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硬件设计:电源设计--DC/DC工作原理及芯片详解

硬件设计:电源设计--DC/DC详细说明工作原理和芯片

参考资料:DC/DC降压电源芯片和结构

MP2315(DC/DC解读电源芯片

DC/DC电源详解

第一次写博客,不喜欢就不喷,谢谢!

DC/DC从这个定义来看,电源是指直流转换为直流的电源,LDO芯片也应属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DC/DC电源,但通常只将直流转换为直流,通过开关实现的电源称为DC/DC电源。

要理解DC/DC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一个定律和开关电源的三个基本拓扑(不要认为开关电源的基本拓扑很难,继续往下看)

1.电感电压伏秒平衡定律

是不是觉得有点难理解,然后往下看公式推导过程?

伏秒平衡方程计算过程:

电感的基本方程是:V(t)=L*dI(t)/dt,也就是说,电感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感值乘以电感电流随时间。

根据上述方程,可得dI(t)=1/L∫V(t)dt,对于稳态的功率变换器,应确保电感中的能量在一个周期内相等充放V-t图中表示其面积之和为0,因此得出电感电压伏秒平衡定律。这里可参考:DC/DC详细说明第8页的电源(如果这里不能理解,可以先阅读以下开关电源的三个基本拓扑工作原理)。

扩展资料:

1.当电感突然增加电压时,电流逐渐增加,电感越大,电流增加越慢;

2.当电感上的电流突然中断时,电感两端会产生瞬时高压,电感越大,电压越高;

电容器的基本方程为:I(t)=dV(t)/(C*dt),当电流通过电容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加,电容量越大,电压增加越慢;

2.三种基本拓扑开关电源

2.1、BUCK降压型

图1BUCK基本拓扑简化工作原理图

图2电感V-t特性图

BUCK降压型基本拓扑原理如图1所示,其电感L1的V-t如图2所示。

当PWM驱动MOS管Q导通时,忽略MOS电感器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Vin-Vo,根据电感的基本方程:V(t)=L*dI(t)/dt,当电感正向伏秒为:V*Ton=(Vin-Vo)*Ton。

当PWM驱动MOS管Q1截至时,电感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D1形成电路(忽略二极管压降),电感电流不突变,电感两端电压保持不变Vo,方向与(Vin-Vo)相反,电感电流向伏秒为:V*Toff=Vo*(Ts-Ton),Ts为PWM波形周期。

根据电感电压伏秒平衡定律可得:(Vin-Vo)*Ton=Vo*(Ts-Ton)

2.2、BOOST升压型

图3 BOOST基本拓扑简化工作原理图

图3是BOOST其分析方法及升压型基本拓扑的简化原理图BUCK类似的电路分析。

当PWM驱动MOS电感的正伏秒为:Vin*Ton;

当PWM驱动MOS当管道截止时,电感的反向伏秒为:(Vo- Vin)*(Ts-Ton)。

根据电感电压伏秒平衡定律:Vin*Ton=(Vo- Vin)*(Ts-Ton)

2.3、BUCK-BOOST极性反转升降压型(该电路中二极管方向反了)

图4BUCK-BOOST基本拓扑简化工作原理图

BUCK-BOOST当电路分析方法与上述两种类型相同时,当MOS电感的正伏秒为:Vin*Ton;当MOS电感的反向伏秒为:-Vo*(Ts-Ton)。

根据电感电压伏秒平衡定律:Vin*Ton=-Vo*(Ts-Ton)

扩展资料

1、DC/DC电源芯片主要通过比较反馈电压和内部基准电压来调节MOS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2.同步整流技术

由于二极管导通时会有管压降,所以续流二极管消耗的功率会变成DC/DC电源的主要功耗受到严重限制DC/DC提高电源芯片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导电阻很小MOS取代续流二极管,然后通过控制器同时控制开关管和同步整流管,确保两个MOS管道不能同时导通,负责短路。

图5 同步整流BUCK电路

DC/DC电源属于斩波类型,即根据一定的调制方法,不断引导和关闭高速开关。直流电源电平的转换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开关的空间比来实现。DC/DC调制电源有三种方式:PWM方式、PFM方式、PWM与PFM混合模式。

1.PWM(脉冲宽度调制)

PWM稳定电源电压的输出是通过调整脉冲宽度(占空比)来实现的。PWM调制方式下,开关频率恒定,即长时间不关闭。

优点:噪音低,效率高,对负载变化响应快,支持连续供电工作模式。

缺点:轻负荷效率低,电路工作不稳定,设计中需要提供假负荷。

2.PFM(脉冲频率调制)

PFM调整开关频率,实现稳定的电源电压输出。PFM当输出电压超过上阈值电压时,输出将关闭,直到输出电压降至低于下阈值电压。

优点:功耗低,负载轻,效率高,无需提供假负荷。

缺点:负载变化响应缓慢,输出电压噪声和纹波较大,不适合连续供电。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DC/DC电源芯片内部的单元模块,让我们来看看基本拓扑和电源芯片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先看一张图片。

图6 DC/DC电源芯片内部构图

1.误差放大器:误差放大器的功能是反馈电压(FB放大引脚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差值,然后用信号控制PWM输出信号占空比。

2.温度保护:当温度高于限值时,芯片停止工作。

3.限流保护:如果电流比较器电阻上的电流过大,输出会降低,直到超过下限阈值,电源芯片会打嗝。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保护芯片和稳压管,当输出短路时。一旦过流消除,打嗝也会消除。

4.软启动电路:用于电源启动时,减少浪涌电流,缓慢提高输出电压,减少对输入电源的影响。

1.设置输出电压:首先选择合适的R2,R2过小会导致静态电流过大,导致损耗增加;R太大会导致静态电流过小,导致静态电流过小FB引脚的反馈电压对噪对噪声敏感datasheet推荐值范围参考。R2.根据输出电压计算R1的值,R1=((Vout-Vref)/Vref)*R2。

2.电感:在输出最小规定电流之前,电感的选择应保持连续。输出电流、纹波、体积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较大的电感会导致较小的纹波电流和较低的纹波电压,但电感越大,物理占用面积越大,串联电阻越高,饱和电流越低。一般在芯片上datasheet会有相应的计算公式。

3.输出电容:输出电容的选择主要根据设计中所需的输出纹波要求进行选择。

电容产生的纹波: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电容等效电感产生的纹波:300KHz~500KHz下面,可以忽略不计;

电容等效电阻产生的纹波:与ESR与流过电容电流成正比,电流纹波主要与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有关,基本上是开关频率的N次谐波。为了减少纹波,让ESR尽量小。

标签: 2114芯片二三极管

锐单商城拥有海量元器件数据手册IC替代型号,打造 电子元器件IC百科大全!

锐单商城 -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