极,如图所示(b)所示。当两个电极T1、T2之间的电压大于1.5V无论极性如何,控制极G触发电流都可以用来控制其导通。双向晶闸管具有双向导通功能,特别适用于交流大电流。 链接动画 晶闸管常用于高压大电流负载,不适合CPU隔离措施应在实际使用中直接连接。图?4-11是经光耦合隔离的双向晶闸管输出驱动电路CPU数据线Di?输出数字1时,7406反向变为低电平,光耦合二极管导通,导通电流触发双向晶闸管导通,驱动大型交流负荷设备RL。 4.3.4 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 固态继电器SSR??Solid State Relay??它是一种新型的无触点开关电子继电器,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控制电路与负载电路之间的电隔离和信号耦合,没有任何移动部件或触点,但可以实现电磁继电器的功能,因此被称为固态继电器。它具有体积小、开关速度快、无机械噪声、无抖动和回跳、寿命长等传统继电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大有取代电磁继电器之势。 固态继电器SSR它是一个四端组件,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其内部结构与图4-11中的晶闸管输出驱动电路相似。图4-12为其结构原理图,由五部分组成。光耦合隔离电路的作用是在输入输出之间发挥信号传输作用,同时完全隔离电气两端;控制触发电路是提供触发信号,使电子开关(三极管或晶闸管)可靠导通;电子开关电路用于连接或关闭直流或交流负载电源;吸收保护电路的功能是防止电源峰值和浪涌干扰开关电路,一般由RC由串联网络和压敏电阻组成;零压检测电路为交流型SSR设置过零触发。 SSR? SSR?晶体管的输入端,TTL、CMOS?电路兼容,输出端使用设备中的电子开关连接和断开负载。只要在输入端施加一定的弱电信号,就可以控制输出端大电流负载的通断。 SSR输出端可以是直流或交流,分别称为直流SSR?和交流型?SSR?。直流型?SSR?内部的开关组件为功率三极管,交流型?SSR内部开关组件为双向晶闸管。而交流型?SSR根据不同的控制触发模式,可分为过零型和移相型,其中过零型应用最广泛。 过零交流?过零交流?SSR当输入端添加控制信号时,需要等待负载电源电压过零,SSR断开控制信号后,还要等待交流电压过零,SSR只是断开状态。移相交流SSR断开条件与过零交流SSR

标签: ka3三极管三极管ka7924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